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甲级
满分 100 分 时限 120 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
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 30 分钟,作答 9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 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共同构成国民素质的三大要素。身体素质
是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素质的优劣、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存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体育事业和国民身体素质非常重视。
1952 年,毛泽东同志将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
人民体质”。
1997 年,江泽民同志为体育工作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重申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2013 年 8 月 31 日习近平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
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2009 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年《全民健身条例》…2012
年《“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议计划》。
2. 2013 年 8 月 5 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城乡居民健身情况和体质状况调查结果。调查显
示,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有所提高,有 492%的人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其中城镇居民为 598%,
乡村居民为 356%;男性为 502%,女性为 482%。而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 327%,
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提高 45 个百分点。体育健身也日趋生活化,在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
中,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1 次及以上的人数,达到了 781%,其中 767%的人已经坚持了 1
年以上,321%的人坚持了 5 年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常年坚持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增加,
城乡 60 岁以上人群,基本上半数以上的人坚持体育健身活动在 5 年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健身的人数比例为 23.1%,在“公共体育
1
场馆”健身的人数比例为 15.2%,在公路、街道边和在广场、场院的健身的人数比例均为 14%,
在公园健身的为 12%,住宅小区空地健身的为 8.7%。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前五位原因依次为增加体力活动(36.6%),消遣娱
乐(23.7%),防病治病(14.5%),减肥(9.4%)、减轻压力及调节情绪(8.6%),而认为没必
要进行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排在 15 个因素中的最后一位,仅为 0.1%-0.2%。这些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人有明确的体育健身目的,对体育健身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具有明确的认识。
3. 山东省体育中心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当时山东省 8000 多万百姓每人捐献一元,以
加快其建设,可谓“取之于民”。据山东省体育中心副主任王耀南介绍,这是为 1988 年首届
城运会建设的体育场使用 25 年后,其功能首次实现向服务全民健身转变。
早 6 时许,记者在篮球主题公园看到已有近百人在打篮球。体育场西侧空地上,有跳健
身操的老者,也有红扇白衣翩翩起舞的太极扇爱好者。在内场塑胶跑道,记者看到有 6 人正
在或跑步、或慢行,工作人员说开放第一天约有 20 人前来锻炼。56 岁的王玉华跑完四圈后
告诉记者,坚持跑步七八年,多数是在路上跑,听说省体开放了,专门坐了半小时公交车来
这跑步。“马路上车多、废气多,省体这塑胶跑道就是舒服。
据调查,在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方法中,健步走……各种球类活动等。
4. 李先生是”塘沽夕阳红骑行队“的创办人从最初的 28 人一直发展到现在的 130 余人,
他带领队友通过科学锻炼、低碳健身,增强了体质。并且通过骑游中开展的公益宣传活动……
轮迹遍布全国。
在日常生活中,他除了组织骑行活动,还经常举办讲座……(3 行)交流了经验,知道
了工作。
在全国亿万健身群众的行列中,活跃着很多像李先生一样的人,……社会体育指导
员……(3 行)还担当着技能传播者的角色。
5. ”30 分钟体育生活圈“是近年国内勃兴的一个新概念。但像上海这样在党的代表大
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完善 30 分钟体育生活圈,改善市民生活方式,提升市民身
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并在 2013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这项任务,这样重视又放到如此高
度的,实不多见。在全部 17 个区县中推出 7 个区作为试点。
”30 分钟体育生活圈“,并非一般地理位置上的设施布局。从时间概念看,每周需有 3
次、每次 30 分钟的体育健身时间;按空间距离划分,步行 30 分钟约 2800-3000 米的体育生
活距离;以地理位置界定,以社区为基本范围,以体育健身为主要行为,以多功能体育设施
为基本保障的圈层结构体系。
一位市民若想学一样健身项目,从自己的居住地出发,在 30 分钟半径之内可找到一个
综合场馆或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学习广播操、太极拳等。学好后,能在社区里与健身团队一
起互动,过段时间再到监测站进行体质测试,了解自己健身的效果,达到改善生活质量、提
高身体素质的期望。这正是上海创设”30 分钟体育生活圈“意在营造多维、和谐、健康的
2
新型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画“。在”30 分钟体育生活圈“里,我们不仅看到许多
常规内容,还耳闻目睹如智能移动平台在线商店同步上线、电子地图、楼宇运动会、”幸福
存折“等耳目一新的时代元素。此外,有的试点区在区域范围内设定”上班的路“、”回家
的路“等特色概念路,倡导市民,尤其是职工每天坚持走 30 分钟路,加入行走健身行列。
不难想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步行上下班,还将为减轻交通拥堵和节约能源作出更大贡
献。
6. 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 85 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 6.58 个,人均体育场地
面积为 1.03 平方米,体育场地的开放和利用少。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占总
量的 65.6%,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较低,仅为 29.2%,即使是开放的体育场地利用率也
不高。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 25 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
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以
北京为例,去年北京高中生的体检合格率仅为一成。北京一所大学学生军训,3500 人的学
生规模,累计看病人次达到 6000 余次。
校长李有毅则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学校有 1000 名学生住宿,他们早上有时候起不来,
学校就想能不能让他们晨练,可坚持一个月就不得不停止了。家长联名写信说‘你们太摧残
孩子啦’。还有家长建议‘能不能把锻炼改在放学之后?’“同样夭折的不仅是晨练,”原来
学校初一有军训,后来也停了,太多家长拿来了从医院开出来的请假条“。
2012 年江西某县发生了学生长跑猝死事件,折射的是中国青少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
体质严重下降的现状。一些学校因此纷纷取消了运动会长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
员谢尚明日前表示,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下,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对青少年学生体育锻
炼的忽视,而这也一直是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积弊
钟南山院士介绍说,有超过 60%的学校,其体育设施没有达到标准,中西部地区问题尤
为严重。30 年前,体育设施比现在还匮乏,但那时环境还好,户外跑步的人很多,“现在这
种空气质量,并不是每一天都适合户外锻炼。”缺的不仅是体育设施,体育教师也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全国小学体育教师缺口达 24 万人,在已有的体育教师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兼职,
“往往是文化课老师过来凑个数”。虽然教育部已逐渐将学生体质纳入校长考核范围,但在
实际执行中,“往往对此会高抬贵手”。“对中学老师和校长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升学率。
只要这个指挥棒在,体育课就很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在最新公布的世界青少年体质综合排名中,……因此有人说社会越发展越富足,身体素
质反而越差,中国已经进入了“未富先病”的境地。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谢尚明呼吁全社会一起行动,建立健全帮助青少年提高身
体健康素质的长效机制,补齐青少年体质“短板”。
另有专家认为,其实“短板”不仅表现在青少年体质的全面下滑……尽快推进全民健身
3
运动的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表示……教学大纲……毕业衔接
在钟南山院士看来,身体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强制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机关、厂矿现有的体育设施,通过何种形式与社会共享,同样要寻求最佳方案。
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中,学校所占份额最重,在保证学生体育活动需要及校园安全
的前提下,将遍布城乡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合理开放利用,就相当于增加了体育设施。云南
省从 2008 年开始,在昆明和玉溪的 20 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试
点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每年向每所试点学校划拨 3 至 5 万元开放经费予以支持,取
得很好的效果。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现状看,相当数量的人健身科学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大师”现象的频出,
对微博上“吃什么补什么的”盲从认同,乃至用迷信替代科学健身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在
人们孜孜不倦追求健康的同时,一定要有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引。具体到每个人,都应建立终
身科学健身理念,这包括在不同人生阶段,掌握科学健身的系统知识。只有通过自身不断更
新和完善健身知识,杜绝迷信、盲从,全民健身才能更有成效,更有质量。
8. 三年前,从事体育产业开发的重庆人刘玲玲前往英国伯明翰深造,在北京读小学的
儿子也被她带到了英国。
没过多久,刘玲玲就惊喜地发现,内向的儿子有些变了“学校每周安排了 3 节体育课,
而且还规定每天至少确保两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一开始,不爱动的儿子有些抵触,不过,
学校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还是慢慢改变了他。现在,他不仅身体壮了,不容易生病了,性格
也开朗了许多。”
刘玲玲感慨地说,自己之前就听说英国学校十分重视体育课,但是没有具体概念。现在
亲身体会后,才感受到中、英学校在这方面的天壤之别。
据她介绍,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十分重视体育,均把体育列为学校的中心课程之
一,“在他们的观念里,让孩子们放下书包,没有压力地走上运动场,和同学们锻炼 1 个小
时,效果不亚于任何一堂文化课。”
当然,如果在体育运动中表现突出,孩子们也会得到极大的奖励。比如,孩子如果能够
入选某一项目的校队,且取得优异成绩,在升学评分时最多能达到 40 分,而一名考试满分
者得到的评分可能只有 25 分。
曾在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后殊荣的“中国女孩”刘明珠,在谈到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
时也表示,在美国,父母都会处处以身作则,每天陪孩子一起看书、学习、锻炼身体,久而
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习惯,并因此终身受益。
在东京住宅密集的地方,专门为市民和青少年修建的公共健身场地并不多,但是,几乎
所有的学校体育场和企业运动场都会免费或廉价向市民和青少年开放,“不管你是不是这个
4
学校的学生,只要想锻炼身体,都可以选择就近的学校运动场;不管你是不是这个企业的员
工,只要愿意进行体育锻炼,都可以使用企业的体育场地。”
据统计,目前,日本有体育场馆设施 21.86 万个,按人口计算,平均每 500 人有一个体
育场,每 2680 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而且,99%的公立中小学体育场地都对外开放,学校和
企业所拥有的体育馆、运动场对外开放率达到 80%。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 200 字。
2、给定资料 6 提到了“社会发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中国已经进入了”未富
先病“的境地,你怎么看?(15 分)
3、假如你是某市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请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问题,结
合给定资料 68,提出提升本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供领导参考。(25 分)
4、请你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补齐全民健身的‘短板’需全力破题“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40 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 字。
2013 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甲级
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 200 字。
【解题思路】
作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几点要求:第一,概括对象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
身活动的现状”。此题为归纳概括部分内容的试题。第二,作答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观
点明确需考生首句即总结出我国目前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现状;条理清晰则要求考生按一定
逻辑结构整理答案,层次要点要清晰。
【参考答案】
5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提高,体育健身积极性增强。二是居民参加体育
健身项目更加丰富,健身形式多样化。三是选择公共体育场所参加体育健身、接受体育指导
员的科学指导趋势明显。
但是,“无时间”仍成为制约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首要因素,体育健身场所少、学
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低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
2.给定资料 6 提到了“社会越发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中国已经进入了‘未富
先病’的境地。”你怎样看?(15 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表述准确,不超过 250 字。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理解句意,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句子出自给定资料 6 中,作答时需仔细阅读本
材料,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观点明确,首句需先亮明观点。第二,分析合理,全面理解
句子含义,做出清晰阐释。第三,表述准确,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社会发展富足与国民身体素质差没有必然联系,但我国已进入“未富先病”却是不争的
事实。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 25 年下降、肥胖近视孩子增多,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是社会对青少年锻炼的忽视。这体现在:一是体育设备缺失,学校体育设施、器
材未达到标准。二是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且一部分为兼职教师。三是缺乏硬性要求,对校长
学生体质方面的考核无实际意义。四是家长过分宠溺,阻止学校晨练、伪造请假条,且一旦
在体育活动中发生问题则不依不饶。
6
因此,全社会应一起行动,建立健全帮助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的长效机制。
3.假如你是某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请针对当前各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问题,结合给
定资料 6-8,提出提升本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供领导参考。(25 分)
要求:方法合理,有针对性,有操作性,不超过 400 字。
【解题思路】
从作答范围来看,题目要求结合给定资料 6~8 写一份建议供领导参考,那么考生可在这
三则材料范围内进行作答;从题目中的身份提示来看,“某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这一身份
决定了本题的立场是从教育部门出发,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问题,通观全局,
提出合理建议;从作答要求来看,“方法合理,有针对性,有操作性”说明考生提出的建议
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此外,本题没有对格式做严格要求,故
考生无需写出称谓、结语等公文格式。注意作答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参考答案】
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
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为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特提出以
下建议: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监管责任。严格监督各中小学开足开好体育课,并把“1
小时”作为学校体育的刚性指标,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与评优、升学和毕业链接,强制学生
加强体育锻炼。
第二,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通过政策配套、构建长效机制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引导学校、机关、厂矿合理开放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
第三,要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精简非体育教学人员,提高专业体育教师
的比重,加强对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体育技能培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增强创新能力。
第四,要引导社会媒体和家庭发挥教育的主动性。教育部门要积极联合大众媒体加强宣
传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
7
质。
4.请你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补齐全民健身的‘短板’需合力破题”为题,写
一篇议论文。(40 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 字。
【参考例文】
补齐全民健身的“短板”需合力破题
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重大赛事的捷报频传,掩盖不了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历年持续下降
的现实。当学校的晨练成为一种“摧残”,当五千米长跑成为青少年的“夺命”赛事,当对
疾病的恐惧潜入中年人的心头、爬上老年人额头,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通向幸福未来的短
板。全民健身,我们再也耽搁不起。
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所传递的核心理念是力与美的和谐,将体育融入教育是古希腊的优
秀传统,全社会参与体育也是社会健康向上、文明健康蓬勃的内在基础。而我国“社会越发
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的现实恰恰表明:我们的教育理念错位、社会助力不足。
补齐健身“短板”,须从教育入手。体育精神,从来就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孩子是
未来的成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则可能影响整个社会。我国古典教育从来都讲究文武兼
备,书剑为伴。教育,旨在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而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社会竞争日
趋激烈,没有健康体魄、没有坚强意志,靠谁独领风骚?靠谁角逐群雄?以教育补齐健身“短
板”,一要调整教育理念。对优秀传统回归,还孩子以旷野、郊野,还孩子以天性、自由,
在体育和游戏中重视激发他们内在的竞争品质和内在活力。二要调整教育考评体系。教育为
的让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而不是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 GDP”,为此,我们必须调整
高考这个指挥棒,引入多侧面的评价要素并坚决执行。当优秀的体质更胜于满分,孩子们才
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补齐健身“短板”,须全社会参与。健康的缺失,损害的不仅仅是每个个体,更是社会
财富、社会精神的损耗,幸福期望的落空,共同梦想的泯灭。我们不能再活在追求金山银山,
埋葬绿水青山的忙碌中,不能活在过劳死、加班死的不归路上,在美好的世界并没有抛弃我
们之前我们要珍惜自己。补齐健身“短板”,一要将体育融入生活。奥运会上斩获金牌的西
方选手,往往是在校大学生,而西方也将体育看做青年步入竞争社会的模拟和演练。当体育
能融入生活,融入千家万户,不仅能带给大家以欢乐,更能将健康这个无价之宝带给每个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