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47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图1示意距太阳最近的四颗行星,读图完成1--2题 图1 1、E代表的行星是 A、木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2、下列有关C行星的说法错误是 A、质量体积适中,温度适宜 B、存在液态水 C、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D、存在生命生存的大气条件 世界互联网年会 2017 年 12 月 5 日 9:00 在中国乌镇成功举行,本次年会“互联网安全, 建设生互联网态”主题读图及资料完成 3--4 题
3、世界互联网大会,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 A、A和B之间 B、D和A之间 C、B和C之间 D、C和D之间 4、世界互联网大会间,贵阳的昼夜变化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夜变长 读图 3,回答 5-6 题。 4.地壳的平均厚度约是( ) A.7 千米 B.17 千米 C.35 千米 D.1000 千米 5.位于 a 和 b 两个界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 地幔 C.内核 D.外核 读图 4 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 6~7 题。 6.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B.上升 干燥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7.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亚马孙河 B.刚果河 C.黄河 D.莱茵河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9.下列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新加坡 读右图,完成11-12题。 11. 北半球正值:( ) A.春分日 C.秋分日 B.夏至日 D.冬至日 12. 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甲、乙两地:( )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角速度相等 C.线速度乙大于甲 D.线速度相等 13.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 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 14~15 题。 14.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 信息 D.观念 15.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读“长江流域面积图”回答16-17题。 16.长江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⑤ B.④ C.⑥ D.② 17.长江上、中、下游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质污染
C.森林遭被坏、水土流失、盐碱化 D.沙尘暴、水土流失、黑土流失 18.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管道运输 19.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 ) A.向斜成山 B.背斜成山 C.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褶皱形成的高地 20. 下列属于褶皱山的是( ) A.华山 B.庐山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21.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A B C D 22.石家庄、株洲等城市的兴起,主要反映了(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3.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4.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25.某城镇盛行东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图 4 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27.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28.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 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29.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政策 D.宗教 30.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北地区 31.住宅、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是有差别的。下列用地地租由高到低排列正 确的是( ) A.住宅、工业、商业 B.工业、商业、住宅 C.商业、住宅、工业 D.住宅、商业、工业 32. 下列货物运输与所选择的运输方式对应最合理的是( ) A.50万吨煤炭从山西运往天津----水路运输 B.从北京运往美洲海地的救援物质-----航空运输 C.北京郊区水库的活鱼运往城内市场-----铁路运输 D.20万吨粮食从大连运往广州-----公路运输 33.下列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34.制约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区域开放程度
35.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中国不是一个区域 C.区域之间的界线都十分明确 D.区域内部的性质相对一致 36.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合理会导致(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风蚀严重 37.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B.梯级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38 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辐射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2~3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选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碍1分;选两项且正确 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读下图,完成39—40题: 39.表示气旋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40.图中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41.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寒潮——暖锋 B.北方夏季暴雨——冷锋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冷锋 D.大风、降温天气——暖锋 42.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值得提倡的是( )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43.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44. 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 ) A.人口增加,大力开发雨林 B.乱砍乱伐 C.全球气候变暖 D.移民亚马孙平原 45.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调蓄洪水能力提高 C.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 D.航运能力提高 46.20 世纪 60 年代,不是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的原因是 A、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B、环境优美 C、科技实力强 D、交通便利 47 西气东输对于用气地区的意义在于 A、把资源优势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加大能源紧张的局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