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新疆和田市公安局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1.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关于执法为民的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目标
B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宗旨
C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2.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甲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甲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3.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
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
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 5000 元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金融凭证诈骗罪
4.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
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
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5.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李某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
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李妻。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 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
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
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
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
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
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6.下列哪一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
A.韩某杀人案,证明被告人到过案发现场的证人证言。
B.马某盗窃案,被害人陈某关于犯罪给自己造成物质损害的陈述。
C.高某放火案,表明大火系因电器短路引起的录像。
D.吴某投毒案,证明被告人指纹与现场提取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7.常某涉嫌投毒杀人被立案侦查,考虑到常某怀孕已近分娩,县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责令其交纳保证金 3000 元。婴儿出生 1 个月后,常某写下遗书,两次自杀未果,家人遂轮流看护常
某及其婴儿,以防意外。在此情况下,对常某应当采取什么强制措施()
A.维持原取保候审决定
B.将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
C.增加取保候审保证金或者改为保证人担保
D.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8.甲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经其辩护人申请,公安机关同意对甲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应当如何
办理变更手续()
A.报请原批准机关审批 B.报请原批准机关备案
C.自主决定并通知原批准机关 D.要求原批准机关撤销逮捕决定
9.甲因涉嫌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被立案侦查。羁押一个月后,被变更为监视居住。甲回家后,
约请律师乙见面商谈聘请其担任自己律师的事宜。甲会见乙应否取得有关机关批准()
A.须经侦查机关批准 B.不必经侦查机关批准
C.须经执行机关批准 D.不必经执行机关批准
10、下列哪些情况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A、张某正用菜刀砍杀李某。
B、王某袭击人民警察。
C、李某溜入一居民住宅行窃,被户主发现后,用木棒打伤户主逃跑。
D、青年张三等人因口角与王五等人发生扭打,在双方用拳头互殴过程中,造成多人表皮出血,
110 民警到场后口头制止不了。
1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B.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C.负责管理国籍事务的机关不是公安机关。
D.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是()。
A.非法生产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的
B.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
C.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实施的
D.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
13、以下()情形,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A、在台湾地区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违反治安管理的
D、全国人大代表违反治安管理的
14、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A、乞丐甲以反复纠缠的方式在繁华商业街上乞讨。
B、球迷乙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进入体育场。
C、农民丙为防偷瓜在瓜地四周私自安装了电网。
D、一小区居民丁经常放任其饲养的两条狗在楼道内随地大小便,如有邻居劝阻,其还放狗进行
恐吓。
15、下列哪种情形下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是正确的?()
A、甲因扰乱医院的医疗秩序而被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但甲并不服处罚。
B、某小区居民乙因故意阻碍救护车通行而被处以一百元罚款,乙对罚款无异议。
C、丙外出打工途中,因在某车站转车时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情节较轻,被处以一百五十元罚
款。
D、丁某无票强行进入体育馆观看足球比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1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要做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暂缓执行的担保人,下列哪个担
保人符合条件?()
A、王某,男,系被处罚人的舅舅,瘫痪在床,生活困难。
B、姚某,女,系被处罚人的女友,同时也是本案的证人。
C、周某,男,系被处罚人的哥哥,正处于假释期间。
D、刘某,男,系被处罚人所在社区的主任,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17、假设发生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没有超过追究期限的是:()
A、2006 年 10 月 25 日,某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当地居民冯某于 2006 年 4 月 6 日在自己的
录像厅内组织播放淫秽录像带,经调查上述举报属实。
B、2006 年 3 月 21 日,某铁路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放置在铁路边的安全标志被人移走;2006
年 11 月 5 日,行为人冯某被抓获,经查,冯某系于 2005 年 9 月 21 日夜间将上述安全标志移走。
C、2006 年 11 月 22 日,某派出所接报案,发现印有伪造的当地某学校的公章的文件,经查,
该文件系陈某于 2006 年 4 月 10 日伪造并加盖在文件上的,使用后即将印章销毁。
D、2006 年 12 月 6 日,某地公安机关发现当地居民刘某在自家果园里私自安装电网,经查,为
防止有人园盗窃,刘某早于 2006 年初就将电网装上。
18、一球迷王某在体育场观看中日足球对抗赛的过程中有如下行为:①展示了自制的对日本队
带有侮辱性的标语;②不停的向场内投掷杂物;③在场内燃放私带进场的爆竹;④因对裁判结果不
满意而煽动周围球迷围攻裁判员。其中,哪些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扰乱体育比赛
等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9.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回避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B.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是警察甲的儿子,甲应当回避。
C.警察乙的母亲是其办理的治安案件当中的被侵害人,乙应当回避。
D.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20 当事人在听证活动中依法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其回避范围包()。
A.代理人员 B.主持听证人员
C.鉴定人 D.证人
二、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和少选不得分)
1、社会主法治理念中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以事实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C、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D、以公开促公正
2.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
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C.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D.从重处罚不一定判处法定最高刑
3.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D.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4.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_)
A.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B.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C.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D.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5.下列哪些行为不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A.甲遭受乙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防卫过程中一棒将乙打倒,致乙脑部跌在一块石头上而死
亡。法院认为甲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应以防卫过当追究刑事责任。
B.甲对乙进行非法拘禁,在拘禁过程中,因长时间捆绑,致乙呼吸不畅窒息死亡。
C.甲因对女儿乙的恋爱对象丙不满意,阻止乙、丙正常交往,乙对此十分不满,并偷偷与丙登
记结婚,甲获知后对乙进行打骂,逼其离婚。乙、丙不从,遂相约自杀而亡。
D.甲结婚以后,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之子乙十分不满,采取冻饿等方式进行虐待,后又发展到
打骂,致乙多处伤口腐烂,乙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不幸身亡。
6.下列哪些证据属于书证()
A.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B.某贪污案,为查明帐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笔迹。
C.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D.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淫秽书刊。
7.下列关于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李某抢劫案,因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没有提出具体人选,侦查机关对其聘请律师的要求不
予转交。
B.高某伤害案,因案件事实尚未查清,侦查机关拒绝告诉受聘请的律师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C.石某诈骗案,因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侦查机关拒绝批准律师会见在押的石某。
D.陈某盗窃案,为防止串供,会见时在场的侦查人员禁止陈某向律师讲述案件事实和情节。
8.为确定强奸案被害人甲受到暴力伤害的情况,侦查人员拟对她进行人身检查。下列哪些选项
是正确的()
A.如果甲拒绝检查,可以对她进行强制检查。
B.如果甲拒绝检查,不得对她进行强制检查。
C.如果甲同意检查,可以由医师进行检查。
D.如果甲同意检查,可以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9.犯罪嫌疑人甲系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在侦查阶段,依法享有下列哪些诉讼权利()
A.在讯问时,侦查机关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B.在讯问时,侦查机关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C.被第一次讯问后,甲可以聘请辩护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D.被第一次讯问后,甲的亲属可以为其聘请律师。
10、一伙法轮功分子举行非法集会,对此,经警告无效的,警察可以使用()。
A.警棍 B.催泪弹
C.高压水枪 D.特种防暴枪 E.手枪
11、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给予()。
A.赔偿 B.补偿 C.追偿 D.抚恤
12、人民警察()。
A、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B、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裁决。
C、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D、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13、实践中,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有以下()情况的,不适宜选择调解。
A、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果比较严重,情节比较恶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认错的。
B、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利用民间纠纷打击报复的。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一贯蛮不讲理,无事生非,欺压群众的。
D、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或者达成协议后,又重新挑起事端,制造新矛盾或者造成再次违反治安
管理的。
14、下列属于应当追缴的选项是()。
A、盗窃怀孕的母羊,该母羊所生的小羊
B、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C、将盗窃的货币存入银行所产生的利息
D、淫秽物品
15、《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
A、爆炸性物质 B、腐蚀性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传染病病原体
1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包括()。
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具有违法性
C、尚不够刑事处罚
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17、下列关于减轻处罚的适用,正确的有()
A、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减轻处罚。
B、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使用减轻处罚。
C、规定拘留并处罚款的,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单独或者同时减轻拘留和罚款,或者在法定处罚
幅度内单处拘留。
D、规定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的,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
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
1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下述行为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
以下拘留,同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A、因不满领导安排的岗位,赵某在厂内不停辱骂,并到厂领导办公室大吵大闹扰乱办公秩序。
B、张某因不服某区公安分局的处理决定,某日清晨静坐于公安分局门口的道路上示威,要求重
新处理案件,造成了交通阻塞。
C、出租汽车司机范某在长途公共汽车站,强行拉客,当工作人员对其制止时,其与工作人员大
吵大闹并堵住进站口阻止旅客进站。
D、扬某,为了多拉选票当上本村的村长,特意在选举前两日给部分村民打招呼,让大家多支持
自己。
19、杨新村村民赵某从电视上得知近来禽流感十分泛滥猖獗,便想给各家开个玩笑。一日,他
把几只死鸡丢在路边,一旦有人问,他就告知他家的鸡感染了禽流感,己经死了一大批,并对此事
广泛传播和渲染。全村村民惶惶不可终日。后赵某的谎言经防疫部门检测被揭穿。对赵某的行为定
性,错误的说法是()。
A、以散布谣言,谎报疫情予以治安处罚 B、以诈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C、不予以处罚 D、以招摇撞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20、屈某骗取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发现,负责办理此案的警察赵某进行调查后认为,应当对
屈某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并提出以下几点理由。你认为哪些可以成立?()
A、屈某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小,且属首次实施此类行为,属于情节特别轻微。
B、屈某实施骗取行为并非自愿,而系出于他人胁迫。
C、屈某系下岗工人,全家生活基本靠他来维持。
D、屈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其所知的一个诈骗团伙,帮助公安机关侦破了发生在当地的系列诈
骗案。
三、判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收入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
疗而死亡。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杀人罪。()
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甲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称高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公司公款 320 万元。侦查机关在侦查中
发现,高某有存款 380 万元,利用侵占的公款购买的汽车 1 部和住房 1 套,还发现高某私藏军用子
弹 120 发。公安机关扣押汽车 1 部,查封住房 1 套,扣押子弹 120 发,冻结存款 380 万元。公安机
关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4.李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法庭审理期间李声称侦查人员曾对其实施刑讯逼供,李妻也提出其证
言出自侦查人员的威胁、引诱、欺骗。经法院查明,上述情况属实。根据李某的有罪供述找到的杀
人凶器,根据李妻的证言找到的李某转移被害人尸体时使用的布口袋都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5、某人因泄私愤到甲家持炸药相威胁,民警接报后到达现场,发现该人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即
开枪将某人击毙,该民警未经警告即使用武器,是错误的。()
6、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任何情况,都应当履行职责。()
7、对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能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决定。()
8、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行为,包括扰乱停放在车库或停留在车站、码头待用的公共交通工具。
()
9、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赌博活动中,分赌场、下级庄家或者赌博参与者在组织或者参与赌
博前向赌博组织者、上级庄家或者赌博公司交付的押金,应当视为赌资,予以收缴。()
10、执行行政拘留的时间应当从公安机关向被处罚人宣布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时间开始计算。
()
四、实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
2007 年 5 月的一天,张某(24 岁,无业)召集王某(24 岁,无业)、李某(23 岁,在校大学生)、
赵某(17 岁,高中生)在张某的租住房内赌博,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查,张某曾多次召集他人在其
租住房内赌博,曾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王某和李某在该案中属于一般参与者;赵某是被张某胁迫参
赌的。最后,公安机关对 4 人均给予罚款 500 元的处罚。
从以上实例出发,结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内容,谈谈你对本案处理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甲在 2003 年 10 月 15 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 A 市。行驶途中,
行人乙拦车要求搭乘,甲同意。甲见乙提包内有巨额现金,遂起意图财。行驶到某偏僻处时,甲谎
称发生故障,请乙下车帮助推车。乙将手提包放在面包车座位上,然后下车。甲乘机发动面包车欲
逃。乙察觉出甲的意图后,紧抓住车门不放,被面包车拖行 10 余米。甲见乙仍不松手并跟着车跑,
便加速疾驶,使乙摔倒在地,造成重伤。乙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汽车号牌将甲查获。
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实,同时还交待了其在 B 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 年 6 月的一天,甲于某
小学放学之际,在校门前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男生,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生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
老板购买价值 5000 余元的高档烟酒。在交款时,甲声称未带够钱,将男生留在商店,回去拿钱交款
后再将男生带走。商店老板以为男生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甲携带烟酒逃之夭夭。
请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例中甲的各种行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
理意见。
2、案情:某日晚 6 时,军嫂刘某因在其帮忙的某宾馆 3 楼与一熟人打招呼,突然被该镇派出所
几名干警带回,以涉嫌卖淫对其进行盘问。到晚上 9 时,在没有做笔录也没有查出任何事实后,警
察用手铐将其双手铐在发烫的暖气片上,致使其双手轻度灼伤。这期间刘某多次要求通知其家人,
均遭拒绝。直至次日晚 9 时警察再未进行任何调查就口头向刘某宣布对其“卖淫”行为处以 3000 元
罚款,并让其找家属来交钱才放人。刘某在绝望下,吞食了重达 5.5 克的金戒指,想以此证明自身
清白,后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
问题:(1)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哪些做法不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2)对于违法的公安机关及其警察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
一、1、C2、A3、B4、B5、C6、C7、D8、C9、A
10、A11、B12、D13、D14、D15、C16、D17、B18、B19、D20、B
二、1、ABCD2、CD3、ABCD4、CD5、BCD6、AD7、ABCD8、BCD9、BD10、ABCD11、BD12、ACD13、
ABCD14、AC15、ABCD16、ABCD17、ACD18、ABC19、BCD20、ABD
三、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 错、9、对 10 错
四、答案要点: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公平正义理念的首要内容就是合法合理。执法
者必须合理的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自己的执法行为合法合理,否则就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
在本案中,张某是组织者,并因聚赌被公安机关处罚过,还有胁迫未成年人参赌的情节,应当
从重处罚;赵某是在校学生,并且未成年,又是被胁迫参赌,应当从轻。但是本案民警不问行为人
各自的不同情况,给出了同样的处罚结果,属于不同责同罚,没有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与公平正
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违背。
五、参考答案:
1、(1)甲开走他人面包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即使面包车没有锁,但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该
车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而非遗忘物。
(2)甲对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甲虽然开始打算实施抢夺,但在乙抓住车门不放时,甲加速行
驶的行为已经属于暴力行为,因而是转化型抢劫,而应直接认定为抢劫罪,而且属于抢劫罪的结果
加重犯。
(3)甲对男生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而不构成拐卖儿童罪。表面上看甲以儿童换取了商品,但
这种行为并非属于出卖儿童,商店老板也没有收买儿童的意思。
(4)甲对商店老板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5)甲在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未掌握的犯罪事实,就拐骗儿童罪和诈骗罪成立特别自
首。
(6)对本案的处理按数罪并罚原则,同时考虑到自首的从轻处罚。
2、(1)本案,公安机关的违法行为有:
①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
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
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民警将刘某带回进行盘问,可视为传唤行
为,既没有出示传唤证,也没有制作询问笔录;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
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
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的家属。本案,公安机关从当晚 6 时传唤刘某直至次日晚 9
时还未放人,询问的时间已长达 27 小时,明显超过了法定询问时间。在刘某多次要求通知其家人的
情况下,民警未予通知,也没有为刘某提供条件让其自己通知;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
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
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公安机关将刘某的
双手铐在发烫的暖气片上,致使其双手轻度灼伤,违反了上述规定;④公安机关对违法事实未调查
清楚,未履行法定告知程序,未制作处罚决定书,只是向刘某口头宣布了处罚决定,不符合《治安
管理处罚法》关于处罚程序的规定。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卖淫、嫖娼的,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
以下罚款。民警向刘某宣布罚款 3000 元不符合上述规定,且提出让其家属交钱放人,严重违法。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的人民警察有刑讯逼供、体
罚、虐待、侮辱他人、超过询问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