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真题
及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共 5 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
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请开始答题:
1.题目:3, 5,8, 13, 21, (
)
A.25
B.28
C.32
D.34
2.题目:1, 3/4, 3/5, 1/2, (
), 3/8
A.2/3
B.4/5
C.3/7
D.2/9
3.题目:3, 17, 40, 72, 113, (
)
A.57
B.163
C.104
D.112
4.题目:1, 3, 7, 15, (
)
A.31
B.20
C.34
D.45
5.题目:1, 9, 25,49, (
)
A.54
B.64
C.74
D.81
二、数学运算:共 10 题。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
出答案。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有时间再返回解决。
请开始答题:
6.(5.2×2.5-3.7)÷(72÷1.2-29×2)的值为(
)
A.3.75
B.4.35
C.4.65
D.4.85
7.分数 6/7、6/13、10/26、17/33、23/56 中最小的一个是(
)
A.10/26
B.6/13
C.23/56
D.17/33
8.20092009 的末尾数字是(
)
A.1
B.2
C.3
D.9
9.有面值 100 元、50 元、1 元的人民币若干张,需购买价格为 378 元的一件商品,问至少
需付多少张人民币购买此商品?(
)
A.26
B.32
C.15
D.18
10.2010 年 8 月 1 日是星期天,问 2012 年 8 月 1 日是星期几?(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11.某村 2008 年农民的人均纯收人为 1920 元,2009 年的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 8%。该村
共有村民 580 人,则 2009 年该村的纯收入总计是多少元?(
)
A.1113600 元
B.1202688 元
C.13920000 元
D.89088 元
12.某小区超市规定每 3 个空啤酒瓶可以换 1 瓶啤酒,阿龙有 25 个空啤酒瓶,他可以换几
瓶啤
A.8
B.9
C.11
D. 12
13.甲、乙、丙三人沿着 400 米环形跑道进行 1000 米跑比赛,当甲跑 1 圈时,乙比甲多跑
1/5 圈,丙比甲少跑 1/5 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
甲在丙前面多少米?(
)
A.100 米
B.150 米
C.200 米
D.250 米
14.张某对崔某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 3 岁。崔某对张某说:当我的岁数到
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有 60 岁,张某和崔某现在的岁数分别是(
)
A.28 岁,23 岁
B.33 岁,18 岁
C.45 岁,40 岁
D.46 岁,41 岁
15.小明用家里的 5 分的硬币围成一个正三角形,硬币刚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
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 2 枚硬币, 则小明家里的所有 5
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
)
A.1 元
B.1.2 元
C.1.3 元
D.1.5 元
※※※ 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
※※※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 30 题,参考时限 30 分钟)
一、选词填空:共 10 题。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词或词组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括号内,从而
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请开始答题:
16.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_____
__,提高贯彻落实《2010—2020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自觉性和_______。
A.紧迫感 创造性
B.危机感 主动性
C.使命感 执行力
D.信任感 前瞻性
17.经济增长或发展并不能自动导致社会稳定,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的历史事实所_______。
相反,多数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快速的社会变迁,都出现了利益格局分化、贫富差
距扩大、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失控等现象。但是,如果将这些负面事实简单地_______于经济
增长,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
A.肯定 归咎
B.证明 归结
C.验证 归诸
D.证实 归因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但却不是终极的绝对真理。
理论是发展着的,并非熟背于心的机械教条。如果某一理论被偶像化和_______,那么这种
理论必定要陷入凝固化和绝对化的窠臼,并由此丧失理论的_______。
A.神圣化 解释力
B.绝对化 理解力
C.庸俗化 分析力
D.抽象化 洞察力
19.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_______失败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_______。
A.假如 猜疑
B.为了 质疑
C.因为 怀疑
D.一旦 狐疑
20.制度构建所形成的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利益网络,在这个制度网络上_______的是利益。
制度决定了个人、组织对利益能否触及、如何触及以及触及的_______。
A.附着 深度
B.纠缠 方式
C.纠结 多少
D.表现 模式
21.企业的信誉本源在诚信,诚信的标志是产品质量。企业要把产品质量视为_______。产
品质量体现为产品技术参数的现代性,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性,产品使用价值的_______,
产品使用寿命的合理性。
A.根本 多样性
B.生命 适用性
C.灵魂 替代性
D.关键 持久性
22.最让我赏心悦目的是南北坡地上盛开的一望无边的鲜花,那是一种草本植物,红色和粉
红色的居多,间或也能看见少量黄色和白色的花朵。它们在风中_______地摇曳着,诱使我_
______地跳下马来,采了一朵,用手指抚摸着比红缎子还要光亮的花瓣,阳光下的色泽鲜艳
得令人心碎。
A.轻轻 心旷神怡
B.慢慢 心有灵犀
C.轻佻 情不自禁
D.温柔 心花怒放
23.天性往往是隐藏的,有时会被克服,但却很少能完全熄灭。强制地压抑天性,只会使天
性在压力消失后更为_______。教育和宣传能够_______天性的欲求,而只有习惯能够约束和
改变天性。
A.猛烈 降低
B.嚣张 增强
C.自由 压制
D.强烈 减少
24.父母的欢乐是_______的,他们的悲哀和忧虑亦是如此。他们不能说出自己的欢乐,也
不愿吐露自己的悲哀与忧虑。孩子们使劳苦成为美差,却使不幸变得更为_______他们增添
了生之烦恼,却减轻了对死亡的记忆。
A.公开 痛苦
B.隐秘 苦涩
C.秘密 悲痛
D.深沉 沉重
25.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从来是_______的,决不能想象岳飞与秦桧享受同等待遇。都说
美国人实用功利,而在历史问题上,他们却不如我们善于_______。
A.黑白分明 借古讽今
B.一笑置之 入乡随俗
C.爱憎分明 古为今用
D.爱屋及乌 左右逢源
二、阅读理解:共 20 题。阅读所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开始答题:
26.经济行为要获取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单纯获取物质利益的原始冲动不能成为一
个民族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诱因。因为全部近代历史都已经证明:一旦物质冲动变成经济行
为的根本诱因,经济活动将失去理性,人们就会只想从市场经济中捞取什么,很少想能为市
场经济建设贡献什么。不择手段、短期行为、拜金主义、商品拜物教都是贪欲财富的物质冲
动表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单纯获取物质利益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诱因
B.如果物质冲动变成经济行为的根本诱因,经济活动将失去理性
C.贪欲财富原始物质冲动的各种表现
D.经济行为要获取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27.近几十年来世界环境状况、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是启迪人们生成新的环境意识的暮鼓晨
钟。
文中的“暮鼓展钟”是指:(
)
A.佛教的规矩,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
B.是比喻可以使人产生警觉醒悟有启示的话
C.不断重复的能够培育人们环境意识的东西
D.各种影响人类生存状况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28.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等同于消费,但消费不会使一个民族成熟和伟大。将一个民族
锻造为成熟和伟大的是创造。挥霍金钱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羡慕,但绝对引不起人们的尊
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消费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没有生产重要
B.一个民族不能过度重视消费,超前消费
C.发展绝不等同于消费
D.挥霍金钱得不到尊重
29.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去认识,我们就会看到,市场经济发展最为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促进普
遍的独立个人的生成。解放个人,推动人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它的主要历史性作用。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市场经济的历史性作用在于促进普遍的独立个人的生成
B.必须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经济解放人类的重要作用
C.市场经济在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解放整个人类的根本途径
30.从整个西方文化来说,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标志性的主导性话语,古希腊时期有“民
主”,罗马时期有“法律”,文艺复兴时期有所谓“人”和“人性”,现代则有所谓“理性”
和“个人意志”,等等。而与此相比较,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是很微弱的,确切地说,还谈
不上影响力。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西方文化具有强大影响力
B.中国文化没有国际影响力
C.与西方相比较,中国文化还缺乏影响力
D.主导性话语是一个国家文化影响的标志
31.中央电视台对欧洲、美洲、亚洲三十多个中文台的台长和播音员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的
一个题目是:列出四位美女,西施、杨贵妃、林黛玉、巩俐,问谁的知名度最高?答案全都
是巩俐。这个情况说明,许多西方人连中国文化的常识都不懂。当我们在竭尽全力整理我们
的传统文化资源时,西方人对我们的文化却充满误读。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西方人不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对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C.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充满着误读
D.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大
32.在中国封建宗法制的漫长历史中,从未形成过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达官贵人看来
可以我行我素、颐指气使颇令人欣羡,其实那都不是他们个人的人格,不过是一种身份、角
色,离开他们所代表的族群,脱去他们的角色外衣,他们个人便什么也不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的达官贵人没有独立人格,什么都不是
B.达官贵人表面上自由自在,实际上没有人格
C.在封建宗法制下没有形成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
D.在封建宗法制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人
3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任何生产都是个人力量的物化,在相互联系中个人的力量就是生产
力。因而解放个人也就是解放生产力;要解放生产力,在今天的现实中也就是首先解放个人,
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要解放每一个人就必须首先解放生产力
统一性
C.个人力量的发挥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发展
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与解放个人具有内在
D.解放个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力
34.对历史,特别是不光彩历史的态度,东西方从来就是有差异的。二战后,德国人对自己
的罪行从不回避,并且十分警惕历史悲剧重演。而二战期间对中国、对亚洲各国人民犯下滔
天大罪的日本政府,对这段历史却总是闪烁其词,还时不时地试探着翻案。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东西方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有差异的
B.日本政府企图对侵略历史进行翻案
C.日本政府应谦虚地向德国人学习
D.遗忘历史就意味着对人民的背叛
35.“恨富笑贫”是一种阴暗、狭隘、偏私、近视而又无奈无能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没有
出息的小农的落后意识,害人又害己。我们赞成学富、赶富、帮贫、扶贫,从而达到共同富
裕。这才是应有的精神状态,也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这段文字说明对待贫富的态度和行为应该是:(
)
A.从根本上消除“恨富笑贫”
B.学富、赶富、帮贫、扶贫
C.积极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
D.具有赶超富人的精神状态
36.我们强调寻求文学与时代的精神连结,当然绝非停留在题材现实性的浅表层面,满足短
视目标,而是追求创作精神上的当代性,就是立足于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对民族精神
历程的反思和当代性揭示,及于此,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实现与时代的精神连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文学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有生命力
B.文学必须注入民族、历史、文化的思考
C.无论什么题材都能与时代精神连结
D.文学应该追求创作精神上的当代性
37.口语病起因并不复杂:受周围语言异常的影响,或教育不当,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久
而久之,因口吃而着急,因着急而呼吸紊乱,内部的痉挛与外部的伴随性动作就逐渐严重而
明显起来。加之社会偏见无知且残酷,不断施予压力。精神压力与和语言功能障碍互为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也加剧自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口语病在起因上是非常简单的
B.口语病的起因与治疗是不难的
C.口语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社会偏见与精神压力导致了语言障碍
38.事实上,文人纵然真正下海经商,也用不着咋咋呼呼,大呼小叫。海外的绝大多数华人
作家都是边经商、边写作的。马来西亚很有名的诗人吴岸,是一位大老板的秘书。香港的金
庸、梁凤仪、陈玉书都是边经商边写作。我们有的文人到企业兼个头衔有何了不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文人经商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效法的
B.文人经商与写作可以完美统一起来
C.文人经商不是不可以得到理解的
D.文人经商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39.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
广度。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合的是:(
)
A.知识的力量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被传播
B.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其本身和被传播的状况
C.要把知识转化为国民的力量必须进行传播
D.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在传播的广度深度
40.今天,我们大概还无法使社会上每个人都具有科学家那样高深渊博的知识,却有可能让
每个人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分析、处理问题,生
活得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应该让每个人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B.掌握科学知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重要
C.学会科学思维方法比掌握知识容易
D.科学家生活得更有效率和有创造性
41.科学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科学创造也总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问题在于:科
学家呼吸的文化空气是单一、纯洁好,还是多样、复杂好?历史和现实均表明,科学家要呼
吸多种多样的文化空气,通过比较和选择,从中汲取有益的需要的养料,提高自己的文化素
质和品格。
这段文字中的“文化空气”指的是:(
)
A.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