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青海省果洛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青海省果洛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1-8 题每题 1 分,9-13 题每题 2 分,共得分 18 分.请把正确的选 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题号的表格内) 1.(1 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 D.青稞酿酒 2.(1 分)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 B.塑料 C.羊毛 D.棉花 3.(1 分)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4.(1 分)下列厨房里的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蔗糖 C.食盐 D.菜籽油 5.(1 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铁 B.清洁的空气 C.水泥砂浆 D.冰水混合物物 6.(1 分)下列熟悉的小吃中,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是( ) A.酸奶 B.胡萝ト包子 C.手抓羊肉 D.酿皮 7.(1 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过滤 C. 熄灭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 8.(1 分)对下列物质的俗称,理解错误的是( )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醋酸不是酸 D.水银不是银 9.(2 分)现有反应:2Cu(NO3)2 2CuO+O2↑+4X↑,则 X 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H3 D.N2O3 10.(2 分)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NaOH 有吸水性一做食品干燥剂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用一提高肥效 C.干冰升华吸热一一用于人工降雨 D.缺碘一一易引起贫血 11.(2 分)青海盛产高原野生菌,有的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有的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C29H46O), 不能食用。关于该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29:46 D.相对分子质量为 410g 12.(2 分)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3.(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CO2(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Cu 粉(Fe 粉) 加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C D FeCl2 溶液(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CaO 粉末(CaCO3 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20 分) 14.(2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3 个铵根离子 ;标出 N2O5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5.(3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 2 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若图 2 中 C 表示原子的结构,则 X= 。 16.(4 分)2018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 境污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 8.1 个百分点,清洁 能源消费比重提高 6.3 个百分点”。让我们从化学的视角领悟报告精神。 (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畜牧场污水直接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煤燃烧时产生的 (填化学式)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天然气是生活中常用的较清洁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3 分)a、e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P 点表示 。 (2)将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写出一种)。 (3)t2℃时,将 30g 的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g. 18.(3 分)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 的变化,其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19.(5 分)如图中 A、B、C、D 是四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 为最轻的气体,C 属于盐类,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之一,D 的溶液呈黄色。 (1)C 物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符合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B: A→D: (只写一个) 。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0.(8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1)若将装置 A 和 C 相连接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 是 。
(2)若将装置 B 和 D 相连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写出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方程式 ;可观察到试管中石蕊溶液 ;写出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 。 21.(10 分)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某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 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Sn Pb(H) Hg Ag Pt Au(在横线上 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 。 【设计与实验】①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 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Fe>Cr ②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人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中,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铁片放在稀硫酸中 铜片放在稀硫酸中 铬片放在稀硫酸中 开始的现象 产生少量气泡 无气泡 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 金属活动性强弱:>>填元素符号) 【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原因 是 。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刘斌同学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 放人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 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rSO4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四、计算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22.(4 分)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 68.0g,加入二氧化锰 2.0g, 待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逸出时,称得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68.4g。计算: (1)反应完全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1-8 题每题 1 分,9-13 题每题 2 分,共得分 18 分.请把正确的选 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题号的表格内) 1.(1 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 D.青稞酿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 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 化。 【解答】解:A、铁钉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C 正确; D、青稞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 分)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 B.塑料 C.羊毛 D.棉花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大理石属于天然材料;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 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 故选:B。 【点评】掌握常见的材料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 分)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分析】“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铁、钙”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 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 这里所指的“铁、钙”是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和铁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铁元素,而不
是钙原子、铁原子,也不是钙和铁的单质,钙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没有分子之说。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4.(1 分)下列厨房里的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蔗糖 C.食盐 D.菜籽油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A 错;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B 错;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C 错; D、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 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5.(1 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铁 B.清洁的空气 C.水泥砂浆 D.冰水混合物物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生铁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水泥砂浆中含有水和砂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冰水混合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 于混合物。 6.(1 分)下列熟悉的小吃中,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是( ) A.酸奶 B.胡萝ト包子 C.手抓羊肉 D.酿皮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 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酸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胡萝ト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手抓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酿皮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1 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过滤 C. 熄灭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缺少玻璃棒引流;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解:A、读出液体的体积的操作正确,故 A 正确; B、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图中操作错误, 故 B 错误;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错误,故 C 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取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掌握过滤 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8.(1 分)对下列物质的俗称,理解错误的是( )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醋酸不是酸 D.水银不是银 【分析】A、根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