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四川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 15 题,参考时限 13 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 5 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或二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
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例题:1
3
5
7
9 ( )
A.7 B.8
C.11 D.未给出
解答:正确答案是 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 C。
请开始答题:
1.1
6
13
22 ( )
A.27 B.29
C.33 D.46
2.3
2
11
14
27 ( )
A.34 B.32
C.30 D.28
3.1/51 4/53 9/56 16/60 ( )
A.18/61 B.20/63
C.25/65 D.27/69
4.12
14
20
38 ( )
1
A.46 B.52
C.64 D.92
5.41
59
32
68
72 ( )
A.28
B.36
C.40
D.48
二、数学运算:共 10 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
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例题:84.78 元、59.50 元、121.61 元、12.43 元以及 66.50 元的总和是: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2
解答: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 2,只有
D 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3×999 + 8×99 + 4×9 + 8 + 7 的值是:
A.3840 B.3855
C.3866 D.3877
7.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为 43,甲数的 2 倍加 8,乙数的 3 倍,丙数的 4 倍,丁数的 5
倍减去 4,都相等。问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A.14 12 8 9 B.16 12 9 6
C.11 10 8 14 D.14 12 9 8
2
8.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天生产 140 台,可以提前 3
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 120 台,就要再生产 3 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
A.30 B.33
C.36 D.39
9.一根钢管,如果把它锯成 4 段,需要 24 分钟。照此速度,如果将它锯成 8 段,需
要多长时间?
A.42 分钟 B.48 分钟
C.56 分钟 D.64 分钟
10.甲、乙、丙三人共赚钱 48 万元。已知丙比甲少赚 8 万元,乙比甲少赚 4 万元,则
甲、乙、丙赚钱的比是:
A.2∶4∶5 B.3∶4∶5
C.5∶4∶2 D.5∶4∶3
11.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 40 米,走了 80 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
分钟走 60 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跑 150 米。小狗追上了弟弟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
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至姐弟相遇小狗才停下来。问小狗共跑了多少米?
A.600 米 B.800 米
C.1200 米 D.1600 米
12.某班有 120 名学生,其中 60%会说法语,余下的只会说英语。同时,会说法语的
学生中有 25%也会说英语,那么该班一共有多少学生会说英语?
A.66 B.60
C.72 D.78
3
13.一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可供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462 公里或者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336 公里,每公升汽油在城市道路上比在高速公路上少行驶 6 公里,问每公升汽油可供该
汽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多少公里?
A.16
B.21
C.22
D.27
14.100 张多米诺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依顺序编号为 1、2、3、……99、100。第
一次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第二次再从剩余骨牌中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依此
类推。请问最后剩下的一张骨牌的编号是多少?
A.32
B.64
C.88
D.96
15.光每秒钟可走 3*105 公里,从太阳系外距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上发出的光,需要
4 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一年以 3*107 秒计算,求这颗恒星到地球的距离。
A.3.6*1012 公里
B.3.6*1013 公里
C.1.2*1012 公里
D.1.2*1013 公里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 30 题,参考时限 30 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
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
筛选信息。
4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
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阅读以下文字,回答的问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
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
]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
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
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了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
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
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
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1.[
] 处恰当的措辞是:
A.遍布
B.扩展
C.绵延
D.延伸
解答:正确答案是 C。
2.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正确答案是 B
请开始答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 16-20 题:
5
1928 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
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
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
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
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
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
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
]。
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
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种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
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 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 6000%;另一个是在
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
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
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
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
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
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
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提高 50%,
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
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 45
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 300 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
6
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它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
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 32~56 小时,现采用超塑性等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 10~
20 分钟,工效提高了近 80 倍。同时,材料消耗也减低了一半。
16.上文第二段中[
]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A.柔软性 B.拉伸性
C.可塑性 D.超塑性
17.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A.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
500%~6000%
C.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A.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料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
复合材料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超塑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19.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
料
B.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7
C.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提高 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
一
D.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20.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A.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 21-25 题:
21 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
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
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①了
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 1998 年一年,这些疾病在
全世界就夺去了 1100 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 1981 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
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
总人口的 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 年底,全世界有 2200 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
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
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
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 15 年中,北部许多地
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
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1.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