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C-12 O-16 Cu-6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3 分,11-15 题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请选 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是( Cl-35.5 Ca-40 Na-23 ) 第 1 题图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 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 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 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 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 12.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海波熔化实验中水的作用类似的是 ( ) 第 12 题图
15.如下为汽车启动 原理图。汽车启 动时,需将钥匙 插入钥匙孔并旋 转(相当于接通 电路)。下列有 关 说法错误的是 ( )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通电螺线管 E 端的磁极为南极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 压不同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7.“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现象一:雨天走路,很多人裤子后面会甩上泥巴。原因是他们走路是地脚后跟向后 抬得过高、过快,把附着在鞋底的泥巴甩离,由于泥巴具有 ▲ 就飞到裤子上去 了。 现象二: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如图所示,输液时输液袋口 A 处后插有输液管 B、空气 管 C,C 插入袋口处不能过高,保证袋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 液管中液体(即袋口到手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袋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和手之间 的高度差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对手上针眼处的 ▲ 不变,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 恒定,药液匀速下滴 20.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 密度为 ▲ 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 ▲ N。 第 18 题图
第 20 题图 第 21 题图 21.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 10V,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 S,灯 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0.35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电阻是 ▲ Ω。当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亮度 ▲ (选填“变亮”、“不变” 或“变暗”)。 23.如图为水平桌面上的圆形玻璃转盘(转盘半径为 50cm),在水平力作用 下能绕转盘中心 O 点自由转动,转动时可视为杠杆。甲在 A 点施加一 个大小为 20N 的水平力 FA,让转盘转动;对面的乙在距 O 点 40 cm 处 的 B 点同进施加一个水平力,想让转盘反方向转动。乙应沿图中 ▲ (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个至少为 ▲ N 的力,才可能达到目的(假设只有甲、乙两人对转盘施力,忽略其它力 对转动的影响)。 24.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 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 (填序号)。①日心说 ②地心 说 ③大爆炸宇宙论 (2)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经历着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 过程。以下对酸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 (填序号)。①与碱作用时失去它原来 性质的就是酸 ②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 ③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 15 空,25-26 题每空 3 分,27-29 题每空 2 分,共 35 分) 2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 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 ▲ (填物态 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 ▲ 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 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 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质疑 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 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 ▲ (填 操作),试纸变红。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27.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 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 (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 骤 如下: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 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 中, ▲ 。如果观察到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 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 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 ▲ (选 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 准确。 四.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30 题 6 分,31 题 4 分,32 题 4 分,33 题 7 分,34 题 6 分, 35 题 7 分,36 题 10 分,共 44 分) 33.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 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 ▲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 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 气瓶,标上 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 A 瓶和 B 瓶,A 瓶中的木条先 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更多。
(2)用大针筒将 100ml 人体呼出气体压入 20ml 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 100ml 空气压入另一瓶 20ml 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 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 。 34.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 ▲ 。 A.杀毒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 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据图乙信息计算:电热开水器每天正常加热 5h 所消耗的电能。 35.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 NaOH 溶液(原质量分数为 10%)是否变质,进行 了下述实验: 同学 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柯 小江 小龙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 ? 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 变红 没变质 产生气泡 变质 产生白色沉淀 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 ▲ 。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 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 量为 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36.图甲为玩具“跳跳杆”及组成部件(相关信息见下表)。杆内的弹簧可以自由伸缩,人 站上踏板后弹簧受拉伸长,随后收缩将人向上弹起,带动跳跳杆一起向上运动。由于重 力作用,人和跳跳杆在到达最高处后会下落,杆着地后,人继续往下运动拉长弹簧,接 着弹簧又收缩将人向上弹起,……所以人就和杆一起连续跳。 杆高(m) 自重(kg) 踏板数量(个) 单个踏板面积(m2) 弹簧数量(根) 适用范围(kg) 1.10 2.5 左、右各 1 0.004 1 30-100 (1)人站在踏板弹簧向下伸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重力势能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C.人的机械能守恒 (2)玩跳跳杆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这主要是 ▲ (选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的功能。 (3)如图乙,质量为 60kg、双脚面积为 0.04m2 的同学在玩跳跳杆,当弹簧的长度为 56cm 时,踏板与他的双脚完全接触,此时弹簧的弹力通过踏板对脚的压强是多少 (踏板的重力忽略不计,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如图丙)? (4)上题中的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连续跳了 20 次,杆每次上升的高度平均为 0.2m,则 弹簧克服杆本身重力做功 ▲ J(假设杆始终竖直),从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 跳杆本身的重量应该 ▲ 。 2015 浙江中考衢州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3 分,11-15 题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9 A 2 A 10 D 3 D 11 C 4 D 12 A 5 A 13 B 6 C 14 D 7 B 15 C 8 C 25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P 或磷 +5 17.惯性 压强或压力 18.(1)(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或无性 (3)BC 19.(1)不能 (2)硫酸铜(或硝酸铜、或氯化铜等可溶性铜盐,写化学式也可) 20.2.5 0.2 21.20 不变 22.(1)③②①④ (3)导管 适应 23.F2 24.(1)②①③ (2)③①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 15 空,25-26 题每空 3 分,27-29 题每空 2 分,共 35 分) 25.液化 挥发 加热试管,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26.(1)C (2)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3)用同一规格的灯泡或只测量 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27.(1)用手紧握试管 (2)AB (3)A 28.(1)> (2)CO2 体积分数(含量、浓度) (3)①CO2 体积分数一定时,②植物的 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的增加而增大,③但当光照强度达到 一琮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9.(1)大小或容积 (2)方法一:先将小钢珠填满杯子,然后在量筒里量取一定量的 水 V0,再将量筒里的水慢慢倒入杯子中,当水满到杯口时,读出量筒里剩余的水量 V1, 从而计算出倒入杯里的水量(V0-V1),该水量就是采用投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 入的最少水量。 方法二: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 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从而 计算出留在杯子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采用抽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 量。(注:其它方法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和投 入物体与杯子内壁间隙 四.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30 题 6 分,31 题 4 分,32 题 4 分,33 题 7 分,34 题 6 分, 35 题 7 分,36 题 10 分,共 44 分) 30.(1)D (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AC 31.(1)做功 (2)解:已知 s=180km,υ=90km/h,则 t=s/υ=180km/90km/h=2h,答: 约需 2 小时。 32.作图: 解释:进食后 1 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 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 2 小时血糖含量又下 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
33.(1)排水集气 不能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 化碳含量很低,100ml 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不会变浑浊。 34.(1)B D (2)混合物 (3)W=Pt=3.2kw×5h=16kwh,答:共消耗电能 16kwh。 35.(1)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2)碳酸钠也是碱性的,也能使无色酚酞变 红(或部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3)解:设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BaCl2=2NaCl+BaSO4↓ 197 1.97 106 x 1.06g/10g=10.6%。答: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6%。 106:197=x:1.97,解之,x=1.06g, 36.(1)A B (2)小脑 (3)当弹簧长度 56 cmm 时,弹簧的弹力 F=800N, 受力面积 S=0.004m2×2=0.008 m2,P=F/S=800N /0.008 m2=1×105Pa (4)100 小一点(或轻一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