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7 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B.mRNA C.tRNA D.核糖体 C.计划生育 D.降低出生率 本试卷分第 I 卷(1~4 页)和第 1I 卷(5~12 页)两部分。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II 卷的第 39 题和第 40 题为分叉题。 第 1 卷(共 60 分)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 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I卷(1~32 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 小方格用 2B 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改时.必 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 60 分。每小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 分题(共 8 题) 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A.优生 【解析】:C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优生及优生措施:a、禁止近亲结婚:我 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防遗 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适龄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 24 到 29 岁。d、产 前诊断。 2.密码子存在于 A.DNA 【解析】:B 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③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每个 DNA 分子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 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 的 遗传信息又是通过 RNA 来传递的。;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 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 的碱基,叫做~; 转运 RNA(tRNA):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 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3.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 【解析】:A. 下丘脑的作用有:感受: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分泌:受 下丘脑内神经中枢的作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到垂体后叶;调节: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传 导: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 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 桥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 脑干: 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下丘脑仅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 4.下列细胞中属于暂不增殖细胞的是 A.肾细胞 【解析】:A 从增殖角度看,细胞分为连续分裂的细胞、暂不增殖的细胞和终端分化细胞。连续 分裂的细胞,如小肠绒毛上皮腺窝细胞、表皮基底层细胞、部分骨髓造血细胞等,可在细胞周期 中连续运转;暂不增殖细胞,如某些免疫淋巴细胞、肝、肾细胞及大部分骨髓干细胞等,在适当 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终端分化细胞,如神经、肌纤维细胞等,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 5.Rh 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的 Rh 血型都是 Rh 血型都是 Rh 阳性,已生 3 个孩子 C.大脑 D.小脑 B.筛管细胞 C.神经细胞 D.骨髓细胞 B.教育 B.延髓
中有一个是 Rh 阳性,其他两个是 Rh 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 Rh 阳性的概率是 1 A. 4 B. 1 3 C. 1 2 3 D. 4 【解析】:D 杂合体自交的概率是 3/4 6.沙漠植物常具有较小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小。这是利于 A.减少呼吸作用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减少水分散失 D.不被动物食用 【解析】:B 叶片的气孔较小。这是利于减少水分散失。气孔蒸腾显著受光、温度和 CO2 等因 素的调节。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且下表皮的气孔多.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情况, 在各种植物的叶片中是不同的:阳生植物的气孔一般在叶片下表皮分布的数量多于上表皮,这样 可以避免阳光直晒而减少水分散失;有些植物的气孔只限于下表皮(如旱金莲),有些植物的气孔 却只 限于上表皮(如浮水植物莲、睡莲)。叶片的蒸腾包括气孔蒸腾和角质蒸腾,即通过叶片角 质层进行的蒸腾,在一般的叶片角质蒸腾要占到 10%~15%,幼嫩的叶片角质蒸腾甚至超过气孔蒸 腾。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有两种:一种以气体的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气孔散失的, 与阳光、温度、空气湿度、风力和气孔的开闭的数目和大小都有一定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皮孔散 失一部分;另一种以液体的形式散失的,通过吐水和伤流的形式散失。 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B.绿色、绿色 D.绿色、红色 C.红色、绿色 【解析】:A.磷脂疏水部相对;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 ;.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 8.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和反射光下分别是 A.红色、红色 【解析】:D.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荧光现 象。叶绿素为什么会发荧光呢?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的最低状态- 基态(ground state)上升到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激发态(excited state)(图 3-3)。叶绿素 分子有红光和蓝光两个最强吸收区。如果叶绿素分子被蓝光激发,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第二单 线态;如果被红光激发,电子跃迁到能量较低的第一单线态。处于单线态的电子,其自旋方向保 持原来状态,如果电子在激发或退激过程中自旋方向发生变化,该电子就进入能级较单线态低的 三线态。由于激发态不稳定,迅速向较低能级状态转变,能量有的以热的形式释放,有的以光的 形式消耗。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就称为荧光。处在第一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 态时所发出的光为磷光。荧光的寿命很短,只有 10-8~10-10s。由于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 一部分消耗于分子内部的振动上,发射出的荧光的波长总是比被吸收的波长要长一些。所以叶绿 素溶液在入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在叶片或叶绿体中发射荧光很弱,肉眼难以观 测出来,耗能很少,一般不超过吸收能量的 5%,因为大部分能量用于光合作用。色素溶液则不 同,由于溶液中缺少能量受体或电子受体,在照光时色素会发射很强的荧光。 (二)2 分题(共 20 题) 9.血液正常凝固基因 H 对不易凝固基因 h 为显性,则右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C.XhY,XHXh B.XHY,XHXh D.XhY,XHXH A.XHY,XHXH 【解析】:C 甲为隐性 XhY,把 Xh 传给乙,而乙为正常,故为携带者 XHXh 10.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 DNA 含量约为 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 的 DNA 含量分别约为 A.5.6×10—6、5.6×10—6 和 2.8×10—6 ug C.2.8×10—6、5.6×10—6 和 5.6×10—6 ug 【解析】:B 受精卵与上皮细胞中 DNA 含量一致;成熟红细胞几乎不含有;精子中的 DNA 含量减 半;“约”要考虑细胞质的少量 DNA。 11.右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B.5.6×10—6、0 和 2.8×10—6 ug D.11.2×10—6、0 和 5.6×10—6 ug D.2、4 和 8 B.2、8 和 4 C.4、4 和 4 B.牧草的根增加 D.牧草枯死量增加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 C.分解者数量增加 【解析】:.B 土壤中硝酸盐被牧草吸收,牧草的根增加 12.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多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2、4 和 4 【解析】:D 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叫做~。同源染色体:配对的 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 方。叫做~;四分体含有一 对同源染色体或四条染色单体,每条条染色单体一个双链 DNA。 1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解析】:A 花药离体培养也是组织培养,是有性生殖 14.一杂合体植株(二倍体)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获得纯合体的是 A.根 【解析】:D 如 AaBbCc 植株的根(茎叶),秋水仙素处理后,变成 AAaaBBbbCCcc 为杂合体;花 粉 AbC、aBC 秋水仙素处理后,变成 AabbCC、aaBBCC 为纯合体 15.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 m 吨葡萄糖,现有生 产 46 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H—1,O---16) B.茎 C.叶 D.花粉 A. m 90 吨 B. 90 m 吨 C. 180 m 吨 D.90m 吨 【解析】:B 葡萄糖分子量为 180,酒精分子量为 46,摩尔比为 1:2,易计算选 B 16.取一段燕麦幼苗茎放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结果如右图。幼苗茎段重量增 加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增加 B.糖类增加
D.无机盐增加 C.蛋白质增加 【解析】:A 燕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水分增加,糖的总量在下降,叶绿素还没形成,胚倒是越 来越大,胚乳就越来越小;幼苗茎生长的过程中,水分增加比无机盐、糖类、蛋白质都快,因为 水分含量最高 17.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脑垂体 A.①②③ 【解析】:B 消化腺的基本结构小型腺:单细胞腺、单管腺,分布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唇腺, 舌腺、食道腺、胃腺大型腺:以导管开口于消化管内,唾液腺、肝脏和胆囊、胰腺;内分泌腺无 管道,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 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作用。 18.免疫球蛋白 IgG 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 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链。若该 lgG 由 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 lgG 有肽键数 C.②③④ B.①④③ D.①②④ A.m 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解析】:D lgG 有 4 条肽链,肽键数(m—4)个 B、D 都在细胞内进行;C 属于体外环境,不是内环境 19.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解析】:A 20.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 pH 不同而异,pH 大于 7 B 于开蓝花,pH 小于 7 时开桃色花,这 是因为土壤 pH A.是一种诱变因素 C.影响基因表达 【解析】:C 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改变,影响基因表达,性状变了 21.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A.①②③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B.引起染色体畸变 D.改变了色素基因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D 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绿 色过浅;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浓度太抵 22.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B.①④ D.②④ 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花粉离体培养 C.②③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DNA 复制,是在分裂间期 S 期,DNA 倍增,出现差错即变异;各种细胞器的增生也 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C.⑨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22.D 23.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 ③肿瘸的治疗 A.①③ 【解析】:A 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一些代谢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比较多 24.已知某 DNA 分子共含有 100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 A:G:T:C=l:2:3:4。该 DNA 分 子连续复制 2 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600 个 【解析】:D 25.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解析】:C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 体变异;先天性疾病不全是遗传病,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母亲在妊娠 3 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引 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再如一种减轻妊娠反应的药"反应停"导致胎儿发生海豹肢 畸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为是遗传病,而是一种"表现型模拟",也就是说,从表现型来看, 很像基因改变的效应。但是,这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基因改变所致,也不能将它传给后 代,所以不是遗传病 26.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上的是 A.DNA 复制 C.叶绿素 a 被激发失去电子 B.900 个 G+C 共为 6/10,C 为 3/10,连续复制 2 次需 3 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B.暗反应 D.氨基酸脱水缩合 C.1200 个 D.1800 个 【解析】: C DNA 复制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暗反应 C3 植物叶绿体基质中;C4 植 B.0.9%氯化钠溶液 D.蒸馏水 物的暗反应场所是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在核糖体 27.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 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 液中 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A.10%氯化钠溶液 C.20%蔗糖溶液 【解析】:D 蒸馏水中渗透吸水胀破,K+含量最高 28.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 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四种类型的比例是 59:16:16:9,则两基因问 的交换值是 A.30% 【解析】:C (三)3 分题(共 4 题) 29.果蝇的性别决定是 XY 型。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甲、乙两 果蝇产生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 B.32% C.40% D.60% B.2,4 A.2,2 【解析】:C 乙基因完全连锁配子两种,甲基因不完 全连锁,配子两多两少。 C.4,2 D.4.4
30.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 是 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A.胡箩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C.叶黄素、叶绿索的吸收光谱 【解析】:B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的能力很强。当可见光光束通过三棱镜之后,可以看到红、 橙、黄、绿、青、蓝、紫光组成的光谱,称为连续光谱。如果把上述四种色素溶液分别放在可见 光光束和三棱镜之间时,可以看到连续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在光谱上显示出暗带,这 种光谱称吸收光谱。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区为波长 430nm~450nm 的蓝紫光区和波长为 640nm~660nm 的红光区。叶绿素对其他光的吸收不明显,尤其是对波长为 500nm~560nm 的绿光 吸收量最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31.一个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 G+C 有 n 个;由该 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 板 DNA 分子的 A+T 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mRNA 分子 A+U 为 m-n,DNA 分子的 A+T 为 2(m-n),氨基酸数 m/3,合成蛋白质时 【解析】:D 脱去的水分子数 m/3 32.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2 ③最 D.④⑤ ②最适合 pH 是 7 ⑤0℃时酶逐渐失活 C.③④ ①有多种酶参与 适温度是 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解析】:C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 pH 是 7 图 中无相关信息;0℃速率不变 第 II 卷(共 90 分) 考试注意: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 填写清楚. 2.第Ⅱ卷从第 33 题到第 4]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第 30、40 题为交叉题,A 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 适用于《生物》教材。A、B 两题任选 一题,若两都做,以 A 给分。 二、简答题(共 90 分) 33.(11 分)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 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 2 参与____________的形成。与 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 1 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
_____________性,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3)实验室有浓度为 10%的 5 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 蛋白质 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___________(用编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 中标号回答). 【解析】: 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属酸性, 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酸醋洋红 甲基绿 龙胆紫溶液;10% 的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氯化钾溶液为高浓度溶液。放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中 心体和核糖题都没有膜,高尔基体和液泡都是一层膜,而膜是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的。细胞质 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能产生 ATP,_一个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中心体复制后 就成了两个中心体;在动物细胞中中心体的作用是和有丝分裂有关,低等植物也有中心体;从单 细胞藻类到多细胞藻类都有中心体分布,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黑藻是高等植物(被 子植物)。 【答案】 (11 分) (1)核糖体 4,7(每格 1 分) (2)酸醋洋红 甲基绿 龙胆紫(每格 1 分) (3)1、2,5 (1 分) (4)4、57('分) (5)6、7,9 中心体 3,8、10(每格 1 分) 34。(10 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甲病男生,□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 常女性)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右图. 1)现找到 4 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 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基因用 A、a 表示) 3)若 16 号和正确碎片中的'8 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 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已知
II—3 无致病基因,Ⅲ一 1 色觉正常:17 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一 1 与 17 号结婚,则 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 1)16 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17 号和 III-1 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 B 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 【解析】:(1)1)D(1 分) 2)Aa(1 分) 3)1/8(2 分) (2)5/18(2 分) (3)1)IAIA.IAi、ii (2 分) 2)1/6 (2 分) 35.(10 分)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图(虚线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 回答。 (1)写出 A~E 组织器官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 是糖皮质激素,则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试据图说 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的 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血糖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下丘脑、脑垂体、肾 上腺、胰脏、 肝脏等神经-体液调节,如饥饿时,体内各贮能物质依次分解(直至进食),维持 血糖浓度的稳定。糖元是糖的贮存形式,进食后过多的糖可在肝脏和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元贮存 起来,以免血糖浓度过高。肝及肾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使 G-6-P 水解变成游离葡萄糖,释 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由于肌肉组织中不含葡萄糖-6-磷酸酶,肌糖原分解后 不能直接转变为血糖,产生的 G-6-P 在有氧的条件下被有氧氧化彻底分解,在无氧的条件下糖酵 解生成乳酸.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是使血糖浓度升高,而胰岛 B 细胞正常,胰岛素 能正常分泌,故血糖浓度高,胰岛素分泌增多,降低血糖,但血糖浓度偏低,胰高血糖素无法分 泌,血糖浓度无法升高。低浓度的血糖便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 血糖,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血糖。 【答案】 (10 分) (1)下丘脑 脑垂体 肾上腺 胰脏 肝脏(每格 1 分)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每格 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