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单项选择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取(xī)
B. 荤.菜(hūn)
狡黠.(xiá)
谚.语(yàn)
味同嚼.蜡(jiáo)
浮光掠.影(lüè)
C. 拘泥.(ní)
聪颖.(yǐng)
蹑.手蹑脚(niè)
D. 伫.立(zhù)
掺.杂(cān)
惟妙惟肖.(xiào)
【答案】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 空旷
契合
千均之力
忸怩作态
B. 诓骗
统踌
心旷神怡
大发雷霆
C. 诘难
海啸
雕梁画栋
战战兢兢
D. 鄙夷
忌讳
令请高明
相得益彰
【答案】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
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B. 《围城》的讽刺幽默,蕴含着钱钟书先生深厚的学识素养。对于古今中外文化、文学的典故,他总能够
信手拈来....,巧为己用。
C. 在太卜郑詹尹的眼里,屈原只不过就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哗众取宠....的大话罢了,并没有
什么大的本领。
D.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 13 年了,感觉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无数震惊的、悲伤的、感动的画面还历历在...
目.地出现在眼前。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B. 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的礼仪之邦。
C. 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时代,纸质阅读对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水平,具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
作用。
D. 由于受疫情影响的原因,自贡灯会创新性开启“云观灯”,实现了就地过年、足不出户看自贡灯会的新
体验。
【答案】A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
理想的执着。
①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的心。
②他们选择职业时,仅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③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④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A. ④②③①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①③
【答案】B
6.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
B.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名轲,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C. 《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采用第一人称,抒发了舒婷强烈的爱国之情。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平常所说的蝉,不过是活跃于人们视野中的蝉的一种形象而已。蝉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中外
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要历经几次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也就是变态。蝴蝶、蜜蜂、萤火虫等大多
数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全变态或完全变态。然而,蝉的一生只变三次模样,
没有蛹期,而且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近似(不像毛毛虫与蝴蝶成虫那样有云泥之别),称为若虫,
所以蝉属于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②蝉一般头年盛夏产卵,次年初夏孵化,卵期大约 300 天。常见的蚱蝉卵为椭圆棒状,像极细小的珍
珠,乳白有光泽,长约 2.5 毫米。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
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
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③产于寄主植物新生枝条内的越冬卵孵化后,若虫翻着筋斗或者随着枯枝掉落地上,这得益于雌蝉产
卵时伤害了树枝的韧皮部,所以等到蝉卵孵化时,树枝也慢慢枯萎了。
④柔软的米白色若虫艰难地从枯枝里钻出来,听从本能的召唤,朝着温暖向阳、土质疏松、靠近树根
的地方爬去。它的身体太柔软、太虚弱,它害怕风吹日晒、雨淋霜冻,更不想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食。因此,
它用一对天赐的强壮开掘足拼命地挖掘泥土,以尽快的速度隐身地下。终于安全了,可以松一口气了,但
它还要继续努力,把自己的最后一点能量用来开通到达树木根部的甬道,然后将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根,拼
命地吮吸树木的汁液,享受一生中的第一顿美餐。
⑤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复眼没什么用处,所以若虫起初仅有可以感光的单眼。它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
环境,吃饱喝足后慢条斯理地营造地下居室,在泥土中优哉游哉地生活。正如曹植《蝉赋》开篇所云:“唯
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那清淡素净的鸣蝉,潜藏在黑暗的泥土之中。
⑥若虫究竟要在地下隐居多久呢?不是几周、几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许多蝉的寿命为 3~5
年,那么这些蝉的若虫在地下就要隐居 2~4 年,这些蝉每年都会有一些羽化为成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⑦某个夏天雨后的黄昏,在生物钟的催促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若虫意识到出土的时机到了:此时黄
褐色的若虫已经充分发育,身体坚硬,翅芽发达,从头顶至后背中央形成了一条蜕皮线;而且外界温度升
高有利于羽化后尽快晾干翅膀,同时也避免了阳光暴晒使翅膀开裂;此外,雨后的泥土变得柔软湿润,有
利于摆脱大地的束缚。
⑧若虫从容不迫地从穴居的土室中钻出来,它不再需要地下的安全屋,它渴望拥有蔚蓝的天空。它爬
到高高的树枝上,开始“金蝉脱壳”——经过最后一次蜕皮脱去金灿灿的外骨骼。它丢掉一身旧衣裳(蝉
蜕),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羽化成成虫——它终于蜕变成了一只被世人喜闻乐见的真正的蝉,在阳光炎热
的仲夏,开始在丛林中游乐。
⑨为了不辜负生命中唯一的夏天,羽化后的成虫都喜欢在大树上群集鸣叫,尽情歌颂和享受生命中最
精彩的时光。一两个月后,寻觅到心仪配偶的成虫交尾,然后雄蝉率先走到生命的尽头,从枝头坠落,缄
默无声地死去。雌蝉则要完成其终极使命,将卵产到精心挑选的树枝里,之后才会追随亡夫而去。蝉卵的
孵化又将开启下一个生命周期。
⑩蝉舍弃安全舒适习惯已久的地下生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勇敢地追求自由的新生活。对此,法
布尔同样赞颂有加:“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
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
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作者:秦自民,发表于《百科知识》,有删改)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蝉属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期时间最短。
B. 蝉的若虫隐居地下,因为它没有单眼复眼感光,只能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地下环境。
C. 经过长时间的蛰伏,蝉的若虫羽化为成虫,只要身体发育充分、泥土柔软温润即可。
D. 雌蝉将卵产到新挑选的树枝后,就会比雄蝉先死去,蝉卵的孵化进入到下一个周期。
8. 下列对文章说明方法和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蝉的生命周期与其它昆虫的不同。
B. 第⑤段引用《蝉赋》中的诗句,生动地说明若虫被黑暗泥土束缚的无奈。
C. 第⑥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蝉的若虫潜藏在地下的时间长。
D. 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蝉的世界,语言生动,既有理趣又有情趣。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虫用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木的根部,侵吞树木的营养,对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危害。
B. 若虫在钻出枯枝后,如果不能快速地隐身到地下,就很可能失去羽化为成虫的机会。
C. 在蝉的成虫生命历程结束后,虫体被晾干,成为了医药中难得的一味中药“蝉蜕”。
D. 文章末尾法布尔对蝉的赞美,让我们看出他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答案】7. A
8. B
9. C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
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
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
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
曰:“夥颐③!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数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④妄言,轻
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
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
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注】①凡:总共。②陈:地名,指陈县。③夥(huǒ)颐:意思是“真多呀”。④颛(zhuān):同“专”。
(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⑤系:拘捕。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百人屯.大泽乡屯:停驻
B. 等.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C. 已为王,王.陈王:称王
D. 客人愈益发舒..发舒:放肆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B.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C.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D.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年轻时虽“与人佣耕”,但却不甘心受人奴役,有鸿鹄一般的远大志向。
B. 陈胜对吴广说的一番话,是陈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看出他有敏锐的洞察力。
C. 陈胜将来客斩杀,是因为来客多次跟别人讲陈胜的一些旧事,有损他的威严。
D. 陈胜作为农民领袖,本想成就一番功业,却贪恋一时的荣华富贵而最终失败。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示例:①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②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四、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第Ⅱ卷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
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
(2)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
(3)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
(4)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
(5)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15.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4.
(1). A
(2). A
(3). B
(4). A
(5). B
15. 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三)默写名句名篇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6)_______________ ?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8)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
(1). 温故而知新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大漠孤烟直
(4). 千里共婵娟
(5). 蜡炬成灰泪始干
(6). 何处望神州
(7). 英雄末路当磨折
(8). 苟全性命于乱世
五、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壶魂
①多日来,已故紫砂工艺大师陈鸣远的绝世奇品——蟋蟀鸣秋壶,一直在王稽的脑海里反复浮现着,
蒙福森
如梦如幻。
②在高家的书房里,当高善斋小心翼翼地揭开红布时,王稽霎时目瞪口呆,敛色屏气——失传已久的
蟋蟀鸣秋壶就在眼前。王稽用力狠狠地掐了掐自己的手臂,疼!不是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作为陈鸣远
的再传弟子,王稽尽得陈氏真传,深谙师公之手法、刻工、学识、喜好、脾性和人品。反复鉴定之后,他
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真品!绝对真品!”
③高善斋欣喜若狂,手脚颤抖,连声说:“好!好!好!”
④蟋蟀鸣秋壶乃一代紫砂工艺大师陈鸣远一手制作的绝世稀品,价值连城。壶品古雅高洁,色泽紫红,
泥质温润细腻,造型匠心独运,超凡脱俗,遒劲中出古朴,纵横中见青铜遗韵。
⑤壶身遗形取神,浑厚敦古,秀骨雅健,壶流则似笔断意连,壶把弯曲饱满,儒雅含蓄。壶身铭曰:
饮之清心,品之宁静;且饮且读,不过满腹。款曰: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此铭切壶切茶,淡泊高远,有
禅茶悟道、明心见性之意。另一侧镌刻一兰、一草、一石、两蟋蟀,并题:蟋蟀鸣秋。其笔法老练,错落
有致。虽寥寥几笔,却大巧若拙,意趣盎然,栩栩如生。
⑥王稽忽然想起《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
句。沉静之际,隐约似闻有蟋蟀在草丛间鸣叫,又似有茶香袅袅飘溢而来,若有若无,洇入鼻翼。
⑦王稽望着此壶,只觉恍然如梦,似入定般,久久不动。
⑧次日,高善斋约王稽到城郊的阅江来茶馆一聚。
⑨高善斋乃当地大富商,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城里有十多间铺面和一家琉璃厂,乡下有良田千顷,
痴爱古玩字画,以收藏名家珍品为乐。
⑩雅厢临江,走近窗前,但见远处微风细雨,疏林野树,江水浩渺。雅厢里有一桌,桌上摆有一壶、
一托、两杯、一碟糕点、几碟小吃。壶是好壶,茶乃名茶。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江畔绿草葱茏,远山近
水,皆氤氲在微雨雾霭中。遥见江中一叶轻舟、一披着蓑衣的打鱼人,不知老少。
⑪寒暄毕,喝茶,聊些闲话。
⑫一壶茶未尽,高善斋转了话题:“先生能否为高某仿照蟋蟀鸣秋壶模样,再制一壶?银子嘛,随你说。”
⑬王稽思忖片刻,摇头:“恕在下愚拙,实难及陈老先生万分之一。”
⑭“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先生不妨一试,万一仿得陈老先生紫砂壶之神韵,哪怕十之一二,亦不枉
此生矣。”
⑮王稽始终对此壶如醉如痴,依依不舍,几天后,找上门来:“我愿意一试……”
⑯王稽住到了高家,再次见到蟋蟀鸣秋壶。王稽关在房间里,由伙计一日三餐送饭到门口,废寝忘食
不分日夜地揣摩此壶的精妙和内涵。十天后,他开门出来了,胡子拉碴,头发蓬乱,像乞丐一般,似要虚
脱了。
⑰陈老的蟋蟀鸣秋壶,已深深地刻在王稽的心里,融入了他的灵魂深处。王稽开始制壶。选泥、压坯、
修坯、雕刻、烧制、打磨、抛光……从手工捶泥到烧窑,一砂一泥、一杯一托,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
王稽皆一丝不苟。他的房间里,没日没夜地亮着灯。
⑱当王稽倾尽心血的杰作和陈老的蟋蟀鸣秋壶摆在一起时,高善斋惊为神品。此壶仿佛依附着王稽的
灵魂,神、气、韵兼备,和、柔、刚相济,用刀大胆,自然随意,苍劲浑厚,与真品无异。要不是王稽就
在旁边,他都无法分得清哪是真品,哪是仿制品。
⑲高善斋再也无法抑制住他心头的狂喜:“王先生,你年纪轻轻,可技艺已达天下一等一的水平了,我
们要发大财啦!广州十三行里那些洋人对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馋着呢!以后,我们一起合作,制出天下
最好最贵的紫砂壶!”
⑳王稽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突然刺痛了一下,他对高善斋说:“此壶尚不够完美,和陈老先生的真品相比,
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我拿回去,今晚再琢磨琢磨,看看缺陷在哪里,如何改进,可好?”
㉑第二天,日上三竿,伙计送饭到门口,发现王稽还没起床开门。敲门进屋后,发现已人去屋空。
㉒未几,庚子事变,高善斋及蟋蟀鸣秋壶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蟋蟀鸣秋壶”是小说的叙事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凸显人物形象。
B. ④~⑥段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蟋蟀鸣秋壶的精美绝伦。
C. 第⑨段采用插叙,交代高善斋的富有及爱好,为后文把壶卖给了洋人做铺垫。
D. 第⑩段对雅厢室内外环境的描写,为高善斋和王稽的交谈营造了轻松的氛围。
E. 第⑮段写王稽对蟋蟀鸣秋壶如醉如痴,是因为此壶价值连城,具有商业价值。
18. 赏析文中第⑯段划线的句子。
十天后,他开门出来了,胡子拉碴,头发蓬乱,像乞丐一般,似要虚脱了。
19. 分析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20. 以下是张馨同学在读完这篇小说后对王稽形象的感悟,请你根据划线句子的内容再续写两个句子。
庚子年间,列强入侵,割地赔款,民情激愤。“扶清灭洋”运动兴起,王稽在自己的领域中坚守,德达天下,
艺惊世人。他技艺高超,仿制的蟋蟀鸣秋壶形神兼备;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他艺小精研,位卑爱国,令人敬服。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做一个品德高尚、追求卓越的人,
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答案】17. CE
18. 运用肖像描写,具体细致地写出了王稽仿制壶的辛苦与忘我,表现了他对蟋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