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广西钦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倔强. 强.心药 强.词夺理
揣.摩 端.午节 气喘.吁吁
积累和运用(12 分)
和.事佬
萤.火虫
随声附和. B、强.调
晶莹.剔透
D、湍.急
一、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应和. 和.面
C、宿营. 荧.光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嘹亮
辜 霓虹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谚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明非常喜欢电视上那些光怪陆离....的动画画节目。
B.在“写汉字,读经典”比赛中,选手们呕心沥血....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称赞。
C.我国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载誉归来,家人和朋友为她接风洗尘....。
D.最近,越南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番五次到我国南海海域进行挑衅。
门槛 菩提树
鸦雀无声
道听途说
D、承诺
经伟线
抑扬顿挫
)
B、嶙峋
惘然
桑梓
闭门羹
登峰造极 C、嫉妒
无
4.结合语境,对画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是地级钦州市成立 20 周年,①市委、市政府把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总目标,②提出“喜迎撤地建市
20 周年,共建文明新钦州”的主题活动,③我们中学生和共青团员要积极参加这项活动,④为增加城市品
味、改变城市现状贡献自己。
A.①修改为:市委、市政府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总目标
B.②修改为:开展“喜迎撤地建市 20 周年,共建文明新钦州”的主题活动
C.③修改为:我们中学生要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D.④修改为:为改变城市现状、增加城市品味贡献自己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B.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他的作品《醉翁亭记》。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D.法国作家契科夫的小说《变色龙》,塑造了夏洛克这个典型的文学形象。
6.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
,
,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
,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房费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
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
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
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虚度了年华
B.淡漠了亲情
C.淡漠了亲情
D.淡忘了友情
淡忘了友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
淡漠了亲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
二.现代文阅读(一)(6 分)
用阅读塑造我们的生命
蒋建国
①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多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阅读。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阅
读为本。在信息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在“浅阅读”越来越盛行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要有行。
②要在行走中丰富阅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丰富人生体验,而人生阅历的丰富与否,
又决定了阅读所得的深浅。深陷网络束缚中的人们 ,尤其需要从“宅”生活中走出来,走近自然,走进社
会,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要把经典大书和社会大书对读,向实践学
习,求取知识、造就学识、增长见识,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③要在行动中深化阅读。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习总书记也曾
经指出,不读书要不得,“书呆子”现象也要不得。读书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吸收到消化的过程,边学习边
行动,在学中用、用中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知是 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中发挥理论和知识
的作用。
④要在行为中升华阅读。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每个
人的行为举止都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达,素质修养又有赖于阅读所具有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养成功能。
阅读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能力逐步内化为个人素质的过程。只有从生活的细微之处,体会阅读带来
的品格绽放,才能在品味至理、品味至情、品味至性、品味至趣、品味至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
华。
⑤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肩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该把读书学习当
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我们要通过阅读塑造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
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
(节选自 2014 年 4 月 23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B、要在行走中丰富阅读。
D、要在行为中升华阅读。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A、我们的阅读要有行。
C、要在行动中深化阅读 。
8、下列事例作为第②段的事实论据,不适合的一项是
A、西汉司马迁,考察古迹,了解民情,记录风俗,成就“史家绝唱”。
B、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勤奋好学,终成大器。
C、唐代李白,饱读诗书,负志远行,吟游四方,终得“诗仙”雅号。
D、明代徐霞客,登百山,走百川,足迹广,遂成《徐霞客游记》。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中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阅读为本”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B、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C、文章第④段告诉我们:阅读所具有的养成功能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素质修养都得到提高。
D、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解决问题(⑤)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
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
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皆俱。两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钉②满案。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
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②饾钉(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各具.情态(《核舟记》)
注释:①壶觞:酒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两膝相比.者
比.至陈(《陈涉世家》)
B.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引凄异(《三峡》)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篷桅橹舵咸具.
11.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A.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B. 尝奏荐某人为.官(《赵普》)
C. 乡为.生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刻木巧匠》)
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空间顺序,对船头和船尾的 人、物依次进行了介绍,其中对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
人的描述不分主次,平分秋色。
B.【甲】文刻画二舟子的神态栩栩如生:一个粗犷、悠闲,一个平静、专注。
C.【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文乙】 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
D. 【甲】【乙】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
)
)
13.请把第Ⅰ 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96 分)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二)古诗鉴赏(4 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 分)
,“踌躇”的意思是
14.“山坡羊”是这首曲的
15.请写出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默写(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 分,第(1)小题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1)将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 1 分,书写 1 分)
,万水千山只等闲。
。(《关雎》)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窈窕淑女,
(3)
(4)
(5)门前流 水尚能西,
(6)“马”字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
“
五.综合性学习(10 分)
17.名著阅读(3 分)
。(苏轼《浣溪沙》)
,从此替爷征”,白居易在钱塘湖边骑马踏春写下的“
”,《木兰诗》中的
,
”。
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和蓓姬在①
里的历险过程,勾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②
在烈日
笔下的保尔•柯察金,用他的顽强、执着向我们阐释了生命的意义;老舍笔下的③
和暴雨下拉扯的情景,唤起了我们对旧社会劳动者的同情。
18.继“蚁族”“啃老族”等之后社会上又出现了“低头族”,他们经常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低着头写
微博、发短信、玩游戏等。为此,学校决定开展“抬头行动”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
分)
【任务一】清你分析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 分)
材料一 首都师大心理咨询中心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 12 小时以上,: 33%的人 24 小时
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其中,学生族和
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
材料二 70 岁老汉吴民对来拜年的外孙女一家说:“这个春节,不需要你们给我钱,也不用买
啥营养品,只要你们交出手机。”第二天,社区居委会就吴民“没收手机”一事对市民作问卷调查,
其中 60%的年轻人承认,给长辈拜年时,大多数时间在玩手机。
探究结果:
【任务二】观察下面图片,请你向同学们说出做“低头族”的不良后果。(3 分)
不良 后果:①
;②
;③
。
【任务三】敬远同学要参加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他想写一段话作为演讲稿的结尾,请你帮他将文稿补充
完整。(要求:与画线句子句式一致,字数相同)(2 分)
抬 起 你 的 头 , 你 就 能 看 到 天 空 是 那 么 的 蔚 蓝 ; 抬 起 你 的 头 , 你 就 能 听 到 ①
。
;抬起你的头,你就能感受到②
六.现代文阅读(二)(16 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
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
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
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跑,隔壁的王叔叔,也往河跑,然后三个人一起“咚”
地跳进水里。好一会儿,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
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
边喊:“小王——小王——”
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
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女孩又说:“妈妈,你说呀,王叔叔去哪里了?”
女孩的母亲看着河,河里,一弯月亮又像一只船了,母亲见了,开口告诉女孩说:“王叔叔被月亮船
载走了。”
女孩说:“你不是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坐不到吗?”
母亲说:“王叔叔救人,月亮船才载着他。”
女孩说:“妈妈你也救人,爸爸也救人,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
父亲在屋里听了,吼一声过来:“莫乱说,乱说打扁你。”
母亲说:“莫吓着孩子。”
以后无数个晚上,女孩和母亲都坐在门口,她们一边看着水里的月亮船,一边唱着月亮船的歌,直唱
得水里月亮船悠悠地远去。
一天,也是月亮船在水里飘荡的时候,河里又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女孩的父亲听了,又飞快地从屋
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里跑,然后两人一起跳进河里去。但过了一会儿,女孩只看
见父亲拽着一个人上来,而母亲却不见踪影。女孩的父亲又跳下水去,但许久,还是父亲一个人上来。
过后,女孩一直没见到母亲,女孩想母亲,哭着跟父亲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
女孩又说:“妈妈呢,她到哪里去了?”
父亲开口了,父亲说:“你妈妈 也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妈妈救人,月亮船才载着她,是吗?”
父亲点头。
女孩说:“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让月亮船载走。”
说着,女孩冲河里喊了起来:“妈妈,你回来。”
水里,一只月亮船荡了荡,但女孩的妈妈,却没有回来。
女孩呆了起来。
呆了一阵,女孩开口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淡淡清辉莹莹照/好像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选自《名家微型小说选读》)
19.探究问题 小说的线索是
;小说的高潮是
,结局
是
是
;最后用小女孩唱起月亮船歌谣作为小说的尾声,其作用
。(4 分)
20.分析人物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妈妈这个人物形象。(4 分)
21.品析句子
请品味文中画线句子,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跑,隔壁的王叔叔,也往
河跑,然后三个人一起“咚”地跳进水里。
22.穿越时空 2014 年的一天,文中的女孩和父亲摇着小船,来到了河边的城镇,父女俩 在街道上看
到了这一场景(见图片),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就此展开想象写一段话。(80—100 字,要求有动
作描写和语言描写。)(4 分)
七.写作表达(50 分)
23.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题一:在客车上你给别人让座‘在校园里你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运动场上你奋力为班级争光;
在家里你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伸出援助之手……你的表现给人温暖,让人赞赏,你
也许是不经意的,但你在他人眼中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请你以“我也是一道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路灯下的芭蕾女孩”姚启凤,出生在成都市的一个低保家庭里,从小对舞蹈痴迷并颇有天
赋。为了坚持哇 U 到梦想,小启凤每晚都在黄昏的路灯下苦练芭蕾。她的寻梦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大家。
终于,小启凤从露天广场“舞”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圆了她登上真正舞台的梦想。
请你结合实际和自己的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 X X 代替。
②文章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超过 900 字。
2014 年钦州市中等学校招生暨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C
2
B
3
C
4
D
5
D
6
B
7
A
8
B
9
C
10
D
11
A
12
A
13.(1)(3 分)(佛印的)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2)(3 分)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丝毫不会侧翻。
14.(2 分)曲牌名 犹豫,这里指心里不平静
15.(2 分)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1 分)和对劳动大众受苦难的同情(1 分)。
16.(1)红军不怕远征难(2)君子好逑(3)星汉灿烂(4)受任于败军之际(5)休将白发唱黄鸡(6)而
无车马喧 愿为市鞍马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17.①岩洞 ②奥斯特洛夫斯基 ③祥子
18.【任务一】探究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1 分),年轻人最为严重(1 分)。
【任务二】不良后果:①容易发生安全事故;②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③影响家庭和睦。
【任务三】(2 分)
示例 1:①鸟鸣是那么的悦耳;②亲情是那么的温暖。
示例 2:①笛声是那么的清越;②朋友是那么的真诚。
示例 3:①琴声是那么的悠扬;②生活是那么的精彩。
19.(4 分)月亮船 女孩的爸爸妈妈又一次跳进河里救人 女孩的妈妈献出了生命 呼应前文,升华了小
说的主题
20.(4 分)示例一:妈妈很爱女孩。(1 分)她和女孩一起看月亮,教女孩唱歌谣,“点着女孩的额头”说
话,这些都体现了母亲对女孩的那份爱意。
示例二:妈妈很勇敢。(1 分)第一次有人落水,她不假思索地跟着丈夫跳进河里救人;王叔叔因救人被淹
死,她明知救人有生命危险,当第二次有人落水,她仍义无反顾地往河里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
分)
示例三:妈妈很有智慧。(1 分)女孩问她“王叔叔去哪里了”,她不便直接说出王叔叔的死讯,便机智地说
“被月亮船载走了”,留住了孩子心中那份美丽。(3 分)
21.运用动作描写,(1 分)通过“蹿”“跑”“跳”这些动词,(1 分)写出了爸爸、妈妈、王叔叔急于救人
的紧张心理,(1 分)突出了他们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1 分)
22.(4 分)示例:女孩和父亲快步上前想搀扶姥爷二姨。这时,有人说:“不要扶,小心他的家人讹诈。”
女孩的父亲大声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扶起的是做人的良心。”在人们惊愕的表情中,女孩和父亲扶起了
老爷爷。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