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电子邮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邮件》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上节课已经学会了,如何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请同学回答申请的方法。如何发送邮件?-
导入新课
2.新课教授。
任务一、观察结构
教师演示登录 163 邮箱并向同事发送电子邮件,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电子邮箱的界面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发送邮件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操作完成,学生进行回答。
任务二、发送邮件
教师布置任务同桌之间发送邮件。并提问“如何给多人发送同一邮件信息?”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尝试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任务三、收取并回复邮件
教师提出以下几问题,组织小小组进行讨论。
(1)我们收到的邮件在哪里可以看到?
(2)除了能够发送文字信息外,还可以发送哪些信息?
(3)回复邮件与写邮件有什么不同之处?
(4)新邮件与未读邮件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之间相互发送并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总结答案。
任务四、保存邮箱地址
(1)认识电子邮箱地址
和平时一样,在寄信时都必须填写地址(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E-mail 的地址),E-mail 的地址
是由符号“@”及其分开的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户名(即邮箱名),“@”后面是与邮件
服务器相关的名字。例如:xianhua2001@sina.com 中,“xianhua2001”是用户名,“sina.com”
是邮件服务器名。
(2)保存邮箱地址
3.看一看:巩固本节知识。
学生给老师的邮箱发一个邮件,公布教师邮箱“******@163.com”。
4.师问生答: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请同学下课后,搜集常见电子邮箱有哪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熟练运用 Web 页方式发送
电子邮件。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原理。
2.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电子邮件在 Internet 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来形
容:当我们要寄一个包裹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任何一个有这项业务的邮局,在填写完收件人
姓名、地址等等之后包裹就寄出而到了收件人所在地的邮局,那么对方取包裹的时候就必须
去这个邮局才能取出。同样的,当我们发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是由邮件发送服务器(任
何一个都可以)发出,并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邮件接收服务器而将这封信发送到该
服务器上,收信人要收取邮件也只能访问这个服务器才能完成。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Excel 公式和函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Excel 公式和函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比如考试成绩表、教师工资表、商品销售表等
(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数据表),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地求出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值等等数据
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出示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比如有 20 位学生),要求计算出每位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及
单科成绩总分和平均分。
本节我们学习 sum 和 average 两个函数来解决上述问题。
【新课教授】
教师讲解如下内容:
(1)公式
使用公式必须注意:全部公式以等号开始
(2)求和函数 sum
功能:利用 sum 函数可以计算出指定区域中数据的总和。
注意:使用这个函数时,要在函数名 sum 后面的括号中输入用冒号隔开的两个地址,如
sum(d3:f3)。
(3)求平均数函数 average
功能:利用 average 函数,可以计算指定区域中数据的平均值。
教师出示“任务”后巡视,对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
学生操作如下内容:
如何求出数据表中所有学生语文和英语(不连续)两科的总分及平均分?
如何改变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并按总分升序排序。
【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给予评价,指出其操作当中的注意事项
【小结作业】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和两个常用的函数:sum、average 的使用;注意对连续
数据和不连续数据的选择应用。
完成第 2 题统计后平均分保留两位小数,并按总分升序排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电子表格软件中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操作。
学会在 Excel 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处理数据信息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Excel 中利用公式和函数处理数据信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通过动手实践,能够真切体会到“学
以致用”的原则。
2.除课堂中的函数外再介绍 1 至 2 个函数的作用?【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计数函数 COUNT:计算参数列表中的数字项的个数。函数 COUNT 在计数时,将把数值型的数
字计算进去;错误值、空值、逻辑值、日期、文字则被忽略。
最大值函数 MAX: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我的电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提问“电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学生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常
用的台式电脑都由什么组成?”。
引入课题——初识我的电脑。
2.【新课教授】
环节一、初识电脑
教师在 PPT 上出示电脑的各个组成部件,让学生一起回答各个电脑部件的名称。教师进行讲
解。常用的台式电脑,一般由主机和外部设备两部分组成。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并讲解主机箱内的主要部件有 CPU、存储器、主板等。
环节二、认识主机
教师播放台式电脑工作过程的视频,并提问“你认为电脑的哪一部分最为重要,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人脑为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在 PPT 上展示答案“主机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其主要
部件都在主机箱内。”。
任务三、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教师在 PPT 上展示输入/输出设备,提出两个问题“PPT 当中展示的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
些属于输出设备?并讨论总结什么是输入设备,什么是输出设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
极讨论总结。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提问“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输入/输出设备”。
3.【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类似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谈谈你希望未来
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
4.【小结作业】
请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上网搜集与计算机有关的名言。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完成计算机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这是计算机的“躯壳”。计算机的硬件通常由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是
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它们都置于主机箱中。主机以外的其他部件常被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
备。
软件系统是运行、维护、管理、应用计算机所编制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组合,按功能分为系
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如何结束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课堂以结束的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
封闭式是指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巩固而结束教学的
方法,包括讨论总结、板书总结、借鉴总结和作业练习巩固。
开放式是指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扩展、延伸和迁移而结束
教学的方法。有联想扩展、阅读扩展、系统延伸等。
综合式是指教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束形式结束教学的方法。
考题:初中信息技术《了解 Word 界面》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信息技术《了解 Word 界面》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