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项目设计报告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摘要………………………………………………………………………………2
目
录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2
1、控制方式的选择……………………………………………………………………2
2、语音编码选择………………………………………………………………………2
二、重要电路设计及其理论分析与计算………………………………………3
1、放大器 1 设计………………………………………………………………………3
2、滤波器 1 设计………………………………………………………………………4
3、电平提升电路………………………………………………………………………8
4、电流转电压电路……………………………………………………………………9
5、滤波器 2 设计………………………………………………………………………10
6、校正电路……………………………………………………………………………11
7、放大器 2 设计………………………………………………………………………12
三、软件设计流程………………………………………………………………13
1、程序整体流程………………………………………………………………………13
2、程序设计体系结构…………………………………………………………………15
3、语音压缩算法………………………………………………………………………15
四、系统功能及使用方法………………………………………………………18
五、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18
1、脱机检查……………………………………………………………………………18
2、单元功能电路调试…………………………………………………………………18
3、整机联调……………………………………………………………………………20
4、结果分析……………………………………………………………………………20
六、进一步讨论…………………………………………………………………21
1、噪声分析及抗噪措施………………………………………………………………21
2、系统设计中的指标权衡……………………………………………………………21
3、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21
七、结束语………………………………………………………………………21
八、附录…………………………………………………………………………22
a) 用户使用手册………………………………………………………………………23
b) 电路图、PCB 制板过程、PCB 版图以及实物图………………………………25
c) 元器件列表…………………………………………………………………………30
d) 程序源代码…………………………………………………………………………33
九、参考文献……………………………………………………………………22
1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摘
要
本系统以 8031 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由一片 32K 的 RAM 作为外部存储器,采用 6 种语
音压缩算法(PCM、DPCM、ADPCM、△M、AD△M、△M-PCM),完成了基本的语音存
储及回放功能,最长存储时间达 32 秒。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布局设计,前向通道由语音放
大电路、四阶带通滤波器、电平提升电路组成,经 A/D 采样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后向通道经 D/A 转换、电流转电压电路、平滑滤波器,由功率放大器驱动喇叭发声。通过
后级补偿电路对输出的语音信号进行了
f
f
f
s
sin
校正,回放语音清晰。附加开机自检、
自动检测录音、手动录音、录/放音时间显示及电平大小显示、手动播放、自动播放、循环
播放、暂停等功能,操作界面友好。
关键词:数字录放、语音压缩编码、PCM、DPCM、ADPCM、△M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控制方式的选择
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DSP 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DSP 对数字信号的处理能力
强,通常 DSP 用于性能要求高的场合,但是同时 DSP 也使得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可
编程逻辑器件具有速度快的特点,但其实现较复杂,且做到友好的人机界面也不太容易。单
片机实现较容易,并且具有一定的可编程能力,对于语音信号的处理(最高频率约为 3.4KHZ,
8KHZ 采样频率),6MHZ 晶振频率的 8031 已足以胜任(每个采样周期 125us,相当于 125/2=62
个机器周期,平均执行 31 条指令)。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录音回放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如下:整个系统由前向通道、后向
通道、主机及人机通道构成:
放大器 1
滤波器 1
电平转换
A/D
键盘控制
数码管显示
微 处 理 器 ,
RAM(32K)
(语音压缩处理)
放大器 2
校正电路
滤波器 2
电 平 转 换 及
电流转电压
D/A
2.语音编码方案的选择
模型参数编码法:基于分析与模拟人的发音器官,以此寻求并建立描述方程。从人的语
音中提取与语音参数有关的特征参数,通过相应数学模型的计算去人工控制这些参数的合
成,回放时,再通过有关运算还原出数字语音。此法可逼真再现输入的语音信号,随时间平
稳变化。
波形编码法:首先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根据信号间的相关性,去除冗余度。此
法所需内存容量大,在声调和韵律上灵活性小,但算法相对简单,可以进行适时处理,声音
2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质量基本可以保证。
从声音的存储与压缩率来考虑,模型参数表示法明显优于信号波形表示法。但要将之应
用于单片机,显然波形编码法相对简单易实现。基于波形编码的算法,除了传统的一些脉冲
编码调制外,目前已使用的有 VQ 技术及一些变换编码和神经网络技术,但是算法复杂,目
前的单片机速度低,难以实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种可实现的方案。
(1)PCM 线性编码方式。语音信号经过 AD 转换即可转换为线性编码,直接存入 RAM,
再由 DA 转化回语音信号回放。32KRAM 存储时间是 4 秒。这种方案简单易行,但每一个
模拟量的采样都需要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存储器利用率低,且对小信号而言量化噪声干扰
大。
(2)DPCM 编码方式。对信号抽样值与信号预测值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可以压缩
数码率,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32RAM 存储时间是 8 秒。DPCM 能压缩比特率的实质是由
于信号相邻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减少了信号的冗余信息,所以其抗噪能力不如
PCM,可能造成较大的积累噪声输出。
(3)ADPCM 编码方式。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编码方法是对输入样值
进行自适应预测,然后对预测误差进行量化编码。ADPCM 能压缩的比特率与 DPCM 是一
样的,所以存储时间也与 DPCM 编码方式相同。但它通过自适应预测信号差值,避免了DPCM
由于误差积累造成的噪声输出。
(4)△M 编码方式。即增量编码,以位为单位进行编码,表示后一个值比前一个值升
高还是降低编码为 1,升高编码为 0。存储器利用率高,但是存在较大的累积误差。
(5)自适应△M 编码方式。自适应△M 是为了减小△M 的累积误差,而对△M 算法
的改进,基本思想是当存在多个 1 或 0 时,对预测系数进行一定的修正。
(6)PCM-AD△M-PCM-AD△M……级联编码方式。此法是基于△M 编码的改进
方法,由于△M 编码对前后两个信号的差值只能估计为单一的一个平均值,即使进行自适
应改进仍存在较大累积误差。因此考虑在△M 编码时循环使用非压缩的 PCM 编码,及时更
正△M 造成的存储信息对原信号的偏离。改变 PCM 插入的间隔即可改变存储时间。但由于
△M 编码信息呈现的趋势是,信号幅度降低,跟不上原信号的变化,只是反映原信号的变
化趋势。故若原始信号变化太快,△M 编码信息与原信号相差太多,那么此时插入非压缩
的 PCM 编码反而会降低放音质量。
二.重要电路设计及其理论分析与计算
1.放大器 1 设计(增益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
电路原理图如下:
3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R1
56k
C1
0.47u
V
0
in
V2
0
R7
10k
C4
1u
0
VOFF = 0
VAMPL = 1mv
FREQ = 1k
PARAMETERS:
0
R3
56k
3
2
6
5
R2
56k
U1A
8
+
V+
OUT
1
-
4
V-
0
R25
100k
R9 100k
R10
100k
0
4
V-
-
OUT
7
V+
+
8
U1B
R4
56k
Vcc
C5
100u
C6
100u
3
2
1k
R12
1k
R11
0
10k
R14
U2A
8
+
Vcc
V+
OUT
1
out
-
4
V-
Vpp
10k
R13
Vcc
V1
0
12v
Vpp
V3
0
12v
Vcc
R5
12k
a
b
R6
12k
设计思路:在设计放大器时,既要考虑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放大倍数及不失真放
大),也要考虑放大器的稳定性,即单级放大倍数不能过大,否则易自激。因此在本系统放
大器设计时主要分为两级,前级采用平衡式同相放大,后级采用差分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减小噪声的干扰,避免非线性失真。采用 NE5532 低噪声双运放,电压增益在 200 倍范围
内连续可调。
相关分析计算:集成运放 U1A、U1B 组成平衡式输出。其中 U1A 是同相输入接法,电
压放大倍数为 1+R25 / R7,其输出作为平衡输出信号的一路,然后此信号被另一个运放 U1B
反相后作为平衡输出信号的另一路。两路信号的差值即为后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
因此信号经过 U1A、U1B 后的总的放大倍数是
A
u
1
2
1
R
25
R
7
;
此两路信号 v(a)、v(b)再作为后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A
u
2
R
13
R
11
;
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A A
u
1
A
u
2;
2.滤波器 1 设计
总述:滤波器的带宽 BW=3400-300 = 3100hz,中心频率
of
3400
300
1010
HZ,
因此:
Q
f
0
BW
1010
3100
.0
326
由 Q 值可以看出,该滤波器为宽带带通滤波器。宽带带通滤波器由低通高通级联构成。
各 种 滤 波 器 的 方 案 选 择 中 , 基 于 Butterworth 滤 波 器 带 内 平 坦 的 响 应 较 好 , 决 定 选 用
Butterworth 低通—高通滤波器级联组成带通滤波器。Butterworth 滤波器的响应曲线在整个
4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通带内是下降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因阻尼较大,通带内有最大平坦段,过渡带衰减较慢,因
此选择性较差,但是换来了通带内的相频特性接近线性。本次设计的带通滤波器 Q 值低,
对选择性的要求不是太高,而且需要保证在通频带无失真的传送,因此,Butterworth 滤波器
可以很好的满足要求。
阶数的确定 : 滤波器的阶数是根据过渡带宽带度和止带衰减量要求来确定的。若规定
当
s
c
时的衰减为 A,则:
10
lg(
1
n
2
s
)
A
即:
lg
n
A
1
1.0
10
lg2
s
(1)
(2)
其中:n 代表阶数, s 代表归一化频率。当 s 越小,表示只增加更小的频率,滤波器就应
该以达到规定的衰减,即过渡带越窄;A 越大代表更大的衰减量定义过渡带上边界频率 s ,
因此两者都要求更高的滤波器阶数。当
s lg20
n
1
A
时,(1)式可化为:
于是:
n
A
lg20
s
1
(3)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过渡带的衰减要求是 20dB/倍频程,因此,取 A=20, s =2,代入(3)
式得到:
4n
故决定选用四阶 Butterworth 低通—高通滤波器级联。
电路原理图:
TL062/ON
4
v pp
-
V
-
1
OUT
8
+
V+
U1A
v cc
out
TL062/ON
v pp
4
-
V
-
7
OUT
8
+
V+
v cc
U2B
2
3
6
5
R6
8k
R2
8k
C4
0.033u
C1
2200p
R1
4k
0
R7
63k
C5
C10
0.033u
C6
0.033u
0.033u
R8
4k
0
5
TL062/ON
4
v pp
-
V
-
7
OUT
8
+
V+
v cc
U1B
TL062/ON
4
v pp
-
V
-
1
OUT
8
+
V+
U2A
v cc
6
5
2
3
R5
20k
R4
20k
C3
4700p
in
C2
2200p
R3
10k
0
R9
26k
C7
C9
0.033u
C8
0.033u
0.033u
R10
10k
0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电路设计及参数确定
在该系统中,要求通带内增益为一,故采用两个多路负反馈滤波器容易实现增益为一的
目的。因为负反馈本身的直流增益是容易控制的。
(1)低通滤波器,电路框图如下:
根据电路得出电路的电压传输方程为:
)(
sH
2
s
1
CR
1
2
1
2
CCRR
1
1
1
CR
3
2
2
2
1
CR
2
s
1
CCRR
1
2
3
2
2
s
1
CR
4
4
1
5
CCRR
4
3
1
CR
6
4
4
4
1
CR
5
(4)
1
CCRR
5
5
4
6
s
查表得,四阶 Butterworth 滤波器的归一化函数:
)(
sH
2
(
s
.0
76537
s
1
)(1
2
s
.1
84776
s
)1
根据通式,令:
(5)
s
4
s
0
CCCCRRRR
1
3
2
1
5
4
2
4
又令:
故:
c
4
1
CCCCRRRR
1
3
2
1
5
4
2
4
s
c
0s
将此式带入(4)并且对比(5)的系数,得:
6
2008 电子系统设计 项目设计报告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RRsCRRCRR
2(
63
c
RR
41
)
11
2(
)
4
03
5
2
1
1
2(1
2
c
2
)1
RR
RR
2
s
5
4
2
1
0
CRR
CCRRCCRRCRR
221
454
4354
2132
)(
sH
4
s
0
2(1
c
2
RR
RR
5
4
1
2
CRR
CRR
221
454
3
)
s
0
2(1
c
RR
1
2
CRR
221
2
RR
4
5
CRR
454
.2)
61323
2(1
2
c
RR
1
2
CRR
221
1
2
RR
5
4
CCRRCCRRCRR
454
4354
2132
.3)1
41422
2(
)
CRRCRR
4
2
3
c
2(
)
11
带内增益:
5
61323
.2
K p
R
3
R
1
R
R
6
4
要求带内增益为 1,即
1pK
,令 R1=R3=20k,R4=R6=8k
其中
2
c
4.3
kh
.21
532
k
,实际的工程计算时,可将四阶低通滤波器分别按照两
个二阶低通滤波器的参数计算,只要保证系数满足(5)式所列,且满足:
1
2
c
c
=21.532k
c
计算可取,如取 c1 21.98k,
R2=10K,C1=4700p,C2=2200p
R5=4k,C3=2200p,C4=0.33u
2
c
09.21
k
,根据二阶结计算,最终可以取:
(2)四阶高通滤波器也采用相类似的结构,即采用多路负反馈的结构,结构式见下图:
则可以写出四阶高通滤波器的电压传输函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