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山东工商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 名词解释(共 10 题,每题 3 分)
1.规模不经济
2.三级价格歧视
3.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机会成本
5.消费者剩余
6.自动稳定器
7.流动偏好陷阱
8.经济周期
9.无差异曲线
10.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二、计算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 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P=90-0.5Q,计算利润极大
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收入为 540 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1=20 元和
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
P2=30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3X1X2
每年从中获得的效用是多少?
3.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消费函数∶C=1400+0.8YD(这里 YD 为可支配收入),税收 T=tY=0.25Y,投资函数∶I=200—
50r,政府购买支出 G=200,货币需求 L=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 Ms=900,求∶
(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 P=1 时的收入和利率
4.假设货币需求为 L=0.2Y-10r,货币供给量为 150,C=80+0.8Yd,T=100,I=100,G=100。
(1)导出 IS 和 LM 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
(2)若其他情况不变,货币供给增加为 180,均衡收入、利率各为多少?’
(3)货币政策有效吗?为什么?
三、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
1.运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谷贱伤农"或"丰收悖论"。
2.简述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3.试述经济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4.简述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原理以及作用后果。
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
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 2017 年来我国货币政策逐步转向从紧政策方向,或者说选择了紧缩性货币政策?
请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