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满分 30 分,每小题 2 分) 1. 一颗质量是 20 克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后产生气体的平均 作用力是 700N,枪膛长 50cm,子弹从枪膛射出后飞行 1000 米,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 ) B. 350J C. 7×105J D. A. 140J 7.35×105J 【答案】B 【解析】 【详解】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气体的作用力而运动的距离为枪膛长度,即 s=50cm=0.5m 子弹离开枪膛后就不再受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推力,子弹飞行 1000 米过程中,气体推力不 再做功;所以,气体对子弹做功 W=Fs=700N×0.5m=350J 故选 B。 2. 小明在楼梯上跑步爬楼健身,如图所示,他从一楼跑到五楼用了 20s,此过程中小明爬 楼的功率大约是 ( ) A. 3200W 【答案】B B. 320W C. 32W D. 3.2W 【解析】 【详解】小明的质量约为50kg ,一层楼高约为3m ,他从一楼跑到五楼上升了 4 层楼高, 则上升的高度 人在上楼的过程中做的功为 h  3m 4 12m   W Gh mgh    所用时间 20s t  ,则小明爬楼的功率 50kg 10N/kg 12m 6000J   
WP  t  6000J 20s  300W 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如图,吊车向上起吊一箱货物,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 O 点缓慢转动。起吊时,伸缩 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 F 始终与吊臂垂直,且作用点不变。货物对吊臂向下拉力的力臂为 l。 在吊起货物的过程中,F 与 l 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吊臂视为杠杆,O 为支点,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 F,其力臂为 l1,设货物对 吊臂的拉力为 F2(等于货物的重力不变),其力臂为 l,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支持力为 Fl 1 F l 2 F  l l 1 F 2 则在吊起货物的过程中,F2 的力臂为 l 逐渐变小,因 F2、l1 均不变,则由上式可知 F 与 l 是 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 如图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行李车 B. 晾衣竹竿 C. 【答案】A 【解析】 天平 D. 脚踏板 【详解】A.拉行李车时,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符合题意; BD.晾衣竹竿、脚踏板的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 5. 如图所示,使用同一滑轮的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 10N 的 A、B 两物体,已知 滑轮重 1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甲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使用乙滑轮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C. 手的拉力 F 乙=5N D. 若 A、B 两物体都被提升 0.5m,则手的拉力 F 甲做的功比 F 乙做的功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由图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乙滑轮是动滑轮;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可知, 使用甲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乙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 A 正确、B 错误; C.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 轮总重力的一半,即 故 C 错误; F 乙   1 2 G G  动   1 × 10N+1N =5.5N 2   D.两物体的重力相同,都被提升 0.5m,由 W 有用=Gh 可知,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不 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甲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即 W 甲总=W 甲有;用乙装置提重物时, 需提起动滑轮做额外功,即 W 乙总=W 乙有+W 动,所以 W 甲总
7. 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在 a 点和 c 点速度都为零,因此这两点动能也为零 B. 在 a 点和 e 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 C. 从 c 点下落到 d 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 从 a 点下滑到 b 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 a 点速度为零,说明动能为零,c 点运动员在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所以 c 点动能不为零,故 A 错误; B.在 a 点和 e 点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动能都为零,因为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势能就不 相等,因此机械能不相等,故 B 错误; C.从 c 点下落到 d 点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只受重力作用,其机械能守恒, 故 C 正确; D.从 a 点向 b 点运动过程中,因为有滑动摩擦,机械能不守恒,一部分转化成内能,机械 能减少,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如图为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个冲程的示意图,该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排气冲程 C. 做功冲程 D. 压缩冲 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上行,因此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 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1.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3: 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B. 2:1 C. 3:2 D. 4:1 A. 1:2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知,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1:1,吸收的热 量 Q 甲:Q 乙=3:1, 由 吸Q cmt  ,可得质量之比为: 甲 甲 甲 Q t  Q t  乙 乙 乙 m m 甲 乙 = c c = Q Q 甲 乙  c c 乙 甲  t  t  乙 甲 = 3 1 1 3   1 2 1 2 = . 故选 C. 【点睛】重点是吸热公式的应用,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 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10. 科技人员研发了采用氢能源系统的“未来汽车”,此氢能源汽车充氢气 3 分钟可续航 650 公里,它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具有( ) A. 较小的密度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热值 D. 较大的 比热容 【答案】C 【解析】 【详解】氢能源汽车充氢气 3 分钟可续航 650 公里,它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具 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汽车可以做更多的功。 故选 C。 11. 笔记本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小明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发现,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脑 会发热;为此笔记本很注意散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控开关 S1 自动闭合,风扇启动, 加快散热从而保护电脑.如果断开电源总开关 S2,风扇 M 和其他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根 据上述特点,下列可能符合散热控温特点的原理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工作系统和散热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工作可知:电路应 为并联电路; 根据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控开关 S1 自动闭合,风扇启动,加快散热从而保护电脑可知, S1 应位于电动机所在的支路; 根据如果断开电源总开关 S2,风扇 M 和其他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可知,S2 应为干路开关;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电路为 B 图电路,故选 B. 12. 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是 0.4A, A1 的示数是 0.1A,则通过小灯泡 L1 的电流( ) B. 0.4A C. 0.3A D. 0.1A A. 0.5A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看出 A1 在支路上与 L1 串联,则 A1 测的是 L1 的电流,即 A1 的示数为通过 L1 的电流,所以通过小灯泡 L1 的电流为 0.1A,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开关闭合后,两盏灯都不亮;现在用电压表分别正确的 并联在灯 L1 和 L2 两端,发现灯 L1 两端的电压 U1=0,灯 L2 两端的电压 U2 等于电源的电压, 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灯 L1 开路 B. 灯 L2 开路 C. 灯 L1 短路 D. 灯 L2 短 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CD.根据题意知道,闭合开关,两盏灯都不亮,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故 CD 错误; A.根据题意知道,电压表并联在灯 L1 两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0V,说明灯泡 L1 之外的电路有 断路,导致电压表的不能与电源两极相连,故 A 错误; B.将电压表并联在灯 L2 两端时,电压表示数为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 电源两极相连,所以,灯 L2 开路,故 B 正确。 故选 B。 1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15V,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20Ω,闭合开关后,使变阻器的阻 值减小 5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1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减小了 0.1A B. 电压表示数减小了 0.5V C.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增大了 0.2W D. 电路总功率增大了 1.5W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变阻器 R 变与 R 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 测电路中电流;A、使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5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总电阻变小,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 I= U R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1A,应是 增大 0.1A,故 A 错误;B、设原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 变,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5Ω后, 此 时 变 阻 器 接 入 电 路 的 阻 值 为 R 变 -5Ω , 由 题 意 可 知 : △I = I2-I1 = 0.1A , 即 : U R R  变 5   U R R变 =0.1A,所以: 15 V R    变 5 20  15 V R  变 20 =0.1A,解得:R 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