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 题,共 20 分) 1. 觉察刺激之间最小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值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值 D.差别感受性 2. 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 觉特性被称之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 认识过程中的核心的心理是( )。 A.感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4.“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后像 D.感受性 5.有的同学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起伏 6.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 )。 A.量的变化 B.质和量的变化 C.质的变化 D.不变 7.读完一篇文章后,往往对最前面一段内容印象深刻,即出现首因效应,这是因为( )。 A.没有前摄抑制 B.没有倒摄抑制 C.仍在短时记忆 D.进入长时记忆 8.“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直觉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思维的灵活性 9.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0.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工程设计,都是想象的( )。 A.预见功能的体现 B.补充功能的体现 C.代替功能的体现 D.发展功能的体现 11.意志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关键阶段是( )。 A.酝酿阶段 B.采取阶段 C.执行阶段 D.检验阶段 12.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的完成各自的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 )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定性 13.林黛玉睹流水伤情,见落花流泪,这种情绪状态称为(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4.“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 )。 A.美感 B.心境 C.理智感 D.道德感 15.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话为人格的( )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社会性 17.勤奋与懒惰属于( )。 A.气质特征 B.性格特征 C.能力特征 D.意志特征 18.一个 10 岁的小孩在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中得分是 78 分,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是 68 分,标准差是 5 分,则他的智商是( )。 D.150 A.120 B.140 C.130 1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认知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审美需要 20.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是指兴趣品质中的( )。
A.效能性 B.倾向性 C.稳定性 D.广阔性 二、双选题(每小题 2 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 题,共 20 分) 1.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收不同刺激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 )和( )。 A.一般对比 B.同时对比 C.特殊对比 D.先后对比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和( )。 A.选择 B.指向 C.兴奋 D.集中 3.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 )和( )。 A.复述 B.回忆 C.再认 D.组块 4.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观点,记忆的三个基本阶段是编码、( )和( )。 A.储存 B.保持 C.回忆 D.提取 5.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可操作性、( )和( )。 A.新颖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6.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 )和( )。 A.常规思维 B.集中思维 C.创造思维 D.发散思维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和( )。 A.情境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暂时性 8.根据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将能力分为( )和 ( )。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流体能力 D.晶体能力 9.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 )和( )。 A.物质兴趣 B.直接兴趣 C.精神兴趣 D.间接兴趣 10.根据需要的起源,通常把人的需要分为( )和( )。 A.生理性需要 B.物质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精神需要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10 题,共 10 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 )1.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 )2.“一目十行”反映的是人注意的广度。 ( )3.司机开车时,眼、手、脚并用是注意转移的体现。 ( )4.情绪情感是个体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 ( )5.人的气质无论好坏之分,而人的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 ( )6.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 )7.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好。 ( )8.亲社会行为指那些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遗忘遵循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 )10.所谓爱屋及乌,说明情绪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任选 3 题,共 18 分) 1.如何培养儿童意义识记的能力? 2.简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3.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12 分) 试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并阐述小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六、案例分析题(20 分) 强强,男,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文静胆小,内心敏感,情绪不外露,容易含羞,上课时 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在集体活动中往往显得很紧张,自制力强,能较好的遵守纪律和规范。
问题: 1. 该学生属于何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2. 如何对这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