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全身耗氧量的是(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2、 眼睛受到外伤出血,有部分眼内组织脱出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去医院
B.将眼内组织送回眼睛后去医院
C.不可轻举妄动,用干净毛巾敷盖后去医院
D.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眼内组织送回眼睛后去医院
3、 注意幼儿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跳,因为这样做易发生(
)
A.脱臼
B.脑震荡
C.视网膜脱落
D.骨盆变形
4、 婴幼儿骨骼生长的必需条件是(
)
A.营养和阳光
B.铁和磷
C.维生素 C 和钙
D.维生素 A 和水
5、 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
)
A.12 岁左右
B.10 岁左右
C.8 岁左右
D.6 岁左右
6、 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7、 儿童长“恒磨牙”的时间一般在(
)
A.4 岁
B.5 岁
C.6 岁
D.7 岁
8、 由于大脑皮质对消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在幼儿进餐时显得很重要的是(
)
A.餐前活动
B.环境
C.食欲
D.情绪
9、 关系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
)
A.脑下垂体
B.肾上腺
C.甲状旁腺
D.甲状腺
10、 儿童体格发育重要及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11、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
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2、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为迅速的时期,
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反抗期
B.转折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13、 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
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可能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
泥更重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守恒性
D.自我中心化
14、 儿童选择同性别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
A.2 岁以后
B.3 岁以后
C.4 岁以后
D.5 岁以后
15、 与儿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言语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情感的发展
D.意志的发展
16、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
)
A.优质、高效
B.广覆盖、高质量
C.公益性、普惠性
D.高效率、高质量
17、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不包括(
)
A.家园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幼关系
D.教师同事关系
18、 从形式上讲,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主要包括(
),其中,幼儿园教育占主要地位。
A.学校教育、幼儿园教育
B.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
C.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教育
19、 表演游戏的指导不包括(
)
A.选择表演的文艺作品
B.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C.准备表演的服装和道具
D.对游戏动作和情节的假想
20、 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二、名词解释 共 6 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21、脊柱侧弯
22、 动力定型
23、 发展
24、 依恋
25、 幼儿园生活活动
26、 “儿童之家”
三、简答题 共 4 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27、简述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要求。
28、 简述概念掌握的主要方式及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29、 简述《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30、 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四、论述题 共 2 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31、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表现。
32、 论述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 共 1 题,每题 14 分.
3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
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
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请
结合实际和上述《纲要》精神,分析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