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经典习题及其答案详解
第一章 C 语言概述
1.1 单项选择题
1.二进制语言是属于( )
①面向机器语言 ②面向问题语言 ③面向过
程语言 ④面向汇编语言
「解」人们研制了许许多多计算机程序设计语
言,其中二进制语言直接来自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与具体计算机紧密相关,所以是一种面向机器语
言。面向问题语言是为了易于描述和求解某类特定
领域的问题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非过程语言。面向过
程语言是一种能方便描述算法过程的计算机程序
设计语言。有汇编语言,但没有面向汇编语言。汇
编语言也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与机器语言比
较,汇编语言用有助于记忆的符号来代表二进制代
码。所以解答是①。
2.下列语言中不属于面向过程的语言是( )
① 高 级 语 言 ② 低 级 语 言 ③ C 语 言 ④
PASCAL 语言
「解」 C 语言和 PASCAL 等程序设计语言都
是高级语言,它们用于描述复杂加工的处理过程,
所以也称它们是面向过程语言。低级语言是指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低级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而
不是面向问题的语言。所以解答是②。
3.下列字符中属于键盘符号的是( )
①\ ②\n ③ \t ④ \b
「解」键盘符号是指键盘上有标记,并能在显
示器上直接以其标记字样显示的字符。有许多键盘
上有标记的符号,它们不是用于直接显示的,键入
这种字符用于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常用的回车符。
为了能让 C 程序标记这种符号,程序采用转义字符
的方式书写这种字符。如'\n'、'\t' 、'\b'都不是键盘
字符,在 C 语言中,它们都得用转义字符来表达。
只有字符\才是键盘字符。所以解答是①。但在 C
程序中,反斜杠字符\已特别用作转义字符的引导
符,它也得用转义字符的表达形式书写,将它写成
‘\\’。
4.下列字符列中,不是用来表达转义字符是( )
①\\ ②\' ③074 ④ \0
「解」转义字符有三种书写形式:反斜杠字符
后接上某个规定的字符;反斜杠字符后接上 13 个
八进制数字符;反斜社字符和字符 X 之后接上 1 至
2 个十六进制数字符。后两种分别八进制数和十六
进制数直接给出字符的 ASCll 代码值。而 074 是八
进制整数,不是转义字。所以解答是③。
5.不是 C 语言提供的合法关键字是()
①switch ②begin ③case ④default
「解」因 C 语言的关键字表中没有 begin,它
不是 C 语言的关键字。所以解答是②。
6.下列字符列中,能作为单个标识符是()
①? a ② a=2 ③a.3 ④ a_3
「解」在 C 语言中,规定标识符是这样一种字
符序列,由英文字母或下线字符开始,后接任 1 个
英文字母、下线字符和数字符组成。所以问题所列
的字符列只有 a_3 是标识符,其余都不是标识符,
一个是由字符‘?’开头、一个中间有字符‘=’,另一
个有字符‘.’。所以解答是④。
7.在 C 语言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函数定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函数说明部分
和函数体
②主函数可以调用任何非主函数
③任何非主函数可以调用其它任何非主函数
④程序可以从任何函数开始执行
「解」每个 C 函数的定义分两部分,函数说明
部分和函数体,所以叙述 ①是正确的叙述。C 语言
中,函数可以递归调用,主函数可以调用程序中的
任何函数,当然可以调用任何非主教的其它函数,
所以叙述②是一个正确的叙述。同样理由,叙述③
也是正确的。C 语言规,C 程序只有一个主函数,
并总是从主函数开始执行,不能从非主函数开始执
行。所以,说程可以从任何函数开始执行是错误的。
所以解答是④。
1.2 填充题
1.汇编语言属于面向________语言,高级语言
属于面向________语言。
「解」汇编语言与具体计算机密切有关,是属
于面向机器的语言;而高级语言用来描述求解题的
算法,所以是面向过程的语言。所以解答是:面向
机器和面向过程。
2.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________程序,
它可以通过________程序翻译一句执一句的方式
1
执 行 , 也 可 以 通 过________ 程 序 一 次 翻 译 产 生
________程序,然后执行。
「解」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
程序不能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运行源程序有种方
式: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对源程序逐句解释执行;
另一种是先让编译程序将源程序一翻译产生目标
程序(目标程序是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
序,它是一种二进制代码程),然后执行目标程序。
3.转义字符是由________符号开始,后接单个
字符或若干字符组成。
4.C 语言词类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和
_____等。
「解」语言的基本词汇是指直接由字符序列组
成,有确定意义的最基本单位,所以 C 语言词汇有:
字面形式常量、特殊符号(主要是运算符)、保留
字和标识符等四类。而表达式、函数调用等是更高
级的语言成分,如表达式中还可分运算分量和运算
符等;函数调用也是一种表达式,它有函数名标识
符、圆括号和实际参数表等。利用基本词汇,按照
给定的 C 语言的句法规则,就可命名程序对象,描
述表达式计算、构造语句、函数,直至整个程序。
5.C 语言的语句主要分为_____语句、_____语句、
_____语句_____语句、______语句和_____语句等。
「解」C 语言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语句,有用于
定义数据的,有用于各种存储和计算的,有用于程
序流程控制的,有多种分类方法。C 语言的语句主
要有:数据定义语句、表达式语句、流程控制语句、
复合语句、空语句和其它语句。程序中经常使用的
赋值表达式语句和函数调用表达式语句都是典型
的表达式语句。
6.C 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其中有并且只能有
_____个主函数。C 语言程序的执行总是由_____函
数开始,并且在_____函数中结束(如别的函数未
调用终止程序执行的库函数)
「解」C 程序是由若干函数构成的。其中有并
且只能有 1 个主函数(用 main 命名)。C 程序的执
行总是由主函数开始执行,通常在主函数中结束
(如没有在别的函数中调用终止程序执行的库函
数的话)。
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2.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字符列中,可以作为“字符串常量”的是
( )
① ABC ② “ABC“ ③‘abc’ ④‘a’
「解」C 程序中,一个字符率常量是表示一个
字符序列,书写时,用双引号字符前后括住这个字
符序列。所以只有“ABC”是一个正确的字符率常
量,其余都不是。其中,ABC 可作为标识符,字符
列‘abc’不能出现在 C 程序中,‘a’是一个字符常量。
所以解答是②。
2.在以字节存储字符的系统中,‘\n ’在内存占
用的字节数是( )
①1 ②2 ③3 ④4
「解」一般来说,一个字符在内存中只占 1 个
字节,‘\n’是转义字符,其意义是换行符,它作为
一个字符存储,在内存也只占 1 个字节。所以解答
是①。
3.字符串“xyz”在内存占用的字节数是( )
①3 ②4 ③6 ④8
「解」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占 1 个字节,但 C
程序在存储字符串时,要在最后一个有效字符后面
接上 1 个字符串结束的标记符‘\0’。这样,存储字
符串常量“xyz”需要 4 个字节。所以解答是②。
4.在以下字符列中,合法的长整型常数是( )
① 0L ② 4962710 ③ 0.054838743 ④
2.1869el0
「解」为表示不同范围的整数,整型数据分短
整型、基本型和长整型,并对三种整型内部表示的
最高位的不同理解,又分别分成无符号和带符号两
种。若要明确指明一个整数是长整型的,必须在整
数之后接上字符‘L’。所以 0L 是一个长整型的整型
常量,而 4962710 是基本整型数据,而对于用 2 个
字节表示一个基本整型数据的系统来说,该整数将
因超出范围而是一个错误的整数;0.054839743 和
2.1869el0 都是 double 型的实数。所以解答是①。
5.一个 char 型数据,它的值在内存中存放的是
()
①ASCll 代码值 ②BCD 代码值 ③内码值 ④
十进制代码值
「解」计算机存储字符,通常是存储字符的某
种代码值。有许多种字符编码的方法,最流行的是
ASCII 代码。在 C 语言中,Char 型数据也用 ASCII
代码表示。所以解答是①。
6.设变量 m,n,a,b,c,d 的初值均为 0,执
行(m=a==b)||(n=c==d)后,m,n 的值是
( )
①0,0 ②0,1 ③l,0 ④1,1
「解」计算(m=a==b)||(n=c==d)的过程
是先计算逻辑或的左运算分量(m=a==b)的值,由
于赋位运算符的优先级比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
2
低,又先计算 a==b.因 a,b 均为 0 后,所以比较
结果值为 1.将 1 赋给变量 m,使变量 m 的值变为 1 .
同时这个赋值运算的结果也是 1,这样逻辑运算的
左运算分量的值为 1.由于逻辑或运算的左运算分量
值为 1,按照 C 语言对逻辑或运算优化计算的规定,
不再计算逻辑或的右运算分量,而直接得到逻辑或
运算的结果为 1 .由于逻辑或的右运算分量不曾计
算过,所以变量 n 的值也不为变化。这样,上述表
达式计算后,变量 m 的情为 1,变量 n 的值为 0.所
以解答是③。
7.设 a 为 5,执行下列计算后,b 的值不为 2 的
是( )
① b=a/2 ② b=6-(--a) ③ b=a%2 ④ b
=a<3?3:2
「解」因两个整型数据相除,结果是整数,当
a 的值为 5 时,计算表达式 b=a/2 后,使 b 的值为
2.计算表达式 b=6-(--a)是先计算子表达式(--a)
的,先让 a 的值减 1 变成 4,并以减 1 后的 a 为子
表达式的结果,所以子表达式的结果为 4,最后使
b 的值为 2.在计算表达式 b= a%2 时,求余运算 a%
2 的结果为 1,最后使变量 b 的值为 1.计算表达式 b
=a<3?3:2 时,先计算条件表达式 a<3?3:2,
以 2 为结果,最后也使变量 b 的值为人所以解答是
③。
8.执行语句“x=(a=3,b=a--);”后,X,a,
b 的值依次为( )
①3,3,2 ②2,3,2 ③3,2,3 ④2,3,3
「解」计算表达式 x=(a=3,b=a--)时,先计
算赋值号右端圆括号内的逗号表达式。逗号表达式
要求各子表达式顺序计算,并以最后予表达式的值
为整个逗号表达式的结果。所以该表达式计算时,
先让变量 a 的值为 3,a--的值是 a 当时的值,以该
值为结果赋给变量 b,并以该值为逗号表达式的值
赋给变量 x,然后 a 的值被减少 1.所以计算该表达
式后,使变量 x,a,b 的值依次为 3,2,3.所以解
答是③。
9.设整型变量 m,n,a,b,c,d 均为 1,执行“( m
=a>b)&&(n=a>b)”后 m,n 的值是( )
①0,0 ②0,l ③1,0 ④1 ,l
「解」表达式(m=a >b)&&(n=a >b)
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它的计算过程是先计算逻辑与
的左分量(m=a>b,其中又是先计算 a>b.因 a>b
不成立,结果为 0,将 0 赋给变量 m,最后逻辑与
的左分量结果为 0.由于逻辑运算采用特别的优化计
算规则,当逻辑与的左分量结果为 0 时,不再计算
逻辑与的右分量,而直接以 0 为逻辑与的结果。所
以,上述表达式计算使 m 的值变为 0,而 n 的值没
有变,依旧为 l.所以解答是②。
10,设有代码“int a=3;”,则执行了语句
“a+=a-= a*a;”后,变量 a 的值是( )
①3 ② 0 ③ 9 ④ -12
「解」由于赋值运算符的结合性自右至左,语
句“a+=a-=a*a;”的执行是先计算 a*a,得到值 9,
再计算 a-=a*a,使 a 的值为-6,接着计算 a+=a,
使 a 的值为-12.所以解答是④。
11.在以下一组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
是( )
①<= ②= ③% ④&&
「解」常规运算符的优先级自高到低的排列顺
序是算术运算符、移位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按位
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逗号运算符。所以问题所给的四个运算符按优先级
自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所以
解答是③。
12.设整型变量 i 的值为 3,则计算表达式 i---i
后表达式的值为( )
①0 ②l ③2 ④表达式出错
「解」有些运算符只有一个字符,也有许多运
算符由两个字符组成。特别是有些字符既可是单个
字符的运算符,又能组成双字符的运算符。编译系
统在识别源程序时,通常是尽量多地读八字符,能
组成多字符单词的先尽量组成多字符单词。所以表
达式 i---i,被编译器理解为(i--)-i.另外,当表达
式中某变量有后缀自增和自减运算时,先按变量的
原值计算表达式,然后再对变量进行自增和自减运
算。同样地,当表达式中某变量有前缀自增和自减
运算时,先对变量进行自增和自减运算,然后再按
变量的新值计算表达式。按这个约定,求表达式
(i--)-i 是计算 i-i 的值为 0,然后再对 i 作自减运
算。这样,表达式(i--)-i 的值为 0.所以解答是①。
13. 设 整 型 变 量 a 、b 、c 均 为 2 , 表 达 式
a+++b+++c++ 的结果是( )
①6 ②9 ③8 ④表达式出错
「解」与上一小题解答的理由相同,表达式
a+++b+++c++被系统理解成:((a++)+(b++))
+c++)。表达式“变量++”的值是变量的原来值,所
以在变量 a、b.c 均为 2 的前题下,执行上述表达式,
得到结果为 6.所以解答是①。
14.若已定义 x 和 y 为 double 类型,则表达式:
x=l, y=x+3/2 结果是( )
①l ②2 ③2.0 ④2.5
「解」由于变量 x 和 y 都是 double 类型,表达
3
式 x=l, y=x+3/2 是先计算 x=1,由于 1 是
整型的,x 是 double 类型的,该计算先将整数 1 转
换成 double 类型的 1.0,并将 1.0 赋给变量 x.计算 y
=x+3/2 是先求 3/2 的值,因是两整数相除,
结果是整型值 1,然后在计算 x+1 时,也先将 1
转换成 1.0,然后求得 x+l 的值为 2.0,最后将该
值赋给变量 y,并得到整个表达式的值为 2.0.所以
解答是③。
15.设 a=1,b=2,c=3,d=4 则表达式 a< b?
a:c< d?a:d 的结果为()
①4 ②3 ③2 ④1
「解」条件运算符的优先级比关系运算符的优
先级低,并且它的结合性是自右向左的,所以表达
式 a<b?a:c<d?a:d 可用圆括号等价地写成(a
<b?a:((c
23.设 ch 是 char 型变量,其值为‘A’,则下面表
达式的值是( )
ch=(ch>=‘A’&&ch<=‘Z’)?(ch+32):
ch
①‘A’ ②‘a’ ③‘Z’ ④‘z’
「解」由于字符型变量 ch 的值为‘ A’,计算表
达式 ch=h>=‘ A’&&ch<=‘ Z’)?(ch+32):
ch,先计算其中条件表达式,由于条件(ch>=‘A
&&h<=’Z‘)成立,该条件表达式以 ch+32=97
为结果,将该值赋给变量 ch,以字符表达这个值
为’a‘。所以解答是②。
2.2 填充题
1.在内存中,存储字符串“X”要占用______个字
节,存储字符‘X’要占用_____个字节。
「解」计算机存储一个字符用 1 个字节,存储
字符串时,每个字符要占用 1 个字节,另在字符串
的有效字符之后存储 1 个字符串的结束标记符。所
以存储字符率“X‘要占用 2 个字节,存储字符’X‘只
要 1 个字节。
2.在 C 程序中,判逻辑值时,用_____表示逻辑
值“真”,又用_____表示逻辑值‘假“。在求逻辑值时,
用_____表示逻辑表达式值为”真“,又用_____表示
逻辑表达式值为”假“。
「解」在 C 程序中,判逻辑值时,用非 0 值表
示真;而判逻辑值时,用值 0 表示假。但逻辑表达
式计算结果,逻辑表达式值为真是用 1 表示的,而
逻辑表达式的值为假,则用 0 表示。
3.定义符号常量的一般形式是_____.
「解」定义符号常量用预处理命令的宏定义,
其定义的一般形式是:
#define 符号常量名 常量
4.在函数内,说明变量时,若省略存储类型符,
系统默认其为_____存储类别,该存储类别的类型
符为_____.
「解」在函数内,说明变量时,若省略存储类
型符,系统就默认其为自动存储类别,该存储类别
用 auto 标识。
5.无符号基本整型的数据类型符为_,双精度
实型数据类型符为_,字符型数据类型符为_。
「解」无符号的基本整型的类型符为 unsigned
int,或简写成 unsigned. 双精度实型数据类型符为
double,字符型数据类型符为 char.
6.定义指定数据类型的变量时,较完整的一般
形式是 。
「解」要指定变量的存储类型,定义指定类型
的变量,其一般形式是:存储类型符数据类型符 变
量名 1,变量名 2,……;
7.设有下列运算符:<<、+、++、&&、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是_____,优先级最低的
是_____.
「解」对运算符<<、+、++、&&、<=,
按它们的优先级自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所以,优先级最高的是++,优先
级最低的是&&。
8.设二进制数 A 是 0A101111,若想通过异或运
算 A^B 使 A 的高 4 位取反,低 4 位不变,则二
进制数 B 应______.
「解」按位加运算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让某个整
型变量的二进位位串信息的某些位信息反向,0 变
成 1,而 1 变成 0. 这只要设计这样一个位串信息,
让要变反的位为 1,不要改变的位为 0,用这个位
串信息与整型变量按位加就能得到希望的结果。要
使字节的高 4 位取反,低 4 位不变,则需要位串信
息是 11110000,写成八进制数是 0360,写成十六进
制数为 0xF0.
9.设 a=3, b= 2,c=l,则 c>b 的值为______.,
a> b> c 的值为______.
「解」因 a 的值为 3,b 的值是 2,条件 a>b
为真,其值为 1.表达式 a>b>c 的求值顺序是计算
a>b,结果为 1,接着计算 1>c,因 c 的值为 1,
条件 1>c 为假,结果为 0.
10.已知 a=10,b=20,则表达式!a<b 的值
为_____.
「解」计算表达式!a<b,先计算!a ,因 a
的值为 10,!a 的值为 0.关系表达式 0<20 为真,
所以表达式!a<b 的值为 1.
11.设 x 和 y 均为 int 型变量,且 x=l,y=2,
则表达式 1.0+x/y 的值为_____.
解」计算表达式 1.0+x/y,先求 x/y,因 x
和 y 是整型变量,其中的除运算是整除, 1/2 的
结果为 0.接着计算 1.0+0,计算时,先将右分量转
换成 0.0,最后得到结果 1.0.
12.设整型变量 x、y、z 均为 5:
①执“x-=y-x”后,x=__________,
②执行“x%=y+z”后,x=__________.
③执行“x=(y>z)?x+2:x-2,3,2 后,
x=____________.
「解」在变量 x、y、z 的值均为 5 的情况下,
计算各表达式。由于表达式 x-=y-z 等价于表达式
x=x-(y-z),所以计算后 x 的值为 5.表达式 x%=y
+z 等价于表达式 x=x%(y+z),所以计算后 x 的
5
值也为 5.表达式 x=(y>z)? x+2: x-2,3,
2 的计算过程用圆括号描述其计算顺序是:
((x=(y>z)?x+2:x-2),3),2
即这是一个逗号运算表达式,由一个赋值表达
式和两个数值构成,逗号表达式要求顺序求各子表
达式的值。表达式 x=(y>z)? x+2:x-2 的
计算是先求赋值号右边的条件表达式,因条件(y
>z)为假,求出 x-2 的值为 3,将该值赋给变量
x,使 x 的值为 3.
13.能表述“20< x< 30 或 x<-100”的 C 语言
表达式是_____.
「解」首先表述 20<x<30 的 C 表达式可写成
20<x&&x<30.所以表述“20<x<30 或 x<-100”
的 C 表达式为 20<x && x< 30||x<-100.
14,请写出数学式 x/y*z 的 C 语言表达式
_______.
「解」数学式子表述的是 x 除以 y 乘 z 的积,
写成 C 表达式可以写为 x/(y*z),或可等价地写
成 x/y/z.
15.C 语言中运算结果可以当成逻辑值使用的
表达式有:_____表达式、_______.表达式、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表达式、
________表达式。
「解」在 C 语言中,逻辑判断以非 0 值为真,以 0
值为假。所以,几乎所有的表达式的运算结果都可
以当成逻辑值使用,如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赋值表达式、逗号表达式、条件表达
式等。
第三章 C 程序结构
3.1 单项选择题
1.设 a=3,b=4 执行“printf(“%d,%d’,(a,
b),(b,a));”的输出是( )
①3,4 ②4,3 ③3, 3 ④4,4
「解」在调用格式输出函数的语句中,其中每
个格式符对应一个输出项,格式符 d 要求输出项内
容以十进制整数形式输出。第一个输出项(a,b)
是一个逗号表达式,该表达式的值是 b 的值,输出
4.接着输出字符逗号。第二个输出项(b,a)的值
是 a 的值,输出 3.所以语句执行将输出 4,3.正解
的选择是②。
2.使用“scanf(”x=%f,y=%f“,&x,&y)”,要使
x,y 均为 1.25,正确的输入是( )
①1.25,1.25 ②1.25 1.25 ③x=1.25,y=1.25
④X=1.25 y=1.25
「解」格式输入函数的格式字符串中的字符可
以分成三类:空格类字符、其它普通字符和格式转
换说明。其中空格类字符用来跳过一个空格类字符
序列,直至下一个非空格类字符。普通字符要求输
入字符与其完全相同。格式转换说明对输入字符列
按格式转换说明进行转换,得到内部值存储到对应
输入项所指定的存储位置中。函数调用 scanf(“x
=%f,y=%f,&x,&y)以普通字符 x=开头,输
入时也要先输入 x=。接着是一个浮点数输入格式,
所有能构成一个浮点数 1.25 的字符序列都能满足
要求。接着是普通字符列”,y=“,在输入的浮点数
之后也要有字符列”,y=“。最后又是浮点数输入格
式,同样所有能构成一个浮点数 1.25 的字符序列都
能 满 足 要 求 。 问 题 给 出 的 供 选 择 答 案 中 只 有
x=1.25,y=1.25 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所以正确选
择是③。
3.设有 int i=010,j=10;则执行“printf(”%d,
%d\n“,++i,j--);”的输出是( )
①ll, 10 ② 9,10 ③ 010, 9 ④ 10, 9
「解」变量 i 和 j 的初值分别为八进制数 010
和十进制数 10,函数调用 Printf(“%d,%d\n”,
++i,j——)中,++i 的值是变量 i 增 1 后的值,原
来值是八进制数 010,等于十进制数 8,输出 9.j——
的值是变量 j 减 1 之前的值,输出 10.格式字符申中
的逗号是普通字符照原样输出。所以问题给出的格
式输出函数调用将输出 9,10.正确的解答是②。
4.设 a,b 为字符型变量,执行“scanf(”a=%c,
b=%c“,&a,&b)”后使 a 为‘A’,b 为‘B’,从键
盘上的正确输入是( )
①‘A“B’ ②‘A’,‘B’ ③A=A,B=B ④a=A, b
=B
「解」函数调用 scanf(“c=%c,b=%c”,&c,
&b)中,普通字符必须按格式字符串要求照原样输
入,c 格式对紧接的任何字符都输入。所以实现问
题的要求,输入字符列应为“a=A,b=B”。另外要
特别指出,在程序中,为表示字符常量,字符前后
需加单引号。但用字符格式输入字符时,在要输入
字符前后不必另键人单引号。若键人单引号,则这
个单引号也将作为字符被输入。正确的解答是④。
5.设 x、y、z、t 均为 int 型变量,则执行以下
语句后,t 的值为( )
x=y=z=1;t=++x||++y&&++z;
①不定值 ②2 ③l ④0
「 解 」 语 句 序 列 “x = y = z = l ; t =
++x||++y&&++z;”使变量 x 的值为 1,变量 t 是赋
一个逻辑表达式的值。在 C 语言中,由逻辑与和逻
6
辑或构成的逻辑表达式有特别的计算规则,顺序计
算各逻辑子表达式,并当一旦能得到逻辑表达式的
结果时,就立即结束逻辑表达式的计算,不再计算
后继逻辑子表达式。本题的逻辑表达式是两个运算
分量的逻辑或,而且左运算分量++x 的值为非 0,
立即得到逻辑或运算的结果为 1,并将 1 赋给变量
t,所以变量 t 的值为 1.正确解答为③。
6 设 x、y、z 均为 int 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
后,x、y, z 的值为( )
x=1; y=0; z=2; y++&&++z ||++ x;
①2、l、3 ②2、0、3 ③2、l、3 ④2、1、2
「 解 」 语 句 序 列 “x = l ; y = 0 ; z = 2 ;
y++&&++z||++x;”先使变量 x 的值为 1,变量 y 的
值为 0,变量 z 的值为 2.由逻辑与和逻辑或构成的
逻辑表达式的特别计算规则,顺序计算各逻辑子表
达式,并当一旦能得到逻辑子表达式的结果时,就
立即结束逻辑子表达式的计算,不再计算该逻辑子
表达式。计算 y++因 y 的值为 0,使 y++&&++z 的
结果为 0,立即去计算++x,这次计算使变量 y 的值
变成 1,而变量 z 的值本改变。接着计算++x,使 x
的值变为 2.所以经上述语句执行后,x、y、z 的值
依次为 2、1、2. 正确解答为④。
7.假定所有变量均已正确定义,下列程序段运
行后 x 的值是( )
a=b=c=0; x=35;
if(!a)x--; else if(b);if(c)x=3;else x=4;
①34 ② 4 ③ 35 ④ 3
「解」以变量 a,b,c 的值均为 0,变量 x 的
值为 35,语句:
if(!a)x--;else if(b);if(c)x=3;else x
=4;
由两个 if 语句组成。首先执行前一个 if 语句“if
(!a)x--;else if(b);”,因变量 a 的值为 0,条
件!a 成立,执行 x--使 x 的值变为 34.接着执行后
继的 if 语句“if(c)x=3; else x=4;”,因变量 c
的值为 0,条件不成立而执行 x=4,最终使变量 x
的值为 4.正确解答是②。
注意前一个 if 语句的 else 部分的成分语句只有
“if(b);”,这是一个单分支 if 语句,且其成分语
句为空语句。
9.下列语句中,句法错误的是(不考虑语义)
( )
① while(x=y)5 ; ② do x++ while(x=
=10) ;
③while(0); ④do 2;while(a==b);
「解」 while 语句的一般形式是:
while(表达式) 语句
这里的表达式可以是任何合理的表达式,语句
可以是任何语句,包括空语句,或表达式语句。可
能书写的 while 语句没有任何意义,如供选择的①
while(x=y)5;和③while(0);,但这两个语句
的句法没有任何错误。do-while 语句的一般形式是:
do 语句 while(表达式);
其中的成分语句也可以是任何语句,但供选择
答案②do x++ while(x==10); 中的代码 x++是一
个表达式,不是语句,语句必须要以分号结束,所
以是错误的。正确解答是②。
10,循环语句“for(x=0, y=0;(y!=123)
||( x<4);x++);”的循环执行( )
①无限次 ②不确定次 ③4 次 ④3 次
「解」for 循环语句的初始化部分置变量 x 和 y
的初值为 0,循环条件是(y!=123)||(x<4),
每次循环后变量 X 的值增 1.由于循环过程中变量 y
的值未被修改过,循环条件又是一个逻辑或,其左
分量(y!=123)永远成立,也就是循环条件永远
成立。所以该循环语句将循环执行无限次。正确解
答是①。
11.若 i、j 已定义为 int 类型,则以下程序段中
的内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是( )
for( i=5; i; i--)
for(j= 0; j<4;j++){……}
①20 ② 24 ③ 25 ④ 30
「解」问题所给的程序段的外循环是一个阶循
环语句,它的初始化部分置变量 i 的初值为 5,循
环条件简写成 i,即 i!=0,每次循环后变量 i 的值
减 1.所以外循环共控制 5 次循环。内循环也是一个
for 循环语句,它的初始化部分置变量 j 的初值为 0,
循环条件是 j<4,每次循环后变量 j 的值增 1.所以内
循环共控制 4 次循环。这样,如内循环的体内未曾
对变量 i 和 j 有修改,在内、外循环一起控制下,
内循环体共被重复执行 20 次。正确解答是①。
12.假定 a 和 b 为 int 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
后 b 的值为( )
a=1; b=10;
do {b-=a; a++;
}while(b--<0);
①9 ②-2 ③-1 ④8
「解」在这个程序段中,循环开始前变量 a 的
值为 1,b 的值为 10,每次循环从变量 b 减去 a,
并让 a 增 1,并在循环条件判定时,又让 b 减去 1.
第一次循环后,变量 b 的值变成 9,变量 a 的值变
为 2,循环判断时,因 b 的值大于 0,循环条件不
7
成立,结束循环。但在循环判断时,让 b 减去了 1,
所以循环结束时,变量 b 的值为 8.正确的解答是④。
13.设 x 和 y 为 int 型变量,则执行下面的循环
后,y 的值为( )
for(y=l, x=l; y<=50; y++)
{
if(x>=10) break;
if(x%2==1){ x+=5; continue;}
x -= 3;
}
①2 ②4 ③6 ④8
「解」 for 循环语句的初始化部分置变量 x 和
y 的初值为 1,循环条件是(y<=50),每次循环
后变量 y 的值增 1,控制循环最多执行 50 次。循环
体有三个语句:首先在发现变量 x 的值大于等于 10
时,结束循环;接着是当变量 x 除 2 的余数为 1(即
变量 x 是奇数)时,让变量 X 值增 5,让 x 变成偶
数,并直接进入下一轮循环;如变量 x 是偶数,则
从变量 x 减去 3,让变量 x 变成奇数。由上述分析
知,每两次循环使变量 x 的值增加 2.第一次循环后,
变量 x 的值变成 6.第二次循环后,变量 x 的值变成
3. 第三次循环后,变量 x 的位变成 8.第四次循环后,
变量 x 的值变成 5.第五次循环后,变量 x 的值变成
10.第六次循环时,因变量 x 的位大于等于 10,直
接跳出循环,这次循环是非正常结束,对变量 y 的
修正只执行了 5 次。所以循环结束后,变量 y 的值
增至 6.正确的解答是③。
14.在 C 语言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不能使用“do 语句 while(条件)”的循环
②“do 语句 While(条件)”的循环中必须使用
“break”语句退出循环
③“do 语句 while(条件)”的循环中,当条件
非 0 时将结束循环
④“do 语句 while(条件)”的循环中,当条件
为 0 时将结束循环
「解」 do-while 语句的一般形式是:
do 语句
while(表达式);
其语义是重复执行其成分语句,直至表示条件
的表达式值为 0 时结束。do-while 语句是正常使用
的一种循环结构之一。do-while 语句的循环结束条
件由 while 后的表达式值为 0 所控制,并不一定要
有 break 语句跳出循环来结束循环。do-while 语句
在条件值非 0 时,将继续循环,而不是结束循环。
条件值为 0 时,才结束循环。所以正确的选择是④。
3.2 填充题
1. 结 构 化 程 序 设 计 规 定 的 三 种 基 本 结 构 是
________结构,选择结构和_______结构。
「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2.若有定义“int a=25,b=14, c=19;”,以
下语句的执行结果是______.
if ( a++<=25&&b--<=2&&c++)
prinif(“***a=%d,b=%d,c=%d\n”, a,
b,c);
else printf(“###a=%d,b=%d,c=%d\n”,
a, b,c);
「解」问题所给的 if 语句中,条件 a++<=25
&&b--<=2&&c++是先求逻辑与的第一个运算
分量,它是一个关系式,关系成立。接着判定第二
个逻辑与运算分量,又是一个关系式,由于变量 b
的值是 14,b 不小于等于 2,运算分量的关系式不
成立,导致 if 语句的条件为假,执行 else 部分。在
求且语句的条件时,计算了 2 个逻辑与分量,使变
量 a 的值增了 1,变量 b 的值被减了 1.所以输出内
容是:###a=26,b=13,c=19.
3.以下两条 if 语句可合并成一条 if 语句为
_____________.
if(a<=b) x=1;
else y=2;
if(a>b)printf(“****y=%d\n” ,y);
else printf( “####x=%d\n” ,x);
「解」在以上两条 if 语句中,两个条件刚巧相
反。若将前一个 if 语句的第一个成分语句与第二个
if 语句的第二个成分语句合并;第一个 if 语句的第
二个成分语句与第二个 if 语句的第一个成分语句合
并,写成一条 if 语句如下:
if(a<=b){x=1;printf(“####x=%d\d,x);}
else{ y=2; printf(“****y=%d\n”,y);}
4.设 i,j,k 均为 int 型变量,则执行完下面的
for 语句后,k 的值为_______.
for(i=0,j=10;i<=j;i++,j--)k=i+j;
「解」该 for 语句以 i 为 0、j 为 10 初始化,
循环条件是 i<=j,每次循环后 i 增 1、j 减 1,
循环体是将 i 与 j 的和赋给 k.这样变量 k 将保存的
是最后一次赋给它的值。一次循环后 i 为 l.j 为 9,
二次循环后 i 为 2.j 为 8,……,五次循环后 i 为
5.j 为 5,继续第六次循环,将 i 与 j 的和 10 存于 k
后,i 为 6、j 为 4,结束循环。所以循环执行后 k
为 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