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苏镇江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
1.“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
【答案】C
B.奖励耕织
D.编制户口
2.下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当时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
( )
A.茶叶
C.牲畜
【答案】B
B.丝绸
D.瓷器
3.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
A
B
【答案】A
C
D
4.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C.行省制
【答案】C
B.分封制
D.郡国制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侵
略者是( )
A.沙俄
C.荷兰
【答案】C
B.英国
D.日本
6.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行为。他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
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评价的镇江军民反侵略斗争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A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
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C.推翻封建制度
【答案】B
B.建立共和制
D.建立君主立宪制
8.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
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
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答案】A
9.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函中要求将 8 年抗战一律改为 14 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14 年抗战”的起
点是( )
A.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答案】B
B.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0.观察下面的战役态势,它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答案】D
B.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1.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
A.中缅
C.中美
【答案】D
B.中日
D.中印
12.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13.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
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4.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试验场所”。“他”
指的是( )
A.经济特区
C.民族自治区
【答案】A
B.特别行政区
D.自由贸易区
15.1993 年 4 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
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
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答案】D
16.14 世纪欧洲著名思想家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
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这段话体
现的核心思想是( )
A.浪漫主义
C.理性主义
【答案】B
B.人文主义
D.自由主义
17.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
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 )
A.黑人奴隶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
【答案】A
B.封建农奴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18.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 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
族……1899 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 )
A.门户开放
C.明治维新
【答案】C
B.倒幕运动
D.对外侵略
19.2017 年 5 月,国产大飞机 C919 试飞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最早发明飞机这一交
通工具的国家是( )
A.英国
C.德国
【答案】B
B.美国
D.中国
20.胡适说:“‘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
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哪位科学家的思想影响了这一社会风
气?( )
A.达·芬奇
C.达尔文
【答案】C
B.牛顿
D.爱因斯坦
21.下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1917 年 11 月 7 日晚上 9 时 40 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
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 )
A.沙皇专制统治
B.封建农奴制度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22.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1415
亿美元增至 1939 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200 万降至 1939 年的 800 万。这些经
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 )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答案】D
23.1946 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
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
世纪 90 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C.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B.欧洲联盟
D.联合国
24.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
间经济发展关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
年份
国家类别
1970 年
1992 年
32 个发展中国家
21 个发达国家
A.同步发展
C.差距缩小
【答案】B
279 美元
22185 美元
108 美元
3129 美元
B.差距拉大
D.互相促进
25.2017 年 5 月 14 日--15 日,来自世界 29 个国家的元首和 130 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北京
参加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
(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C.经济区域化趋势
【答案】A
B.政治多极化趋势
D.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 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26 题 12 分,27 题 13 分,28 题 12 分,29 题 13 分,计 50 分)
26.(12 分)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务始末》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
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
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
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
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会的新陈代谢》
——摘自《近代中国社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
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
代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分)李鸿章认为要达
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2 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3 分)
【答案】(1)自强;(或维护清朝统治);(2 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 分)
(2)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2 分)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
朝的财政紧张状况。(2 分)
(3)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1 分)
(4)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 分)
27.(13 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
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
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
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产党的九十年》
——摘编自《中国共
材料二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
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
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产党的九十年》
——摘自《中国共
材料三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
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
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1 分)提出这一
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1 分)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这个出发点考虑的依
据是什么?(1 分)
—
(2)材料二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大事? (2 分)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亲赴重庆
为什么广受赞誉? (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什么? (2
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香港问题持什么态度? (1 分)
从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主权的坚决捍卫?(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2 分)
【答案】(1)和平解决;(1 分)从全民族利益出发;(1 分)在日本侵略下,中国面临亡
国灭种的危险,只有联合国民党共同抗击日寇,才能救中国。(1 分)
(2)重庆谈判;(2 分)不顾个人安危,谋求中国和平;(2 分)盼望和平。(1 分)
(3)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坚决收回;(1 分)领土主权。(1 分)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有理即可)(2 分)
28.(12 分)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 17-18 世纪在欧洲形成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
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
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编自《西方
文化史》
材料二 (杰斐逊)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发挥了“人民主权”思想,……成为北
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有力武器。他还相信人们生来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他认为
这是人的自然权利,任何政府都不能剥夺或干涉人民的这些权利。他对普通人民抱着无
限的信任,主张一切问题都应诉诸人民的投票表决,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总是正确的。
——摘自《世
界通史》
材料三 它概括总结了 17 世纪、18 世纪哲学家们的思想,它标志着旧秩序的寿终正寝。
在第三条中,“所有主权源于国民”,具有特殊的意义。主权于民,则表示路易十六不再
是法兰西的国王,他的权力将受到宪法的严格限制。在第十七条中,规定了财产权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不仅赢得了法国贫苦人和被压迫者的欢迎,而且,大多数贵族也
非常乐意接受。
起·法国》
请回答:
—— 摘 编 自 《 大 国 崛
(1)材料一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1 分)这场运动的斗争对象是什么?(2 分)
这些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社会是什么?(1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杰斐逊的主要思想?(2 分)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美国哪一著名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