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II 卷 历史(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他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井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他是( )
A.隋文帝
C.武则天
B.唐太宗
D.唐玄宗
2.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
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3.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关闭了其他港口,
这一政策(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4.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
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120 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
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变法裁撤冗官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6,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 高举“民主”
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 掀起一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民报》
C.《新青年》
B.《申报》
D.《每周评论》
7.以下为 1913-1920 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13 年
1920 年
厂家
689 家
1795 家
资本
33 亿元
50 亿元
工人
27 万多人
55 万多人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8.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是新中国
首部宪法颁布后的第 5 次修订。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布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9.5 月 21 日开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 的大型网络活
动,随即全国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选择一位战斗英雄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
你应该选( )
10.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
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11.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道:“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黄金的渴望,使原有的人际关系和观念发生
了颠倒。”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主要是由于( )
A.启蒙运动的作用
C.人文主义的传播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12.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 一大堆陈腐废
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13.19 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方面农奴一 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
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
农奴制(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C.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B.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14.1933 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
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其目的是( )
A.放任市场自由竞争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放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5.“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觉到:美苏两国对西欢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
数,提高西欢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由此可知,西欧国家走
向联合主要是为了( )
A.共同对杭美苏
C.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
材料三 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
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
果。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 分)请举两例说明。(2 分)
(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和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历史事件
各一例。(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 分)
(4)党的十九大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 悟?(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
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展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78 年, 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
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
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所开创的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2 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主要是经
历了哪些挫折?(2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1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 分)
(3)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 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
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
主体的经济体制。 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电视机、收录机、VCD、DVD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
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
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2 分)根据材料一市概括工业
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1 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 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2 分)
(3)“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工反映的那次科技
革命为例加以说明,(2 分)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读你的认识。(2 分)
2018 年百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答案 D
2
D
3
B
4
A
5
D
6
C
7
C
8
A
9
A
10
D
11
C
12
A
13
B
14
D
15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10 分)
(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举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对回纥、靺鞨、南诏首
领的册封等。(2 分,答出其中两例即可)
(2)抗击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照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 分,答出其中一例
即可)
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 分)
(3)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抗战中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3 分,答出其
中 3 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开放性答题,涉及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捍卫国家主权、国家发展战略
等。(每点 1 分,共 2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7.(10 分)(1)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 分)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
分)
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每点 1 分,共 2 分)
(2)作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1 分)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分)
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 分)
(3)开放性答题:涉及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创新、实事求是、自我完善、艰苦奋斗、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联系等。(每点 1 分,共 2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8.(10 分)(1)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1 分)
运输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1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影响:英国从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1 分)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 分)特点:大大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知识变为物
质财富的过程: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 分,答出其
中两点即可)
(3)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
坏生态环境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2 分,各
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项不超过 1 分)
认识:开放性答题,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每点 1 分,共 2 分。符合题意,言之
有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