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重庆綦江区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威吓.(xià hè)
哗.笑(huà huá)
踉.跄(niàng liàng)
湖泊.(pō bó)
2. 拼写
看拼音写字词。
提供.(gōng gòng)
晃.眼睛(huǎng huàng)
薄.弱(bó báo)
下绊.子(pàn bàn)
输 yíng
经 yíng
轻 yíng
yíng
火虫
shēng chù
dù jì
dǎo gào
sù rán qǐ jìng
3. 填空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1) 一
不
有成
拳
掌
手忙
养
处
心
胆
(2) 上面第一个词是“一”字开头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
。
(3) 以上词语中
的近义词是大惊失色,它的反义词是
。
4. 选择填空
选词填空,依次填序号。
A.凝视
B.俯视
C.注视
D.仰视
爸爸的目光
儿子,心里想着儿子的考试成绩。好久之后,他抬起头来
着窗外,
心中感慨万分,不禁走了出去。他时而
天上的群星,时而
水中的倒影,长叹一
声,看来儿子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了。
5. 填空
将句中画线部分替换成相应的四字词语。
(1) 爷爷闭着眼睛,集中精神地坐在院子里听京剧。
(2) 随着赛场情况的瞬息万变,观众们都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
(3) 一道道浆,衔接得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4)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了山,突然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6. 单选
下列选项中“课文——著作——作者”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施耐庵
B.《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
C.《景阳冈》——《呼兰河传》——萧红
D.《红楼春趣》——《红楼梦》——罗贯中
7. 单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陷阱 瞑目蹲身 B.放肆 迫不急待
C.保母 簇拥
D.幔子 出谋画策
8. 单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金文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9. 单选
“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这
句话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这孩子太野了,没有半点儿规矩..。
B.按照班级的规矩..,我们每天都要读课外书。
C.小明的字是很规矩..,没有半点儿出格。
D.这个孩子在客人面前很规矩..。
10. 单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B.墨一样的乌云和瓢泼般的大雨从空中倾泄下来。
C.冷静的草原热闹起来。
D.困难面前,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11. 按要求写句子
按要求写句子。
(1)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2) 昙花在夜里开放了。(改为拟人句)
(3)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4) 例:天真热,大狗热得伸出了舌头,鸡热得耷拉着翅膀。(仿写句子)
这火锅真辣,我辣得
,
。
12. 填空
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句子。
(1) 或曰:“以子之矛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2) 不管什么人,要多做好事,不然倒霉的还是自己,正如古人常说:“
, ”。
(3) 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
“
,
”。
(4) 看到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场景,我想起了范成大的诗句:“
,
”。
(5) 幽静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明月,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王维给我们描绘的春山月夜
图:“
,
”。
1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
①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烈士用的,她那
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②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挎包。打
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被通讯员
戏称为“丢”了,一直想给她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
来。
③A.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通讯员为难地
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呢!”
④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shèng chéng)了满满一大碗高粱米
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这些
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的。部队虽然还有一
点儿粮食,但得.(děi dé)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有
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呢?B.赵
一曼趁人不防,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
碗野菜粥。C.炊事班的老李看到了,没.(mò méi)有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⑤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
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哇!”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1) 给第③自然段第一句话加上标点。
(2) 用“______”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短文先讲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再详细讲述
了这个粗瓷大碗的
。这样的写作顺序是
。
(4)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能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品质。
读读文中 ABC 三个句子,完成练习。
i 句子 A 运用了
描写,我从中体会到
。
ii 句子 B 运用了
描写,我从中体会到
。
iii 句子 C 运用了
描写,我从中体会到
。
(5) 请从文中找出与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你从赵
一曼总是“丢”碗中体会到了什么?
1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
①有一个巨商,为了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玉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
玉器小心地藏进了伞柄内,然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
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巨商不露声色
地仔细观察,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拿雨伞之人不是专业盗贼,估计是过
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在附近。
②巨商于是就在此地住了下来,购置了修伞工具,干起了修伞的营生。春去秋来,
一晃两年过去了,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但是巨商在修伞过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
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就会重新买新的雨伞。巨商于是又改行“旧伞换新伞”,
并且换伞不加钱。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
③不久,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来一看,正是自
己魂牵梦萦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地给那人一把新的雨伞。那人
离去之后,巨商转身进门,收拾家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镇静出智慧。巨商的无言等待,是一种镇静之后的智慧。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
巨商能够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⑤对人生而言,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你懂得,一旦出现惊涛骇浪、乌
云笼罩,焦虑、苦恼非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恰如其分的镇静能够
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1) 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 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顺手牵羊:
络绎不绝:
(3) 巨商的“雨伞”失而复得,这是他智慧的表现。你认为巨商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
面,请说明你的理由。(至少说明两点)
(4) 作者选取典型事例,以巨商的处事方式说明了“
”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巨商
的
。(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5) 短文最后两段话明确告诉我们:
。
这两段话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
15. 写作
习作乐园(选做一题)。
1.一天晚上,我看到桌子上有颗草莓糖,顺手拿起来剥开糖纸放到了嘴里。啊!奇妙的
事情发生了,我……我……我居然变成了……
要求:①根据上面提供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一个探险故事,题目自拟;
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写出心情的变化;
③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少于 400 字。
2.他(她)
了
要求:生活中,谁陶醉、兴奋、生气、开心、难过……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请仔细回
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将事件写具体,
注意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内心,不少于 400 字。
1. 【答案】hè;gōng;huá;huǎng;liàng;bó;pō;bàn
答案
【解析】“吓”[xià]使害怕:~唬。[hè]义同(一),用于复合词:恐~,故选“hè”。
“供”[gòng]奉献:~养。[gōng]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提~。故选“gōng”
“薄”[báo]厚度小的:~片。[bó]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薄弱”。故选“bó”。
2. 【答案】赢;营;盈;萤;牲畜;妒忌;祷告;肃然起敬
3. 【答案】
(1) 声;吭;胸;竹;摩;擦;脚乱;尊;优;惊;战
(2) 一心一意;一言九鼎
(3) 心惊胆战;泰然自若
【解析】
(2) 以“一”开头的词语还有:一心一意、一言九鼎。
(3)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故近义词为“大惊失色”,反义词为“泰然自若”。
4. 【答案】C;A;D;B
【解析】A.凝视:指不眨眼地看;
B.俯视:指从高处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向下看;
C.注视:指注意地看;
D.仰视:指仰头向上看。
5. 【答案】
(1) 闭目养神
(2) 跃跃欲试
(3) 天衣无缝
(4) 恍然大悟
【解析】
(1) 闭目养神:闭着眼睛,集中精神。
(2) 跃跃欲试: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
(3) 天衣无缝:衔接得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4)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6. 【答案】B
【解析】根据积累可知,A.有误,《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B.正确。
C.有误,《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D.有误,《红楼春趣》——《红楼梦》
——曹雪芹。
7. 【答案】A
【解析】A.没有错别字;
B.有错别字。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故“迫不急待”错误;
C.有错别字。保姆:是家政服务员。故“保母”错误;
D.有错别字。出谋划策: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故“出谋画策”错误。
故选:A。
8. 【答案】C
【解析】A、B、D 正确。
C.有误,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
之为“隶变”。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由象形为主转为会意为主,在汉字发
展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故选:C。
9. 【答案】B
【解析】规矩:一定的标准、成规。
A.规矩:老实,恪守本分。
B.规矩:一定的标准和成规。
C.规矩:规和矩。
D.规矩:礼法,法度。
10. 【答案】D
【解析】A.有误,前后搭配不当,将“的人”删去。B.有误,前后搭配不当,将“墨
一样的乌云和”删去。C.有误,用词不当,将“冷静”改为“安静”。D.正确。
11. 【答案】
(1) 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2) 昙花在夜里静静地露出自己美丽的笑脸。
(3)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
(4) 直喝水,弟弟辣得直冒汗。
【解析】
(1) 考查了改为双重否定句,句子中间加“没有一个人”,将“都”改为“不”。
(2) 考查了改为拟人句,要有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特点,注意考虑“开放了”具有的人
物特点。
(3) 考查了缩句,去掉枝叶,抓住主干,缩到最简,可去掉“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的,总,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
(4)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注意结合“我辣得”来分析。
12. 【答案】
(1) 陷子之盾;不可同世而立
(2) 多行不义;必自毙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析】
(1) 出自《自相矛盾》。
(2) “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出自《左传》。
(3) 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4) 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5) 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13. 【答案】
(1)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2) chéng;děi;dào;méi。
(3) 赵一曼;陈列着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来历;倒叙
(4) i 语言;赵一曼作为团政委,不搞特殊化的品质。
ii 动作;我从中体会到赵一曼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把高粱米饭留给伤病员的
品质。
iii 神态;赵一曼以身作则、关心战士、无私奉献的品质感动了老李。
(5) 赵一曼吃白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被通讯员戏称为“丢”了,
一直想给她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体会到赵一曼
以身作则、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精神。
【解析】
(1) 考查加标点,逗号表示句子间短暂的停顿,人物对话时“说”后要加冒号和前引
号,话说完加后引号,后引号前要根据语气和意思加句号、叹号或问号,据此这段话标
点可加为: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2) 考查对正确字音的选择,“盛”做形容词用时读音是“shèng”如:盛开、盛宴。
做动词用时读音是“chéng”,如:盛满、盛饭,文中读音是“chéng”;“得”当动词用
时读音是“dé”,如得到,当必须的意思时读音是“děi”;“倒”当动词用时读音是“dào”,
如“倒掉,倒进”,当描写事物状态时,读音是“dǎo”,如:墙倒了,文中读音是“dào”;
“没”作动词用时读音是“mò”,文中读音是“méi”。
(3) 考查对文章写作顺序的理解,细读短文可知,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赵一曼,短文先
讲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再详细讲述了这个粗
瓷大碗的来历,这样的写作顺序是倒叙。
(4) iii 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细读短文,句子 A 运用了语言描写,我从中体会到
赵一曼作为团政委,不搞特殊化的品质。句子 B 运用了动作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赵一曼
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把高粱米饭留给伤病员的品质。句子 C 运用了神态描写,我从
中体会到赵一曼以身作则、关心战士、无私奉献的品质感动了老李。
(5)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与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赵一
曼吃白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被通讯员戏称为“丢”了,一直想给
她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从中体会到赵一曼以身
作则、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精神。
14. 【答案】
(1) 镇静出智慧。
(2)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
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 ①雨伞丢失之后,巨商镇静面对,没有声张,因为如果他声张了,那么那个偷伞
的人一定会提高警惕,不会还伞的。
②多年之后,巨商终于见到了自己这把伞的时候,他没有出现半点情绪的变化,而是不
动声色的给那人一把新的雨伞。
(4) 镇静出智慧;
无言等待。
(5) 镇静出智慧,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