第一章
1.1 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三者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三者的技术发
答案
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什么电气设备和器件?
答:电力技术涉及的技术内容:发电、输电、配电及电力应用。其研究对象是:发电机、变压器、
电动机、输配电线路等电力设备,以及利用电力设备来处理电力电路中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和
应用问题。其发展依赖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输配电系统。其理论基础是电磁学(电路、磁路、
电场、磁场的基本原理),利用电磁学基本原理处理发电、输配电及电力应用的技术统称电力技术。
电子技术,又称为信息电子技术或信息电子学,研究内容是电子器件以及利用电子器件来处理电子
电路中电信号的产生、变换、处理、存储、发送和接收问题。其研究对象:载有信息的弱电信号的变
换和处理。其发展依赖于各种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MOS 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电感、电
容等)。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涉及电力电子变换
和控制技术技术,包括电压(电流)的大小、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变换和控制。研究对象:半导体
电力开关器件及其组成的电力开关电路,包括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芯片构成信号处理和
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1.2 为什么三相交流发电机或公用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经电压、频率变换后再供负载使
用,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答案
答:用电设备的类型、功能千差万别,对电能的电压、频率、波形要求各不相同。为了满足一定的
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若能将
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变换成为用电负载的最佳工况所需要的电压、频率或波形,有可能获
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例如:若风机、水泵全部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每年全国可以节省几千万吨以上的煤,或者可以少兴
建上千万千瓦的发电站。若采用高频电力变换器对荧光灯供电,不仅电-光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光
质显著改善、灯管寿命延长 3~5 倍、可节电 50%,而且其重量仅为工频电感式镇流器的 10%。高频
变压器重量、体积比工频变压器小得多,可以大大减小钢、铜的消耗量。特别在调速领域,与古老
的变流机组相比,在钢铜材消耗量、重量、体积、维护、效率、噪音、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
优势明显。
答
案
1.3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有哪四种基本类型?
答:有如下四种电力变换电路或电力变换器,如图所示: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 交流(A.C)—直流(D.C)整流电路或整流器;
• 直流(D.C)—交流(A.C)逆变电路或逆变器;
• 直流(D.C)—直流(D.C)电压变换电路,又叫直流斩波电路、直流斩波器;
• 交流(A.C)—交流(A.C)电压和/或频率变换电路:仅改变电压的称为交流电压变换器
或交流斩波器,频率、电压均改变的称为直接变频器。
1.4 图 1.6(a)所示的开关电路实现 DC-AC 逆变变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从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CD 能否
直接获得理想的正弦基波电压?直流电源输出到开关电路输入端 AB 的直流电流是否为无脉动连续的
直流电流?
答
案
答:1 DC/AC 逆变电路的可以采用三种控制方案:
A、180°方波;B、小于 180°单脉冲方波;C、PWM 控制。基本原理分别如下:
A 180°方波。当要求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时,在半周期
内使 S1、S4 导通,S2、S3 阻
断,则逆变电路输出电压
;令随后的
时间内 S2、S3 导通,S1、S4 阻断,则逆变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电路输出电压为负的电源电压(- )。因此 是频率为 、幅值为 的交流方波电压,如图 1.6(b)
所示。对 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其基波电压有效值为
,大小取决于直
流电源的电压;基波角频率
,取决于开关的工作频率。其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经
滤去后,负载可获得正弦交流基波电压 。
B 小于 180°单脉冲方波。类似 180°方波控制,但是仅在半周的一部分时间 内让相应的开关导通,
则
将是导电时间小于 T/2,导电宽度角 小于 的矩形波,如图 1.6(c)所示进行傅立叶分解,
得到基波电压有效值为
或
。显然,
控制导通时间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基波大小,而输出电压的频率 f仍取决于开关工作频率。
C 若采用高频开关 PWM 控制策略,则交流输出电压 为图 1.6(d)所示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的交流
电压,输出电压波形 更接近正弦波且其中谐波电压的频率较高,只需要很小的 滤波就可得到正
弦化的交流电压。其性能远优于单脉波的方波逆变方案。
2 不能直接获得理想的正弦基波电压。
3 是有脉动非连续的直流电流。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案
答
1.5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器有那些基本特性?
答:(1)变换器的核心是一组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输出端电压和开关电路输入端电流都不可能是
理想的直流或无畸变的正弦基波交流,含有高次谐波。
(2)要改善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的波形,可以在其输出、输入端附加 LC 滤波电路;
但是最有效方法是采用高频 PWM 控制技术。
(3)电力电子变换器工作时,开关器件不断进行周期性通、断状态的依序转换,为使输出电压接
近理想的直流或正弦交流,一般应对称地安排一个周期中不同的开关状态及持续时间。因此对其
工作特性的常用分析方法或工具是:开关周期平均值(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傅立叶级数。
答案
1.6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器有哪两类应用领域?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答:按功能可分为两大应用领域:
(1)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电源或简称开关电源。由半导体开关电路将输入电源变换为另一种电源
给负载供电。这一类应用现在已经十分广泛。
(2)开关型电力电子补偿控制器。它又分为两种类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补偿
控制器和阻抗补偿控制器。它们或向电网输出所要求的补偿电压或电流,或改变并联接入、串联接
入交流电网的等效阻抗,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运行经济性。这类应用将导致电力系统的
革命并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继续发展。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答案
2.1 说明半导体 PN 结单向导电的基本原理和静态伏-安特性。
答:PN 结——半导体二极管在正向电压接法下(简称正偏),外加电压所产生的外电场 与内电
场 方向相反,因此 PN 结的内电场被削弱。内电场 所引起的多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被削弱,
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的阻力减小了,扩散运动超过了反方向的漂移运动。大量的多数载流子能不
断地扩散越过交界面,P 区带正电的空穴向 N 区扩散,N 区带负电的电子向 P 区扩散。这些载流子在
正向电压作用下形成二极管正向电流。二极管导电时,其 PN 结等效正向电阻很小,管子两端正向电
压降仅约 1V 左右(大电流硅半导体电力二极管超过 1V,小电流硅二极管仅 0.7V,锗二极管约 0.3V)。
这时的二极管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处于导通状态(通态)的开关。PN 结——半导体二极管在反向电
压接法下(简称反偏)外加电压所产生的外电场 与原内电场 方向相同。因此外电场使原内电
场更增强。多数载流子(P 区的空穴和 N 区的电子)的扩散运动更难于进行。这时只有受光、热激
发而产生的少数载流子(P 区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和 N 区的少数载流子空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
漂移运动。因此反偏时二极管电流极小。在一定的温度下,二极管反向电流 在一定的反向电压范
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为反向饱和电流 。因此半导体 PN 结呈现出单向导电性。其静
态伏-安特性曲线如左图曲线①所示。但实际二极管静态伏-安特性为左图的曲线②。二极管正向
导电时必须外加电压超过一定的门坎电压 (又称死区电压),当外加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外
电场还不足以削弱 PN 结内电场,因此正向电流几乎为零。硅二极管的门坎电压约为 0.5V,锗二极
管约为 0.2V,当外加电压大于 后内电场被大大削弱,电流才会迅速上升。二极管外加反向电压
时仅在当外加反向电压 不超过某一临界击穿电压值
时才会使反向电流 保持为反向饱和
电流 。实际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是很小的。但是当外加反向电压 超过
后二极管被
电击穿,反向电流迅速增加。
答案 2.2 说明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
答:由于 PN 结间存在结电容 C,二极管从导通状态(C很大存储电荷多)转到截止阻断状态时,PN
结电容存储的电荷 并不能立即消失,二极管电压仍为 ≈1~2V,二极管仍然具有导电性,在
反向电压作用下,反向电流从零增加到最大值,反向电流使存储电荷逐渐消失,二极管两端电压
降为零。这时二极管才恢复反向阻断电压的能力而处于截止状态,然后在反向电压作用下,仅流过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答
案
案
答
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 。因此,二极管正向导电电流为零后它并不能立即具有阻断反向电压的能
力,必须再经历一段反向恢复时间 后才能恢复其阻断反向电压的能力。
2.3 说明半导体电力三极管 BJT 处于通态、断态的条件。
答:电力三极管 BJT 处于通态的条件是:注入三极管基极的电流 大于基极饱和电流
(已知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有
)。这时三极管
、导电性很强而处于最小
等效电阻、饱和导电状态,可以看作是一个闭合的开关。BJT 处于断态的条件是:基极电流 为零
或是施加负基极电流,即
。这时 BJT 的等效电阻近似为无限大而处于断态。
2.4 电力三极管 BJT 的四个电压值
、
、
和
的定义是什么?其
大小关系如何?
答:
、
、
和
分别为不同基极状态下的三极管集-射极击穿电压值:
定义为基极反偏时,三极管集-射极电压击穿值;
为基极短接、基极电压为 0 时,三极管集-射极电压击穿值;
为基极接有电阻短路时的集-射极击穿电压值要;
为基极开路时集-射极击穿电压值。
其大小关系为:
。
2.5 说明晶闸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哪些情况下,晶闸管可以从断态转变为通态?已处于通态的晶
答案
闸管,撤除其驱动电流为什么不能关断,怎样才能关断晶闸管?
答:基本工作原理:见课本 p36-37;应回答出承受正向压、门极加驱动电流时的管子内部的正反
馈过程,使
不断增大,最后使
, 很大,晶闸管变成通态;撤去门极
电流后由于
,仍可使
很大,保持通态。
有多种办法可以使晶闸管从断态转变成通态。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常用的办法是门极触发导通和光注入导通。另外正向过电压、高温、高的
都可能使晶闸管
导通,但这是非正常导通情况。
要使晶闸管转入断态,应设法使其阳极电流减小到小于维持电流 ,通常采用使其阳极 A 与阴极
K 之间的电压
为零或反向。
答
案
2.6 直流电源电压 =220V,经晶闸管 T 对负载供电。负载电阻 R=20Ω,电感 =1H,晶闸管擎住
电流 =55mA,维持电流 =22mA,用一个方波脉冲电流触发晶闸管。试计算:
⑴ 如果负载电阻 R=20Ω,触发脉冲的宽度为 300μs,可否使晶闸管可靠地开通?
⑵ 如果晶闸管已处于通态,在电路中增加一个 1KΩ 的电阻能否使晶闸管从通态转入断态?
⑶ 为什么晶闸管的擎住电流 比维持电流 大?
(1) 设晶闸管开通:
,由此可解出:当
时,
,所以可以使晶闸管可靠导通。
(2) 加入 1KΩ 电阻后,有
,不能使晶闸管由通态
转入断态。
(3) 为什么晶闸管的擎住电流比维持电流大:擎住电流和维持电流都是在撤去门极驱动电流的条件下
定义的,因此阳极电流
。但维持电流是在通态时考虑的,此时管子已工作在较
大电流状态下,管内结温较高,此时的 PN 结漏电流 Io 随结温增大,导通能力强,因此必须要降低
才能关断晶闸管;而擎住电流是在断态向通态变化时定义的,开始有驱动信号但未完全导通时,晶闸
管工作时间短,结温低,PN 结漏电流 Io 不大,导通能力弱,需要较大的阳极电流才能使管子开通。
2.7 额定电流为 10A 的晶闸管能否承受长期通过 15A 的直流负载电流而不过热?
答案
答:额定电流为 10A 的晶闸管能够承受长期通过 15A 的直流负载电流而不过热。因为晶闸管的额定
电流 是定义的:在环境温度为 40℃和规定的散热冷却条件下,晶闸管在电阻性负载的单相、工
频正弦半波导电、结温稳定在额定值 125℃时,所对应的通态平均电流值。这就意味着晶闸管可以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