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江苏省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江苏省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注意:《公共基础知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共 65 小题,共 52 分。 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不可知论的观点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 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 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5.毛泽东提出,人民军队建设根本原则是()。 A. 党指挥枪 B. 官民一致 C. 军民一致 D. 民主建军 6.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A.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 是()。 A.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 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 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统筹兼顾 D. 发展 9.实现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 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A.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统筹科技与文化发展 C. 统筹工业与农业发展 D. 统筹环境与社会发展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 重点。 A.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B. 经济体制改革 C.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 D. 审批制度改革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 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基础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关键性作用 D. 核心性作用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比 2010 年翻一番。 A.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B. 国民生产总值 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 国内生产总值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 好事、办实事,做到()。 A. 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 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 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4. 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 务胜利完成。 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 “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 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 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 维护祖国的统一 C. 领导统一战线 D.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6. 我国适用法律规定最基本原则()。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B. 民族平等原则 C.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 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17.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 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A. 权力机关的非法干涉 B.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C. 上级司法机关的非法干涉 D. 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18.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A. 国家的法律制度 B. 国家的经济制度 C. 国家的重要任务 D. 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19.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A.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B. 基层政权组织 C. 群众性调解组织 D. 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0.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21. 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民主党派 22.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职责 23. 下列关于我国武装力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职责中不包括防卫作战 C. 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 D. 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 组成 2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 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 25. 某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遗失的核辐射源,被该公司职工陈某捡起放 入口袋 10 个小时,造成陈某残疾,陈某用医疗费共 70 多万元。此笔医疗费应由()。 A. 该公司工作人员负责赔偿 B. 该公司负责赔偿 C. 陈某自己负责 D. 该公司和陈某共同负责 26. 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A. 传播知识 B. 具有考察价值 C. 书面文字材料 D. 具有法定权威及现行效用 27. 文件的连续性指()。 A. 对同一行为进行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必要的继承关系 B. 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密、严谨、有效 C. 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力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 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28. 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指定决策或指导工作参考,不要求批 复,可用()。 A. 报告 B. 请示 C. 通告 D. 通知 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 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 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代以签名章) D. 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30. 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31. 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 A. 上行文 B. 平行文 C. 下行文 D. 公布性文件 3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公文的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B.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C.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可不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D.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33. 应立卷归档的公文是()。 A. 具有查考价值的已处理完毕的公文 B. 明令撤销的公文 C. 秘密公文 D. 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讲话稿 34. 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5. 下面人物形象、作品、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正确的是()。 A. 韩信——《史记》——司马光——汉朝 B. 武松——《水浒传》——施耐庵——清朝 C. 欧也妮·葛朗台——《威尼斯商人》——巴尔扎克——法国 D. 祥林嫂——《祝福》——鲁迅——现代 36. 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A. 国家完全放任自流 B. 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 C. 价格完全取决于政府决定 D. 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37. ()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A. 遵循供求规律 B. 竞争 C. 宏观调控 D. 打破平均主义 3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平衡,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平衡的关键。 A. 货币 B. 资本 C. 商品 D. 纸币 3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政府应采用()。 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D.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0. 市场决定企业该进入什么行业并生产什么产品,这是市场经济的()。 A. 导向功能 B. 优化配置资源功能
C. 调节供求功能 D. 利益刺激功能 41. 市场主体是()。 A. 在市场上交换的商品 B. 介入市场运行的有关当事人或实体 C. 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 D. 市场上实现减缓的物质条件 42. 我国经济领域中少数地区之间相互设置贸易壁垒,出现“诸侯经济”现象,其原因 是()。 A. 地方权力过大 B. 地方政府功能膨胀 C. 地方保护主义泛滥 D. 地方机构臃肿 43. 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枝”收入分配机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 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 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 生产的发展 B. 效率的提高 C. 社会的公平 D. 内需的扩大 44. 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增加()。 A. 家庭消费 B. 企业消费 C. 集团消费 D. 政府消费 45. 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A. 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 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C. 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D. 实现共同富裕 46. 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 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A. 民主化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预测性原则 D. 多样性原则 47.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上的原则是()。 A. 用人所长的原则 B. 因材器用的原则 C. 因事择人的原则 D. 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48. ()是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A.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B. 党管干部的原则 C. 民主监督的原则 D. 民主集中的原则 49. 被誉为“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的是()。 A. 王智华 B. 王顺友 C. 卢茂林 D. 杨善洲 50.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 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A.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1. 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等方 面的是()。 A.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 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