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 分;第Ⅱ卷为综合题,
50 分;共10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
位 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
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
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
共50 分)
1.右侧地球仪示意图(图1)中,甲地的经
纬度为 A.(30°N,90°W)
B.( 30°S,
90 ° E )
C.( 30°N,
90 ° E )
D.( 30°S,
90°W)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
气示意 图”(图2)完成2~3题。
2.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3.“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东营市全为昼
长夜短的一组是
A.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图1
B.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C.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D. 冬 雪 雪
冬小大寒
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
度 500米以上的通风道。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
量指数
变化图完成4~5题。
图3
4.读图3可知,这两周内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
是 A.15日 B.17日
C.24日 D .27日
5.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减轻城区大气污染②降低中心城区地价③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④提高人口自然增
长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读亚洲略图(图4)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
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
度半岛
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7.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我国
A.劳动力丰富,人才密集 B.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C.煤、铁资源丰富
D.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人群
图4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读图 5, 完
成8~9题。
图5
8.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B.海陆兼备的国家
D.地形以山地、高原
为主 9.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0.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读图6 ,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 正
确的是
图6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
步推进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7,回答11~13题。
图7
1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A. 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巴拿马
运河 12.对内罗毕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人口增长快,是黑色人种的故
乡 C.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D.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13.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
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邮轮进出繁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2016年11月2日-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
次 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进行了科学考
察。关于科 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
你认为可信的是
A.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15.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图 9),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 其
南侧是半湿润地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图 10),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
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17.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1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19.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②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
③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产业发达 A.①②③
④
D.①②④
④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
B.②③④
C.①③
2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与下图(图11)反映内容不相符的是
图11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 C.林地主要分布在横
断山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
21.读图12,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
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
水塔”。读图13,完成22~23 题。
22.“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C.7月
A.1月
B.4月
D.11月
23.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落日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读香港、澳门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4),完成24~25题。 24.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①是香港
④是京沪线
B.②是澳门 C.③是京九线 D.
25.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B.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C.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D.香港与广东的新型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主要优势是制造业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50 分)
26.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小华跟随户外旅游团攀登了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
问 题。(9分)
材料一 向阳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图15
材料二 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月份
气 温 ( ℃ )
1
4
2
6
降水 (mm)
42
63
3
10
96
4
17
5
22
6
25
7
8
28.5
28
137
166
209
189
120
(1)概括说明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该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
(3)结合材料,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
11
11
55
12
6
30
9
23
76
。
10
18
73
。
(4)小华到达B地时测得气温为25℃,推断此时C地气温为
响)。
(仅考虑地形的影
(5)傍晚,小华登上了向阳峰,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的
风 向是 风。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在这里修建水库的利与弊。
利:
;弊:
。
27.2017年1月,广东省某代表团对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地的自
然 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下面是代表团考察地区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列 问题。(8分)
(1)图16所示区域岛屿众多,海域广阔,其中A是
海。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
次 穿过的大洲有
。
(2)在①、②两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有很多服装厂、玩具厂都是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
来 的。①、②两地吸引这些企业到这里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3)代表团在岛屿③考察时,发现该岛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沼泽湿地,据图分析其形成
原 因。
(4)在④地考察时,能够看到的场景是
A.街边佛塔金碧辉煌
B.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
。
C.稻浪滚滚喜迎丰收
D.牧草青青羊群欢跳
28.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