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四川师范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四川师范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有:()、()、()、()。 2、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 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的姓名和主要贡献分别是: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 ()、()。 3、根据布金汉姆的分期,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 4、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到()再到()的变化过程。 5、人类传播是工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的,主要的 传播类型包括人内传播()、()、()、()等。 6、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 7、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的系统,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8、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有 6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30 分): 1、IPP 指数
2、文化帝国主义 3、受众框架 4、有限效果论 5、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6、”5W”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5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2、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与自然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有什么本质区别? 3、运用“培养分析”理论说明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所起的作用。 4、鲁塞尔·纽曼预言的媒介技术发展的“4C”趋势是什么? 5、简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 2 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计 50 分) 1、联系实际谈谈“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述评“电子乌托邦“思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