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28
I 127
S 32
Ba 137
C1 35.5
P 31
He 4
K 39
C 12
Ca 40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Si
Ag 108
选择题部分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雕琢玉石
B.丝线织锦
C.葡萄制酒
D.瓷盘破碎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葡萄变成酒产生了新物质
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A.B.D 只物质形态发生变化,未产生新物质
2.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
B.倡导绿色出行
C.减少农药使用 D.发展露天烧烤
答案:D
解析:露天烧烤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以及烟尘,不利于环境保护
3.“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从健康角度考虑,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
B.吸毒可使人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
C.霉变大米洗净后可以放心食用
D.大量摄入可溶性钡盐会导致中毒
答案: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霉变物质产生毒素,有害身体健康,霉菌不止停留在表面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B.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应先通入 CO 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
C.测定某溶液的 pH,应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璧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C
解析:A:实验室基本原则,防止液体溅出,伤害自己或他人
B:排尽装置内原有空气,防止由空气带来的试验测量的误差
C:用水润湿 PH 试纸起稀释作用,测得的实验结果不准确
D:应该是浓硫酸入水,水入浓硫酸时水的密度较小,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易溅出
5.下图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两种粒子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甲、乙两种粒子都不显电性
B.乙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甲粒子是金属阳离子
D.甲、乙两种粒子不能结合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 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易得电子
C. 甲粒子是原子,不显电性
D. 甲乙两粒子可以结合形成 MgCl2
6.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A 纯碱不是碱是盐
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 氧气和臭氧都是仅有氧元素组成的,是单质
D 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熟石灰可用于中和土壤的酸性
B.适量补钙有利于防治骨质琉松
C.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
D.室内洒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D
解析:D 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室内洒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将白色硫酸铜粉末状晶体(CuSO4)加入到盛有 100mL60℃热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
为止,得到一定温度下的蓝色溶液 M,即刻将一小块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悬垂于
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 M 中(如右图所示,自然冷却至室温,观察现象(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一定温度下,蓝色溶液 M 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B.随着温度的降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C.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逐渐减少
D.在降温过程中,小块硫酸铜晶体 N 逐渐变大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A 有固体剩余,说明该溶液已经达到饱和
B 硫酸铜固体随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
减小
C 硫酸铜固体随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
D 硫酸铜固体随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晶体变大
9.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答案:C
解析: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氧气;
化合反应;多变一,燃烧反应并不一定只产生一种物质
10.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B.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
C.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x 的数值为 4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物质甲和丙都属于有机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11.AD
解析:根据图像写出反应方程式
A. 反应前由八个氢原子,反应后应有八个氢原子,故 x 数值为 4
B. 反应前氧元素存在形式为氧气单质,化合价为 0,反应后氧元素存在形式为 CO,氧元素
化合价为-2
C. CO 为无机物
D. 甲烷相对分子质量为 16,有两个甲烷分子参与反应,质量为 16*2=32,参与反应的氧气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12.已知某无色溶液 X 是 NaOH 溶液和稀硫酸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 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NH4Cl 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 X,分别向其中加入
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
合理的是
A.溶液 X 一定是 NaOH 溶液
B、溶液 X 一定是稀硫酸
C.乙一定是 NH4Cl 溶液
D.丙一定是 Na2CO3 溶液
答案:12.BC
解析:A.溶液为稀硫酸溶液,加入甲乙丙分别有气泡沉淀产生,氢氧化钠与氯化铵有气体产
生,但是无沉淀产生;稀硫酸与氯化钡有沉淀产生,与碳酸钠有气体产生,与氯化铵无现象。
C.所以甲是碳酸钠,乙是氯化铵,丙是氯化钡
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B
c
D
O2
N2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NaNO3 溶液
Naz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 溶液,
过滤
FeCl2 溶液
HCl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NaCl 固体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
发结晶,干燥
答案: 13.CD
解析:A.除杂原则不与原气体反应,仅与杂质气体反应;铜粉与氧气反应但是不与杂质气体
反应
B. 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过量硝酸钡是新杂质
C. 铁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过量铁粉可以通过过滤除去
D. 碳酸钙是沉淀,可以通过过滤除去,且不引入新杂质
1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 ag 加入到一定量的 Cu(NO3)2 溶液中,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 Ag、Zn2+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 ag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单质铜和单质锌
答案:14.BC
解析: A.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含有单质锌,则溶液中铜被完全置换出来,所
以溶液无色
B. 滤液中不含银,银的活动性在铜后
C. 银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滤渣质量变小
D. 滤渣中含有单质银,置换出的铜以及未反应的锌
15.向 100g 含有 HCI 和 CuCl2 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 NaOH 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 190.2g 不饱和溶液 M 和沉淀 N 下列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沉淀 N 的质量为 9.8g
B.原混合溶液中 CuCl2 的质量为 13.5g
C.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9g
D.原混合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17.75g
答案:15.AB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总质量应为 200g,溶液质量为 190.2g,故沉淀质量为 9.8g
B. 氢氧化铜质量为 9.8g,相对分子质量为 98;氯化铜相对分子质量为 135,因此质量为 13.5g
C.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氢氧化钠 20g,恰好完全反应与氯化铜反应消
耗氢氧化钠 9.8g,与氯化氢反应消耗氢氧化钠 10.2g,因此产生水 4.59g
D. 氯化铜质量为 13.5g,氯化氢质量为 3.65g 氯元素的质量为 17.75g
非选择题部分共 50 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16.(10 分)(1)按要求从氢氧化钾、氯化锌、氧化镁、氢气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
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一种可溶性的碱
④一种可溶性的盐
(2)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
社会共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自 2021 年 5 月 1 日起全面施行。生活垃圾分为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填选项
序号之一)
。
A.废纸旧报 B.废杀虫剂 C 瓜皮果核 D.废旧钢材
②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运动速率
大"“减小”“不变”之一)。
(填“增
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
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
亿吨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二氧化碳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和人为碳捕集技术吸收二氧化碳量达到
平衡。对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下列
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该过程中发生了光合作用
B.该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
C.该过程中有碳水化合物生成
D.该过程中有氧气放出
④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氢氧燃料电池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电池中,
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填选项
序号之一)。
A.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电池反应生成的水不污染环境
D.当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所需氢气成本很低
答案:16.(每空 1 分,共 10 分)(1)①H ②MgO ③KOH ④ZnCl2
(2) ①B ②1:8 增大 ③114.5
B ④D
解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7.27%,因此碳元素质量为 114.5g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