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AS400操作系统介绍.doc

第1页 / 共85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5页 / 共85页
第6页 / 共85页
第7页 / 共85页
第8页 / 共85页
资料共8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1 AS/400发展历史
1.1.1 AS/400发展历史
1.2 iSeries 400的特点
1.2.1 iSeries 400的特点
1.3 AS/400先进的体系结构
1.3.1 TIMI结构
1.3.2 系统集成
1.3.3 单级存储结构
1.3.4 AS/400硬件系统
第二章 系统接口
2.1 接口概述
2.1.1 System Operator Environment
2.1.2 Software Overview
2.1.3 Work with Licensed Programs
2.2 传统用户接口
2.2.1 AS/400的屏幕显示
2.2.2 Control Language Command
2.2.3 OS/400帮助功能
2.3 OS/400 的GUI接口
2.3.1 OS/400 的GUI接口
2.4 常用命令
2.4.1 常用命令
第三章 消息处理
3.1 消息
3.1.1 Types of Messages
3.1.2 Where Messages Come From
3.1.3 What Is a Message Queue
3.1.4 How Messages Queue Are Created
3.1.5 Sending A Message
3.1.6 Sending a Break Message
A break message temporarily interrupts one or mo
3.1.7 How Messages Are Displayed
3.1.8 Removing Messages
3.1.9 Message Queue Modes
3.1.10 User and Workstation Messages Queues
3.1.11 Controlling Message Delivery
3.1.12 Allocating QSYSOPR Message Queue
3.2.1 常用命令
第四章 对象管理
4.1 对象
4.1.1 Object
4.1.2 Object Name
4.1.3 Object Types
4.1.4 Object Identification
4.2.1 What is a library?
4.2.2 IBM-supplied Libraries
4.2.3 Library List
4.2.4 Finding an Object
4.2.5 Object Placement
4.3.1 What is the integrated file system?
4.3.2 File System Concepts
4.3.3 Stream Files versus Database Files
4.3.4 Integrated File System Structure
4.3.5 Locating Objects in the Integrated File Syst
4.4.1 常用命令
AS/400 教程
第一章 AS/400 系统概况 1.1 AS/400 发展历史 1.1.1 AS/400 发展历史 Figure 1-1. AS/400 的发展历史 为了深入了解一个系统,必须熟悉它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多数的计算机系统是从原有的系统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S/400 的发展历史: ◇ 1969 年 6 月发布 System/3(Batch machine) ◇ 1975 年 1 月发布 System/32 (用于小型商务办公环境) ◇ 1977 年 4 月发布 System/34 ◇ 1978 年 10 月发布 System/38(第一代 AS/400,商业上失败,技术上成功) ◇ 1983 年 5 月发布 System/36(商业上非常成功) ◇ 1988 年 6 月发布 AS/400 B 型号(Application System/400,第二代 AS/400) ◇ 1994 年 5 月发布 AS/400 先进系列/服务器(Advanced System/400,第三代 AS/400) ◇ 1995 年 6 月发布 AS/400 Power PC 先进系列/服务器 ◇ 1997 年 8 月发布 AS/400e 系列 ◇ 1999 年 2 月发布 AS/400 e 服务器 170、7XX ◇ 1999 年 7 月发布 AS/400e Domino 专用服务器(莲花宝箱) ◇ 2000 年 10 月发布 iSeries 400,包括 270、820、830、840 及 IBM 莲花宝箱(DSD)
1.2 iSeries 400 的特点 1.2.1 iSeries 400 的特点 Figure 1-2. iSeries400 iSeries 400 通过紧密集成硬件、软件、中间件和操作系统提供能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高 性能、可靠和易于使用特性。从 e 系列开始,在电子商务大舞台上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它 可以提供扩展业务确保电子商务优势所需的技术和工具。它的突出特点有: ● 卓越的性能,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和认可,全面实现 64 位处理,先进的体系结构,最领先 的 SOI 芯片技术; ● 卓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系统可提供 99.97%的可用性,使 iSeries 成为商业关键事务处 理的首选服务器平台; ● 高度集成的系统环境,使用户不需要太多的系统管理员就能保证其应用平稳地运行; ● 严密的安全防范系统,荣获美国联邦政府定义的商业计算机最高安全性级别 C2 级认证, 堪称世界上"最安全"的计算机系统。从来没有发现过病毒。 ● 开放标准兼容性,使用户把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平滑地连接在一起; ● 简单易用,使用户(尤其是新用户)很快就能掌握它的系统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 ● 允许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 Linux、Java、Windows2000 和 Domino 等多种应用。 ● 在系统中可以配备 16 台 PC 服务器 Netfinity,可以运行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并公享 主机系统的资源。 ● 是唯一一种能直接(固有)支持多种不同文件结构,如 PC 文件、Unix 文件、Netware 文件、Domino 文件、ASCII 文件、EDBCID 文件的系统。
1.3 AS/400 先进的体系结构 1.3.1 TIMI 结构 Figure 1-3. AS/400 的先进体系结构 面向处理机的体系结构 面向处理机的体系结构 Figure 1-5. 面向处理机的体系结构 面向处理器的体系结构(Processor-Centric Architecture)如上图所示,程序员可以直接地 访问硬件界面来编写应用程序。比如 HP 的 PA-RISC 和 Digital 的 Alpha 结构。这种体系结构的 缺点是一旦硬件有所修改,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必须重写。 面向 API 的体系结构
面向 API 的体系结构 Figure 1-6. 面向 API 的体系结构 由于在面向处理机的体系结构中应用程序过分地依赖硬件,而硬件技术的发展非常之快,就 使应用程序的编写相当的复杂,需要随硬件的升级不断地改写。因此,许多软硬件开发商和标准 化组织联合起来创建了面向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结构。该结构(如上 图所示)定义了一个通信界面,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但不是必须)这个界面访问操作系 统提供的各种服务。这样程序员在编写应用程序时就可以避开直接访问特定的硬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简单而言就是管理系统的资源并提供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环境。这些基本的 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通过 API 提供给程序员。一个 API 可以通过对操作系统的调用来执行某一项 功能。如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 API 来要求操作系统执行一个 I/O 操作,磁盘读操作。显然,应 用程序不需要了解 I/O 设备内部是如何工作的,只要应用程序是通过 API 来完成 I/O 操作的,就 可以保证应用程序独立于底层的硬件结构。 如果不同的计算机生产商能够提供相同的 API 集,那么任何一个使用这些 API 集来编写的应 用程序便可以很方便地从一种机器移植到另一种机器上。一个比较著名的 API 集是 POSIX(a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based on Unix),这是一个 UNIX 风格的操作系统界面。 由于 API 还没有完全标准化,且不完整,在许多情况下应用程序需绕过 API 界面直接访问系 统硬件界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应用程序就不再是与底层的硬件与软件无关的了。 高级机器的体系结构 : 如果在定义 API 集时不仅仅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应用程序,而是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定义一个通用 的 API 界面,并且保持这个界面的充分可扩展性,这样则可以真正地实现应用程序对于硬件的 独立。这就是高级机器的体系结构(High-Level Machine Architecture) ,AS/400 就是采用这种先进 应用体系结构,在系统中为应用程序定义了完整的 API 集合,这个集可以不断的扩充,并且不 允许应用程序绕过这个 API 界面去访问硬件界面,将这个 API 集称为 TIMI(Technology-Independent Machine Interface),或简称为 MI。
在八十年代初,AS/400 的研制者,设计师们就预见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会一日千里,用 户对计算机需求也将永无止境,因此设计出来的计算机不是功能应如何齐全,实际上也不可能设 计这样一个可永远满足用户需求的计算机,而是应设计一个无限灵活的计算机,它可以随时跟上 计算机前沿的发展,容易接纳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同时又不会丢掉老用户已有的投资,使升级 后的计算机系统真正做到百分之百地兼容在旧系统上已开发的应用程序。这样的计算机才会经久 不衰,具有生命力、竞争力。什么样的计算机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那就是满足这种要求的计算 机,应该有一种高级的接口,这种接口既独立于硬件,又独立于软件,是一个逻辑上的(而不是 物理上的)系统接口。任何新技术的添加,只是这种接口的延伸和接口内部实现的改变,而不会 对使用这种接口的程序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是 AS/400 体系结构的设计初衷。TIMI 技术就是这个 高级接口的具体实现。 从上图可以看出 TIMI 层(以下简称 MI 层)是一个真正的独立层,它将 OS/400,应用程序 与 MI 层下方的硬件以及与硬件有关的软件(LIC 层)完全隔离开来。底层硬件技术的更新完全 被 MI 层下方的软件所吸收,不会对 MI 层上方软件产生影响,MI 层上方软件可以不加任何改变, 就可受益于 MI 层下方更新的硬件新技术。 MI 层面实际上是为 AS/400 中所有应用程序和 OS/400 系统软件的接口作了一种形式化的定 义,提供了一个完整的 API 集(APIs),所谓"完整"体现在任何一个 MI 层上方的应用程序或系 统程序都不可能绕过这个 APIs 直接去访问 MI 层下方的软件和硬件。另外这个 APIs 是可以扩充 的,可随时加入一些标准化组织(例如 POSIX)指定的 API,并且这种扩充是没有限制的。例如, 在 OS/400 V3R1 中加入了支持 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API 的功能,这样一些 UNIX 的应用 程序就可以被移植到 AS/400 上。当 AS/400 采用一些先进的硬件技术时,可能要修改或增加一些 相关的 API,修改也只是在 MI 层下方的实现。在 MI 层从不执行删除 API 这一操作,旧的 API 被 完整的保留下来,正因为如此,一些十年前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不加任何修改地运行在当今 AS/400 系列计算机上,TIMI 技术使得 AS/400 成为当今计算机领域中保护用户投资的典范。 MI 层提供的 APIs,我们称为 MI 指令。这些 MI 指令是不能直接执行的,要先将它们编译成 机器指令,也不能将 MI 指令集算成一种高级语言,而应看做是高级语言编译之后生成的中间结 果,如下图所示。
Figure 1-4. MI 指令 MI 指令的操作数有两类:立即数和对象(Object)。立即数即传统的位和字节操作数,对 象是一种数据结构,是一个封闭的整体。在使用对象时,只有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的指 令才是有效的。因此应用程序和 MI 上方的系统软件完全不必了解对象的内部细节(这些细节都 被封装在对象内部,对外界透明),对象的内部细节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影响到那些对其进行操作 的 MI 上方软件,这就使得这些软件独立于底层的数据结构。 与常规的机器界面指令不同,在 MI 指令的操作数中虽保留了立即数,但却没有了寄存器, 物理内存空间,I/O 空间等概念,倒是多了对象这个些概念。在 MI 中定义了许多种对象类型, 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结构复杂的数据结构。一个最重要的 MI 对象类型称为 Space,Space 可以简 单的理解为一组与硬件无关的字节序列。当一个 AS/400 程序要使用内存时,它可以使用 Space。 例如,AS/400 的编译器(Compiler)在创建一个程序模板(Program template)时,必须要把 这个程序模板放在某一个地方,这时就把它放在一个 Space 中。 正是有了这种 TIMI 技术,使得 AS/400 可以最及时地采用计算机业界的先进技术,成为 IBM 公司展示自己新技术的橱窗。例如,AS/400 是第一个采用 4M 位 ﹑16M 位内存芯片,第一个采用 N-Way 处理器技术,第一个采用 RAID-5 磁盘保护技术,第一个采用光纤连结等。从 CISC 到 PowerPC RISC 处理器,寻址能力从 48 位到 64 位,不久的将来会扩展到 128 位,处理器芯片从 Gobra 到 Apache 到 Northstar,处理器数量从 1 路到 12 路,几年来 AS/400 历经了几次大的硬件更新换代, 但对原来的 AS/400 用户并没有带来什么冲击,相反却感觉到了 AS/400 新技术带来的性能上的巨 大飞跃,用户一旦投资 AS/400,就可以终身享受信息产业的新技术。在这一点上,同其它行业 同类产品相比,AS/400 是最具竞争力的。因为其它公司许多应用程序并没有完全独立于硬件, 因此在硬件升级,尤其是芯片从 CISC 过渡到 RISC 结构时,这些程序需要重新改写,代价十分昂 贵。例如 DEC 公司在推出 Alpha 芯片时有 15%~20%的应用程序要重写。AS/400 没有这种困扰,在 AS/400 从 48 位升级到 64 位时,好多应用程序甚至不需重新编译就可移植到新的 AS/400 上, AS/400 是首家实现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全部是 64 位的系统。由于 AS/400 的这种独特
的 TIMI 技术给 AS/400 所带来的良好的灵活性,可扩充性,兼容性,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 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变化,AS/400 都将永远保持它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1.3.2 系统集成 Figure 1-7. AS/400 功能划分 集成是指将完成不同功能的程序模块集合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在这个整体中除含有操作系 统功能外还有网络通信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语言支持功能等。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的 优点是代码量少,执行效率高,安全性好,易于安装、维护和使用,同时也避免了功能上的重复 和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缝隙问题引起的一些争端。当然这种集成性所引起的不利因素也是有的, 那就是系统的灵活性会有所下降。 AS/400 是一个最典型的集成的商用计算机,它把计算机系统通常要用到的一些功能如网络 通信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完全集成在 AS/400 操作系统中。这种集成系统的整 体功能远远胜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迭加。使用各种功能的用户接口都是一致的,因此在 AS/400 上开发应用会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需要的维护人员也比其它计算机系统少,这是 AS/400 在业界获得成功原因之一。AS/400 集成系统中含有对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和通信设备的支 持,如 TCP/IP 协议,异步传输控制协议(ASYNC),二进制同步传输协议(BSC),同步数据链 路控制协议(S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X.25 协议等几乎所有目前在市场上流 行的通信协议及各种网络通信适配器。AS/400 支持几乎所有的 TPC/IP 应用,Internet 应用。 在 OS/400 中还含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DB2/400,这是一个全功能的开放性的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 IBM DB2 家族中的一个成员,目前这个 DB2/400 已升级到 DB2 UDB for AS/400, 它除了支持原有 DB2/400 数据库中存储过程(store procedure),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aty ),触发器(trigger),二阶段提交(two-way commitment)等重要功能外,还增加了对 于多媒体信息,对象型 DBMS,试算表,虚拟文件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在 OS/400 V4R4 版本中还 增强了数据库查询性能,SQL 连接能力,并行处理能力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