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考研真题 A 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计 45 分) 1、一圆盘绕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光滑固定轴O 以角速度按图示方向转动.若如图所示 的情况那样,将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力 F沿盘面同时作用到圆盘上, 则圆盘的角速度: A、必然增大 B、必然减少 C、不会改变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F  O F 2、随着辐射黑体温度升高,对应于最大单色辐出度的波长 m 将: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不受影响 C、先向短波方向移动,后又向长波方向移动 D、向短波方向移动 3、已知 )(vf 是分子速率分布函数,则 dvvf )( 的物理意义是: A、速率区间 dvvv ~ B、单位体积内,速率在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dvvv ~ 区间内的分子数 dvvv ~ C、速率在 D、速率在 v~0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区间内的分子数 4、刚体角动量守恒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 A、刚体不受外力矩的作用 B、刚体所受合外力矩为零 C、刚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 D、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均保持不变 5、一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总能量为 1E ,如果简谐运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 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2E 变为: A、 4/1E B、 2/1E C、 12E D、 14E 6、A、B 两物体的动量相等,而 A mm  ,则 A、B 两物体的动能: B A、 E  kA E kB B、 E  kA E kB C、 E  kA E kB D、孰大孰小无法确定 7、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 1.2 eV,而钠的红限波长是 540nm,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535 nm B、500 nm C、435 nm D、355 nm 8、点电荷 q 置于真空中,在距离点电荷 q 为 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电势为 V。则在
距离点电荷 q 为 3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E′和电势 V′应为: A、 E  C、 E  , V  , V  E 9 E 9 V 9 V 3 B、 E  D、 E  , V  , V  E 3 E 3 V 9 V 3 9、 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运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 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竖直放置可作简谐运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 B、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运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 C、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运动 D、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运动 作简谐运动 作简谐运动 竖直放置 放在光滑斜面上 1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 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 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D、无干涉条纹 1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 沿垂直于光的入射方向(沿图中的 x方向)稍微 x 将 单 缝 K 平移,则: A、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B、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变动 C、衍射条纹中心不动,条纹变宽 D、衍射条纹不动,条纹宽度不变 E、衍射条纹中心不动,条纹变窄 S L1 K L2 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 E上的 P点处是明条纹.若 住,并在 21SS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高折射率介质反 图所示,则此时: S S1 S2 M A、 P点处仍为明条纹 B、 P点处为暗条纹 C、不能确定 P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无干涉条纹 13、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E P E 将 缝 2S 盖 射面 M ,如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取决于物体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 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个钟比与他相 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1),(3),(4) B、(1),(2),(4) C、(1),(2),(3) D、(2), (3),(4) 1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 A 和 B.用 L和 kE 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则应有:
A、 A LL  , B k  A E E k B B、 A LL  , B k  A EE k B C、 A LL  , B k  A EE k B D、 A LL  , B k  A EE k B 15、一均质导体圆环,用导线(导线电阻忽略不计)联成如图所示的形状,放在均匀磁场中,  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与环面垂直并向内.当 B 增大时,导线 aOb 中是否有电流?若有,电 流的方向如何? A、有电流,方向从 a 经过O 到b B、有电流,方向从b 经过O 到 a C、无电流 D、有电流,方向不能确定 a O 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计 45 分) 1、自然光以入射角 57 由空气投射于一块平板玻璃面上,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折射 角为________. 2、 一半径为 R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线密度为 )( ,总电量为 q ,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 点 , 则 圆 环 中 心 O 点 的 电 势 O = __________________. x 3、在一个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 行,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从宏观 与 热 现 象 有 关 的 实 际 过 程 都 A O -A . a e b d c t f 的 方 向 进 上说,一切 是 4、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当振子处在位移为零、速度为 A 、加速 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时,应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点.当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 为 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2 和弹性力为 kA 的状态时,应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 点. 5、光子波长为,则其能量=________;动量的大小 =________;质量=________. 6、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 5 条明纹,若已知此光栅缝宽度与不透明 部分宽度相等,那么在中央明纹同一侧的两条明纹分别是第 1 级和第 3 级谱线. 7、一 弹 簧 振 子 作 简 谐 振 动 , 振 幅 为 A, 周 期 为 T, 其 运 动 方 程 用 余 弦 函 数 表 示 。 若 t=0 时 ,振 子 在 位 移 为 A/2 处 , 且 向 负 方 向 运 动 , 则 初 相 位 为 . 8、 用波长为 546.1 nm nm1(  9 )m10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一透射光栅上,在分光计
上测得第一级光谱线的衍射角为  30  .则该光栅每一毫米上有________条刻痕. 9、一质点沿 x轴作直线运动,它的运动学方程为 则 (1) 质点在 0t 时刻的速度________; (2) 加速度为零时,该质点的速度________. 10、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主量子数 n=5 的激发态,则跃迁辐射的谱 线可以有 条,其中属于巴尔末系的谱线有 (SI) 条. x  53 3  ttt 26  11、 一列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向无衰减地传播,波的振幅为 2  10 3 m ,周期为 0.01 s, 波速为 400 m/s. 当 0t 时 x 轴原点处的质元正通过平衡位置向 y 轴正方向运动,则该简 谐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 12、 在一个转动的齿轮上,一个齿尖 P沿半径为 R的圆周 程S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S  v 0 t  2 1 bt 2 ,其中 0v 和b都 量.则t时刻齿尖 P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加速度大小 ________. 13 、 一 电 子 以 c99.0 的 速 率 运 动 ( 电 子 静 止 质 量 为 运动,其路 是 正 的 常 为 11.9  10 31 kg ),则电子的总能量是________J,电子的 经典力学 的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________. 14、由于载流螺线管中电流的变化是越来越小,在它的中部外面,测得感应电场 kE 的方向 为逆时针,据此推知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 15、 图 a为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与一个加工过的平面一端接触,构成的空气劈尖,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反射光干涉条纹(实线为暗条纹)如图(b)所示.则干涉条纹上 A 点处所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为 e=________.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总计 60 分) 1、质量为 M1 的鼓形轮,可绕水平光滑固定的轴转动,一轻绳缠绕于轮上,另一端通过质量 为 M2 的圆盘形定滑轮悬有 m的物体。求物体的加速度(设绳与定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鼓 轮、定滑轮绕通过轮心且垂直于横截面的水平光滑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 J  2 1 2 2 )。 rM 2 J  1 1 2 2 RM 1 , R M1 M2 r m
2、一电容器由两个同轴圆筒组成,内筒半径为 a,外筒半径为 b,筒长都是 L,中间充满相 对介电常数为ε 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内、外筒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 和-Q,设 b-a<>b,可以忽略边缘效应,求: (1) 半径 r 处(a< r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