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Zn
65—
(本试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春风得意
B.如鱼得水
C.百炼成钢
D.草木皆兵
2.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
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
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毕节市人民的骄傲,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观
光,其中最具魅力的是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试问碳酸钙属于哪
类物质
A.酸
B.碱
C.盐
(
)
D.氧化物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
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量筒内液体体积
5.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
2NO ),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
价是
A. +1
B. +2
C. +3
D. +4
(
)
6.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最容易失去 1 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7.生活中有许多盐,小苏打是其中一种,下列小苏打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Na CO
2
3
B.
NaHCO
3
C. NaCl
D. NaOH
8.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之一是“生态建设”,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
(
)
)
A.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
C.人们富裕了,建议每家每户使用私家车
D.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9.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石油
B.核能
C.风能
D.煤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共 42 分)
10.(3 分)2015 年我国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水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
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
过程为
,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
,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
11.(4 分)碳在过量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2.(3 分)如果实验室没有 pH 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
试液来进
行实验,该试液从
色变成
色,能确定其呈碱性。
13.(4 分)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①
;②
。
(2)20 ℃ 时,将 50 克甲溶于 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 填 “ 饱 和 ” 或 “ 不 饱
和 ” )溶 液 。
(3)40 ℃时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填“ > ”“ <”或“ = ”)
乙 。
14.(8 分)实验探究:
(1)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 A、B 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 A 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 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
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
体做法:
。
②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完全反应后,
过滤,把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
定含有的物质是
,得到溶液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15.(5 分)如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气体的一些仪器,按要求回答:
A
B
C
D
(1)写出用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基本
类型为
,收集装置为
。
(2) 用 装 置 B 可 以 制 备 气 体
( 填 气 体 化 学 式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16.(6 分)莽草酸( 7
C H O )是制取抗“ H1N1 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试求:
10
5
(1)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
(2)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7.(9 分)200 克某硫酸恰好与 26 克锌完全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如鱼得水过程中没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草木皆兵过
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答案】A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
人闻到花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也在运动,
只是运动速率慢了,故选项解释错误;C、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后没有发生化学变
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经过
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
错误;故选:A。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答案】C
【解析】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
4.【答案】C
【解析】A、取用砝码要用镊子,用手取用砝码会使砝码生锈,造成以后称量不准确.故 A
错误;B、酒精灯应该用盖子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故 B 错误;C、测定 pH ,玻璃棒蘸
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 pH 试纸置于表面皿内,操作合理,故 C 正确;D、配制溶液
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D 错误;故选:C。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5.【答案】D
【解析】氧元素显﹣2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 x
(- )
2
2 0
,则 x=+4 价,故选:D。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6.【答案】D
【解析】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个,故 A 正确;B、
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故 B 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
外有 3 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 C 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
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7.【答案】B
【解析】A、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或苏打,故错误;B、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故正
确;C、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俗称食盐,故错误;D、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烧碱、火碱、
苛性钠,故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8.【答案】D
【解析】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时,磷元素会进入水体中,从而污染水源,故错误;B、将
废旧塑料焚烧处理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C、使用私家车,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
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故错误;D、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
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故正确;故选 D。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9. 【答案】C
【解析】煤炭、石油和核能消耗以后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再生能源,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
肥皂水
煮沸
【解析】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
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这
些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
度,又能杀菌消毒。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11.【答案】
C O
2
点燃
CO
2
放热
【解析】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O
点燃
2
CO
2
;
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点燃
C O
2
CO
2
;放热。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
12.【答案】无色酚酞
无
红
【解析】如果实验室没有 pH 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无色酚酞溶液进
行实验,该试液从无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碱性。故答案为:无色酚酞;无;红。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13.【答案】(1)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2)饱和
(3)>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 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2)20℃时,甲的溶解度是 40g,将 50 克甲溶于 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答
案为:饱和;
(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大于乙;故答案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14.【答案】(1)①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 H O H CO
2
2
2
3
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灭火
(2)①擦干水分
②强;锌、铁;大于
【解析】(1)①将二氧化碳通入 A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
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 H O H CO
2
2
2
;
3
②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
后熄灭,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故答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
(2)①铁制品干燥不易生锈,所以铁锅不用时将水分擦净可防锈,故答案:擦干水分;
②氢前面的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快,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比
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比铁活泼,所以镁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镁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将把滤液都倒
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比镁弱,所以锌和硫酸
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锌又过量所以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锌和铁;活泼金属的相对原子
质量大于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将增大,锌比铁相对原子质量大所以所得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会增大;故答案:强;锌、铁;大于。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
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5.【答案】(1)
2KClO
3
MnO
2
△
2KCl 3O
2
分解反应
C 或 D
(2) 2CO
CaCO
3
2HCl CaCl
2
H O CO
2
2
【解析】(1)A 是固体加热型,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无棉花,用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
3
MnO
2
△
2KCl 3O
2
,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
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
水法收集;
(2)B 是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
方程式为:
CaCO
3
2HCl CaCl
2
H O CO
2
。
2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
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6.【答案】(1)每个莽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为 22 个
(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2:5:40
【解析】(1)每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5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莽
草酸分子所含原子数为 7+10+5=22 个;
(2)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42:5:40。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17.【答案】(1)0.8g
(2)19.6%
(3)225.2g
【解析】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 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y
Zn H SO
2
4
ZnSO H
4
2
65 98 2
26g y x
65
26g
98
y
2
x
x=0.8g, y=39.2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8g;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9.2g
200g
100%=19.6%
;
(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g+26g﹣0.8g=225.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