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公元前 1600 年左右,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与得到考古证明的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出 现是相一致的。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个——郑州、二里头和安阳 已经被发掘。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官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 上述材料说明的是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2.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 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 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 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 ,但 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城 C.鉴真东渡 3.战国以前的印章统称 为“玺”,秦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玺,官员和百 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以后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下列印章按朝代先后排序 正确的是 B.玄奘西游 D.郑和下两洋 a.清朝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宝印 A.abc 4.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 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 c.宋朝象牙质印 b.秦朝铜印 C.acb B.bca D.cba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5.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 别山。”刘邓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与上述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 是 B.抗日战争 A.北伐战争 6.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 10%的地主和富农,占 有 70%一 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的 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 20%~30% 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迷材科反映的是 C. 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D.土地改革的影响 C.土地改革的性质 7.埃及人信奉多神,并且像许多的国家一样,认为王也是神,所以 在一切神或王的名字四周都装饰有特别的图案。右图的象形文字就出现 在装饰的图案之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物最早应该出现 在 A.印度河流域 C.黄河流域 8.释迦牟尼早期的求道经历坎坷,他在修道者的森怀里,以少有的苦行折磨着自己,摒 B.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弃一切生命的贪欲,终日处于苦思冥想的状态。他的打坐方式,是当时印度较盛行的“止观” 禅定。释迦牟尼坚持六年,用以探索心源。由此创立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通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19 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 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 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 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C.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10.当初,纺织业的机器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曾被当作怪物。直到 1806 年,曼彻斯特建 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机转动的织布厂之后,英国人才真正明白机器生产是发财致富的便 捷途径。与上文中的蒸汽机出现的相关历史人物是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B.爱迪生 C.瓦特 A.哈格里斯夫 11.明治政府将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一些私人资本家,如三井得 到了一座煤矿、一家纺纱厂和一家制丝厂,三菱则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座煤矿、一座银矿 和两座金矿。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D.史蒂芬孙 A.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 C.明治政府重视发展科技 12.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 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 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利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 配进行监督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B.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D.明治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13.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 战争最大的受伤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 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 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D.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维护和平 B.加强合作 C.挑起战争 D.战后分赃
14.作为判断一场争执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将下 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c ②——a ③——b B.①——a ②——c ③——b C.①——b ②——c ③——a D.①——b ②——a ③——c 15. 1952 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直正独立。20 世纪 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 196O 年一年就出现 17 个独立 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 年 3 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 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上边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二、读图说史(本题 2 小题,16 题 7 分,17 题 5 分,共 12 分) 16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 D.东 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图一古希腊瓶画 (传授学生七弦琴) 图一:在古希腊的城市里,男孩从 7-12 岁上学,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 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言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 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 做准备。 图二 汉代画像砖(儒学讲经图) 图二: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城外创建太学,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封建统治的人 才。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儒家经典,学成后经考试按等第录用。 (1)图一、图二属于史科类别中的哪一类?(把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符号写在答题卡 上) (1 分)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 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哪方面的情况?(1 分) (4) 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你 愿意去哪里上学?简要说明理由。(2 分) 17.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 1894 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目的是以此方 式促进人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家电的需要。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 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 图片反映出的内容是受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 分) (3) 通过观察图片,你感受到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 分) 18 题 5 分,19 题 6 分,20 题 7 分,共 18 分) 三、材料解析(本题 3 小题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里近代史上中西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 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线耳。其 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一} 开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三}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五} 割香港岛。 材料二:从五口通商至甲午之战,为中国受外力压迫之时代。自甲午之战以后,可谓中 国受外力压迫而起变革之时代。革新之源动力有二:(一)士大夫,(二)平民也。前者侧 重于政治改革,后者则较易注重于社会方面。前者,康有为等之主张变法维新代表之。后者, 孙中山之革命代表之。 材料三: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 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 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 山道路。 (1)材料一中的“烧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 分)
(2)根据材料一内容推断,“江宁”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1 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革新之源动力”中的“士大夫”侧重于哪方面的改革?( 1 分) “平民”的代表是哪位历史人物? (1 分) (4) 根据材料三问答,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指什么?(1 分) 19.文艺复兴将欧洲由黑暗的中世纪带往近代。也许在历史中,没有一个时代比它更具 革命意味或浪漫色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欧洲各国的书籍长期以来是抄录在羊皮纸上的,难以流传。12 世纪以 后,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对欧洲各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4 世 纪起,欧洲普遍采用了人造纸张,德国古 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这些都有利于书籍的出 版和文化的传播,从而加速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薄伽丘(1313 年-1375 年)的《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作 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 性。 拉斐尔(1483 年一 1520 年)的《圣母像》以圣母玛利亚、耶稣和 约翰为题材,画中人物完全摆脱宗教色调,玛利亚仪容秀美,神态端庄, 耶稣和约翰依偎在她的膝下,显得非常亲昵,使人自然感受到他们内心 的喜悦。 彼特拉克(1304 年~1374 年)在《歌集》 中写道“天下地下和大 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诗中讴歌 人间的世俗生活和美好的大自然,表现了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汉漠拉比(?-公元前 1750 年)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在 他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序言中,宣称是神灵选择他“为人民带来幸福……令正义在大 地上出现,摧毁罪恶,以便强者不能欺侮弱者,像太阳一样升起照耀人们,给大地带来光明。” 拉伯雷(1494 年—1553 年)的《巨人传》 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在他的理 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淳朴的,他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 么。” 材料三:第谷是丹麦天文学家。他认为地球在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行星绕太阳转,而 太阳则率领行星绕地球转。他曾制造过许多大型、精密的天文仪器。他多年精心观测得到的 资料,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典定了基础。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他著有《彗星论》 《哥白尼天文学概要》等,证明行星是按椭圆形的轨道运行的,行星距离太阳越近,运动越 快。他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当时最精确的一份星表,说明行星的运动和位置。 材料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多被招聘到西欧各国,而欧洲诸 国的学者、文人和青年学生前往意大利访问、留学,蔚然成风。在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基础上,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也接踵兴起了。 15 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在 德国、法国、瑞士,以及英国、西班牙和尼德兰等地传播开来。 (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得益于哪两项技术?( 2 分) (2)阅读材料二内容,请你辨析后,写出属于文艺兴时期的两位人物。(2 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哪个领域的革命?(1 分)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1 分) 2O.在过去的 200 多年里,美国以自己的方 式主导和演绎着世界的历史。这里面,既有 追求自由的坚韧,也有攫取利益的贪婪。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 在美国的自然条件上。 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 90%。其中约占美国全 部土地面积的 1/2 的中部大平原,不仅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密西西比河 及其支流由北向南流去,注入墨西哥湾,给农业以灌溉之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纵横交错的 河道更使这地区后来成为工业区。 材料二:右图为富兰克林设计的一副名为《团结或 者死亡》的政治漫画。漫画上一条分节的蛇讽喻北美殖 民地的不团结。富兰克林以“团结或者死亡”为标志, 敦促殖民地人民团结起来,组织防御联盟以抗击外来侵 略者。 材料三:1776 年 7 月 4 日,英属北美的 13 个殖民地的代表签署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 “一个民族解除他们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和上帝 愈旨,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随着宣言的发表,这些长期以来一直由于风土人情和宗教 信仰不同而各自分离的殖民地,共同向着一个团结的国家迈出了正式的第一步。这是决不可 能后退的一步。正如富兰克林所表示的:“要么我们团结一致,要么我们将一个个被绞死。”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尚欠欧洲债务 60 多亿美元,到战争结束时统计,全 世界在大战时有 20 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其中欧洲各国共欠美债 94 亿美元。当时就有人指出: “有多少国家从中得到好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想到美国。只有美国一国在战 争中完全是获利的,它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为各国的债主。”华尔街成为世界主要的金融中 心和全世界财政资本剥削中心。 材料五:列宁说:“美国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自己的进贡者。 他们惊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 1000 万死者和 2000 万残废者的血迹。”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2 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提炼出美国要获得独立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1 分) (3)材料三中的“宣言”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哪部文献?(1 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影响是什么?(2 分) (5)根据材料五回答,列宁 对美国的行径持什么态度?(1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B 2.D 3.B 4.C B 5.C 6.A 7.D 8.A 9.B 1O.C 11.B 12.A 13.D 14.A 15.C 二、读图说史(本题 2 小题,16 题 7 分,17 题 5 分,共 12 分) 16.(1)A (2)可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学习目的(办学目的)、国家、 朝代等方面回答。(3)教育 (4)选择古希腊或中国(汉代)均可,阐述理由要言之有 理。 17.(1)可从家电名称、家电种类、使用的能源、公司名称、时间等方面回答。 (2)第二次工业革命(3)电气时代
18 题 5 分,19 题 6 分,20 题 7 分,共 18 分) 三、材料解析(本题 3 小题 , 18.(1)虎门销烟 (2)南京(3)政治;孙中山(4)农村包围城市 19. (1)造纸术、印别术 (2)薄伽丘、拉斐尔、彼特拉克、拉伯雷 (3)天文学 (4)意大利文艺复兴传播范围广 20. (1)可从土地肥沃、可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等方面回答。 (2)团结;(3)《独立宣言》(4)提高了美国的经济地位(5)反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