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山东烟台大学法学综合一考研真题 B 卷
法理学
一.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从法理学上如何理解立法的科学原则?(10 分)
2.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谈谈我国从"法制体系"的建设到"
法治体系"的建设体现了什么?(10 分)
二.法理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简述我国社会法律监督体系的构成。(6 分)
2.简述司法独立原则。(6 分)
三.事例分析题(本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8 分。事例分析时,应当阐明理由)
事例 1∶自从我省开始实施车辆行驶礼让行人的规则后,对于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治
理确实出现了很好效果。但是,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绿灯亮起,明明理应车辆通行时,行
人却要强行通过,驾驶员被迫停车礼让。很多驾驶员质疑并提出一个问题∶行人的这种行为
违法吗?该由谁来
治理?
事例 2∶2015 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我国第一例请求保护"被遗忘权"的案件,案
件最终结果是法院判决原告败诉,判决结果相当于明确否定了"被遗忘权"的民事权利属性。
该案件让很多人想到一个问题∶法律上没有规定的权利是否应该保护?现实生活中,伴随公
民意识的觉醒,我国此类维权事件正如潮水状进发,面对此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
根据以上事例,谈谈培养公民的"权利观念"和"规则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刑法学
一.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论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特定(特殊)伪劣产品罪的关系(20 分)
2.论述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和客观特征。(20 分)
二.基本概念解析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刑法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4 分)
2.犯罪集团(4 分)
3.刑法中的意外事件(4 分)
4.刑事责任(4 分)
5.量刑情节(4 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案例分析时,应当阐明理由)被
告人高某,男,40 岁,临时工。1998 年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2001 年 5 月 1 日刑
满释放。
2003 年 7 月中旬,高连续三天在下午四时至七时左右,到人民银行某县中心支行尾随前去
交款的多名女交款员,伺机用砖头打伤交款员后抢劫,均因附近有值班人员巡逻,未敢下手。
后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
问∶高某的行为属何种犯罪停止形态?有无法定量刑情节?并简述理由。
刑事诉讼法学
一.论述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论辩护律师的责任,并回答∶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是否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将辩
护意见完全建立在自己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的判断基础上?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权益的维护,是否应当完全建立在对其权益合法性的判断基础上?(10 分)
3.刑事诉讼法将普通公诉案件的诉讼过程划分为分别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主导
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诉讼阶段,如何理解这三个诉讼阶段划分的意义?三个诉讼阶
段的划分,决定了审判程序的控审关系是何种关系?刑事审判程序是否因此具备基本的司法
民主性质?(10 分)
二.法条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 79 条规定的逮捕的证据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其与有罪
判决的证据条件有何区别?(6 分)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
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请分析∶该条为什么作此规定?该规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克服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
不足?(6 分)
四.案例分析题
被告人李某,因涉嫌多起诈骗犯罪,被 X 市人民检察院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市
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李某不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故一开始不予受理。X 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该市中级人民法院遂进行开
庭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律师提出诸多强有力的辩护意见。该市人民检察院根据法
庭审理过程的情况,以需要补充侦查为由申请撤回起诉,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在未收集新证据的情况下,该市人民检察院将案件交由该市 Y 区人民检察院办理,指令其向
Y 区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请对该案中 X 市人民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的做法予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