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3.利用 Wireshark 分析 ARP 协议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Wireshark 软件简单的过滤语法
2. 掌握 ARP 的工作原理
3. 学会利用 Wireshark 抓包分析 ARP 协议
二.实验环境
1. Wireshark 软件
2. Windows 计算机
3. 两人共同完成
三.实验预备知识
1.IP 地址与物理 MAC 地址
图 1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区别
2. 地址解析协议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
映射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
图 2 ARP 协议的基本思想
3.ARP 的工作过程
1
3. ARP 报文格式
图 3 完整的 ARP 工作过程
图 4 ARP 报文格式
四.实验内容
1. ARP 命令练习
(1)使用 ipconfig/all 命令查看自己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同时记录自己和同组成员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Mac 下查看 IP 命令 ifconfig
2
(2)使用 arp -a 查看 ARP 缓存表(截图)
(3)通过 ping 同组成员 IP 添加动态 ARP 表项(截图)
(4)通过 arp -s IP 地址 MAC 地址添加动态表项(截图)
(5)删除所有表项 arp -d *(截图)
Mac 下 arp -ad 需要 sudo -i 回车输入密码改为 root 权限下进行
2.抓包分析 ARP 协议
2.1 当 ARP 表项为空时抓包分析
(1)清空本机 ARP 缓存信息,运行 Wireshark,设置过滤捕获所有属于 ARP 协议或 ICMP
3
协议的包
(2)ping 同组成员 IP
(3)arp 请求 mac 地址分析(广播)
分析当 ARP 缓存表为空时,数据发送时的请求数据报信息,截图并记录具体的 ARP 字段
数据。
字段名
以太网目的 MAC 地址
以太网源 MAC 地址
帧类型
硬件类型
协议类型
硬件地址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
Op 代码
发送方 MAC 地址
发送方 IP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目的 IP 地址
值
ff:ff:ff:ff:ff:ff
d4:61:9d:34:1e:76
0x0806
1
0x0800
6
4
1
d4:61:9d:34:1e:76
192.168.0.104
00:00:00:00:00:00
192.168.0.110
(4)arp 应答 mac 地址分析,截图并记录具体的 ARP 字段数据。
字段名
以太网目的 MAC 地址
以太网源 MAC 地址
帧类型
硬件类型
协议类型
硬件地址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
Op 代码
发送方 MAC 地址
发送方 IP 地址
值
d4:61:9d:34:1e:76
90:f0:52:5e:c9:be
0x0806
1
0x0800
6
4
2
90:f0:52:5e:c9:be
192.168.0.110
4
目的 MAC 地址
目的 IP 地址
d4:61:9d:34:1e:76
192.168.0.104
2.2 当 ARP 表项不为空时抓包分析(单播)
(1)清空 ARP 表项,再 ping 同组成员,通过 arp -a 查看,保证表中有同组成员的记
录
(2)再次运行 Wireshark,设置过滤捕获所有属于 ARP 协议或 ICMP 协议的包,并 ping
同组成员 IP 地址
(3)arp 请求 mac 地址分析(只截图,写出目的 MAC 地址和源 MAC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d4:61:9d:34:1e:76 源 MAC 地址 90:f0:52:5e:c9:be
5
(4)ARP 应答 MAC 地址分析(只截图,写出目的 MAC 地址和源 MAC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90:f0:52:5e:c9:be 源 MAC 地址 d4:61:9d:34:1e:76
五.实验心得
Linux 下语法
-a<主机>:显示 arp 缓冲区的所有条目;-H<地址类型>:指定 arp 指令使用的地址
类型;-d<主机>:从 arp 缓冲区中删除指定主机的 arp 条目;-D:使用指定接口的
硬件地址;-e:以 Linux 的显示风格显示 arp 缓冲区中的条目;-i<接口>:指定要
操作 arp 缓冲区的网络接口;-s<主机>:设置指定的主机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静态映射;-n:以数字方式显示 arp 缓冲区中的条目;-v:显示详细的 arp
缓冲区条目,包括缓冲区条目的统计信息;-f<文件>:设置主机的 IP 地址与 MAC 地
址的静态映射。
空 ARP
28 个字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