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山东青岛大学运营管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山东青岛大学运营管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本题共 18 分) 工作研究 设施布置 综合计划 质量成本 学习效应 作业排序 二、选择题(每空 1 分,本题共 20 分) 1.()表明了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同时也规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A 节拍 B 批量 C 批次 D 负荷 2.JIT 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 A.JIT 将库存视为缓冲器 B.JIT 将库存视为资产 C.JIT 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管理的问题 D.JIT 认为库存占用资金和空间 3.某企业对某物资的年需求量为 10000 件,该企业每次订货量 1000 件,一次订货成本为 100 元,则该企业全年采购该物资的订货总成本为() A.10000 元 B.1000 元 C.100000 元 D.100 元 4.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源于()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产品在哪个阶段销售量迅速增加?()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6.在普通食品中加入某种维生素成分、牙膏中加入药物等属于() A.换代新产品 B.全新产品 C.改进新产品 D.仿制新产品 7.从库存投资方面来考虑,最好的生产计划环境是()
A.面向订单装配 B.JIT C.面向库存生产 D.面向订单生产 8.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为() A.生产的是通用产品 B.重复生产 C.按订单生产 D.品种较多 9.在工期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调整()上的资源,以达到工期与资源的最佳结合。 A.总时差 B.关键路线 C.非关键路线 D.单时差 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单位售价为 12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900 元,年固定成本为 300000 元,则该产品的损益平衡销售量是() A.500 B.1000 C.1500 D.2000 11.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原则。 A.工艺专业化 B.对象专业化 C.混合专业化 D.定位布置 12.某加工中心有 2 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 8 小时,5 月份工作天数为 23 天,设备开动率为 90%, 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 A.331.2 小时 B.165.6 小时 C.184 小时 D.368 小时 13.某一加工过程的加工周期为 13 分钟,要求按照节拍 3 分钟/件进行产出,则最少需要() 个工作地。 A.5 个 B.12 个 C.4 个 D.3 个 14.决定企业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的引进、现有产品的改良、以及不同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调 整等问题的是() A.产品战略决策 B.产品组合决策 C.企业发展决策 D.企业创新决策 15.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的计划是()
A.综合计划 B.生产大纲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16.如果按顾客的需求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会计事务所属于()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 17.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18.服务业选址时最关注的因素是() A.是否接近市场 B.是否接近原材料供应地 C.劳动力问题 D.运输问题 19.优先调度法则中,()可使工件的平均流程时间最短。 A.FCFS 法则 B.EDD 法则 C.SPT 法则 D.RANDOM 法则 20.项目管理中()是项目所有有关信息沟通的共同基础、系统综合与控制的手段。 A.关键路线 B.甘特图 C.网络计划图 D.工作分解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本题共 42 分) 1.何谓串行工程和并行工程?各有什么优缺点? 2.简述定量控制系统(Q 系统)和定期控制系统(P 系统)的工作原理。 3.卖方管理库存(VMI)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供应链上的下游企业愿意让卖方管理自己的 库存吗?为什么? 4.供应商管理中合作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5.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是什么? 6.什么是项目?项目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四、计算题(本题共 40 分) 1.(8 分)某单位有 6 个部门,请根据表 1 列出的活动关系进行布置。 (1)画出各部门的活动相关图 (2)在一个 2×3 的区域内给出各部门的合理布置
2.(10 分)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某地提出了扩大电视机生产的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建 设大工厂,第二个方案是建设小工厂。 建设大工厂需要投资 600 万元,可使用 10 年。销路好每年赢利 200 万元,销路不好则亏损 40 万元。 建设小工厂投资 280 万元,如销路好,3 年后扩建,扩建需要投资 400 万元,可使用 7 年, 每年赢利 190 万元。不扩建则每年赢利 80 万元。如销路不好则每年赢利 60 万元。 试用决策树法选出合理的决策方案。经过市场调查,市场销路好的概率为 0.7,销路不好的 概率为 0.3。 3.(10 分)有 5 件任务都需要两个工序(先 1 后 2),下表给出了相应的加工时间。 (1)根据约翰逊法安排工作顺序 (2)用甘特图表示出任务的进行情况 (3)计算完工总时间 4.(12 分)产品 A 的结构树如下,各项目的期初库存和提前期如表所示,如果第十周需要 100 单位 A,试编制生产的物料需求计划,填入下表中。 五、分析论述(本题共 30 分) 1.(12 分)请论述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18 分)IBM 服务化转型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4 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长久以 来,IBM 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IBM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着极 其深远的影响.IBM 的历史就是一部计算机的历史.美国《时代周刊》称:"IBM 的企业精神是 人类有史以来无人堪与匹敌的…… 1986 年艾克斯接任 IBM 总裁和董事长。艾克斯任内,IBM 受到了其开放技术标准所催生的兼 容机企业的围剿,面临危机。1987 年 IBM 重走“封闭技术标准”路线,推出 IBMPS/2 电脑 应对兼容机,结果遭遇惨败。作为硬盘、PC 等一系列 IT 产品的发明创造者,当时世界上最 著名的计算机企业 IBM 走到了盛极而衰的最低点,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 IBM 内部组织僵化,结构臃肿,已经不能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导致收入 和利润都无法达到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正处在更新换代的变革时期,硬件产品 利润率下降,同时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遭到反应快且生命力极强的新兴企业的蚕食,公司的 传统优势业务大型主机销售急速下滑,个人电脑业务则一直不景气。与此同时,IBM 软件业 务也找不到方向,整个公司有被拆分的危险。1986-1993 年 7 年时间,IBM 累计亏损 150 亿 美元。艾克斯提出辞职,危机中的 IBM 首次从公司外部也是 IT 行业外部请来了郭士纳。 1993 年 4 月 1 日,郭士纳由美国最大的食品烟草公司老板转变成为 IBM 董事长兼 CEO,受命 于危难以弥补其前任给 IBM 留下的空前的亏损记录。郭士纳上任初始,便大规模裁员,重塑 公司文化和组织结构。后来在弗吉尼亚州香蒂丽的一个度假圣地,IBM 最大的 200 家客户的 信息执行官被邀请参加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这是 IBM 破天荒第一次在客户面前承认自己 并非万事通,也是 IBM 的经理们第一次虚心向客户请教 2 个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做对了哪些? 做错了哪些?郭士纳说:信息革命即将发生,但前提是电脑行业停止崇拜单纯的技术,并开 始注重技术对于客户的真正价值。简单说来,即客户第一,IBM 第二,各项业务第三。郭士 纳改变了 IBM 的业务模式,使其经营重点从硬件制造转向提供服务。 1995 年 6 月 5 日,郭士纳最终以 35 亿美元购并 Lotus(莲花)公司,成为软件史上最大的 并购案,开始向软件市场发动总攻,并一举拿下企业网络市场。BM 发现,IT 行业发展的趋 势是产业逐渐细分,各种硬件、软件逐步发展和分化,形成一个个的细分需求和市场,IT 业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背景下,IBM 看到,在未来的十年中,客户将逐渐看重那些能提 供整体解决方案——即能将各种供应商所提供的电脑零部件和软件进行整合的技术方案,以 及能将技术整合到一个企业流程中的公司。信息技术产业将变成以服务为主导的产业,而并 不以技术为主导。一个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环节都做到,于是,IBM 选择了做行业的整合者, 成为一个综合的服务方案提供商。 为转变为综合服务提供商,IBM 对企业经营方向与企业组织进行了变革,剥离常规性硬件业 务,积极收购重组服务和软件业务。1998 年,IBM 将全球网络业务(IGN)以 40 亿美元卖给了 AT&T 公司,同时 IBM 得到了 AT&T 公司 100 多个数据中心的 10 年运营业务,此项业务的 金额也是 40 亿美元。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外包服务模式,IBM 为 AT&T 管理数据中心,而 AT&T 为 IBM 提供通信网络服务。2000 年,IBM 将网络设备全部卖给了思科。不仅是硬件设备,IBM 还将 200 余项核心技术专利也转让给了思科,此后,思 科每生产一个相关的设备都要支付 IBM 相应的专利使用费。与此同时思科将系统集成与 服务业务交给了 IBM,成为 IBM 另一个外包服务的大客户。 为了适应服务转型,IBM 改变了原有的地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组织体系,为了适应解决方案 提供商这一新角色,公司将原有组织改造为面向不同行业的 12 个集团,并重组了全球的分 支机构,彻底改变了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策略,以整合各种资源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样,IBM 一改之前以单独产品线为划分的销售方式,保证每个经销商都可以经销全部的软件产品和解 决方案。 IBM 最终胜利完成了服务转型,其中的关键是经营理念从“产品中心”转为“客户中心”,
并形成了基于客户需求的整体方案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最大化客户让 渡价值。这是一个超越专业服务阶段的更高阶发展,是服务转型的集大成者。 问题: 1.IBM 为什么要进行服务转型? 2.分析 IBM 服务转型的主要措施。 3.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如何?服务转型是不是所有制造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