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2.0 分) 1. ) 2019 年 4 月 15 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 该古迹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克里姆林宫 D. 议会大厦 C. 五角大楼 2. 衢州历史上编著《针灸大成》的著名针灸学家是( ) A. 毛晃 B. 杨继洲 C. 华岗 D. 赵抃 3. 如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孙子 D. 老子 4.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 ) 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C. ②③ B. ①④ D. ③④ 5. 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的应用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德国后来居上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气化的实现 D. 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6.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 A.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图 2 事件加速了图 1 事件的步伐 B. 图 1 事件将图 2 事件推向了高潮 D. 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 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成功地领导了南昌起义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这是对二战期间某次事件的评价:“没有一个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 式侮辱美国的威力……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该事件是( A. 七七事变 B. 偷袭珍珠港 C. 诺曼底登陆 D. 中途岛战役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9.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 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 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图 2 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 相同点。 为了开辟和保障图 1 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请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中外交流带来的 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2019 年 4 月 15 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该古 迹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基督教(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黎塞纳河畔, 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 1163 年到 1250 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 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它以匀称的结构和美观的外形闻名于世。整个建筑 由三座殿堂组成,正面高耸的尖塔呈现出鲜明的哥特式建筑特点,被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 响乐”。 故选:A。 本题以 2019 年 4 月 15 日,象征法兰西文明的标志性古迹发生火灾,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毁坏 为依托,考查巴黎圣母院。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巴黎圣母院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衢州是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的故里。杨继洲编写的《针灸大成》是明朝 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 故选:B。 本题以衢州历史上编著《针灸大成》的著名针灸学家为依托,考查杨继洲。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杨继洲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 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故“道法自然”与老子有关。 故选: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把握老子的思想主张。 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 欲为。 4.【答案】C 【解析】 中国近代进行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三个层次:一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即器物阶段,由地 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二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政治民主化,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以康梁为 首的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以期变法实现国家富强;以孙中山为 首的革命派则主张以暴力推翻腐败的清政府,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 民主共和,其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第三是学习西方的 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主科学为武器,发动了新文化运动。题干能反映在制度层面 向西方学习的是②③。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解析】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正确的是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故选:D。 本题综合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注意对比其异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与异 同。 6.【答案】B 【解析】 1919 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 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 1 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图 2 事件是五四运动,图 1 事件将图 2 事件推向了高潮。选项 ACD 看法 不正确,选项 B 看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 相关史实。 7.【答案】C 【解析】 1927 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 异”的方针。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毛泽东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故组合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C。 本题考查周恩来、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事迹。 掌握周恩来、毛泽东等人的历史功绩及影响。 8.【答案】B 【解析】 据“没有一个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大家立即团 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偷袭珍珠港。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 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2 月 8 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 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故选:B。 本题以这是对二战期间某次事件的评价:“没有一个人曾料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 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为依托,考查偷袭 珍珠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 件以及影响。 9.【答案】【小题 1】(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 2 中的路线①②分别 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 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 4 年的长途跋涉到 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 佛学大师。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 人也不少,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传播了唐朝的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 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唐朝对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实行 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唐朝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 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二人身上有着共同的精 神品质就是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不轻言放弃。 (2)根据材料一图片 1,可知,这是非要丝绸之路的。根据课本所学我国的丝绸之路从长 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 国内地。最远到达欧洲的罗马。为了开辟和保障图 1 的路线,西汉在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 西域;行政管理上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以丝绸 之路为例,结合材料“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 宛、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 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 等。”可知,中外交流带来的影响是汉唐的对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的历史、政治制度、文 学艺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一个双向交流, 互相学习的过程,促进了中外我在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1)事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相同点:促进双方的文化的双向交流。唐朝对外交流频 繁,唐朝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 文化和技术。都有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不轻言放弃等。 (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设立西域都护府。 (3)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影响:影响是汉唐的对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的历史、 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 一个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促进了中外我在文化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2】 【小题 3】 【解析】 本题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为切入点,考查了汉朝丝绸之路、 汉唐两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汉朝丝绸之路、汉唐两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