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航天点亮梦想”。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
A. H2
【答案】A
B. CH4
C. CO
D. NH3
【详解】A、液氢是液态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
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 H2,符合题意;
B、CH4 是甲烷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
C、CO 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
D、NH3 是氨气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生动还原了大运河的历史场景。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开凿河道
B. 裁制船帆
C. 炼铁铸锚
D. 伐木造
桨
【答案】C
【详解】A、开凿河道,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裁制船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炼铁铸锚,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伐木造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3.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该标志是可循环标志,一般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上,许多饮料瓶、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
材料做的,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是国家节水标志,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绿色食品标志,一般印刷在符合要求的食品包装上,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一般张贴在严禁烟火的地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自热食品的发热包中含有 CaO,它属于
A. 酸
【答案】D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详解】A、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氧化钙不属于酸,
故 A 错误;
B、碱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氧化钙不属于碱,故 B 错误;
C、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氧化钙不属于盐,故 C 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aO 是由钙和氧两种元素
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 D 正确。
故选 D。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氮气
【答案】B
B. 硝酸钠
C. 二氧化碳
D. 金刚石
【详解】A、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室温时,下列液体的 pH 小于 7 的是
A. 白醋
【答案】A
B. 蒸馏水
C. 食盐水
D. 肥皂水
【详解】A、室温下,白醋显酸性,pH<7,符合题意;
B、室温下,蒸馏水显中性,pH=7,不符合题意;
C、室温下,食盐水显中性,pH=7,不符合题意;
D、室温下,肥皂水显碱性,pH>7,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 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 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 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答案】C
【详解】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
境,不符合题意;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虽然排放到高空,但是还是排到了空气中,没有减少污染物,还是会污染空气,
符合题意;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可以减小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
意。
故选 C。
8. 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下图所示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
反应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生成物为
和 ,符合“一变
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9.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CO3 属于碳酸盐
C. CaCO3 易溶于水
【答案】C
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 CaCO3
D. CaCO3 可用作补钙剂
【详解】A、CaCO3 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属于碳酸盐,故 A 正确;
B、贝壳和珍珠中主要成分是 CaCO3,故 B 正确;
C、CaCO3 难溶于水,故 C 错误;
D、CaCO3 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可用作补钙剂,故 D 正确。
故选 C。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B. 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于高炉炼铁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
气
【答案】D
【详解】A、石墨质软,因此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做铅笔芯与石墨能导电无关,不符合
题意;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氮气的颜色无关,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可用于高炉炼铁,该用途与一氧
化碳难溶于水无关,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于干燥不跟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 X 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点燃
X+5O
2
A. C3H8
【答案】A
3CO +4H O 。推断 X 的化学式是
2
2
B. C3H6
C. C2H6O2
D. C3H8O3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知,反应前有 10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 3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10
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3 个碳原子和 8 个氢原
子构成,所以 X 的化学式为:C3H8。
故选 A。
12. 制取、收集 CO2 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石灰石
收集 CO2
D.
验证 CO2 不支
A.
C.
持燃烧
【答案】B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
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
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
器。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二氧化碳,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乳酸可用作饮料中的酸味剂,分子式为 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 12 种元素
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
C. 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 3 个水分子
D. 相对分子质量为
(12×3+1×6+16×3)
【答案】D
【详解】A、由乳酸的化学式为 C3H6O3 可知,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
B、由乳酸的化学式为 C3H6O3 可知,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 12) :(6 1) 6:1
,故说法
错误;
C、由乳酸的化学式为 C3H6O3 可知,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
子,故说法错误;
D、由乳酸的化学式为 C3H6O3 可知,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故说法正
确;
故选 D。
1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B
C
D
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
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鉴别氮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鉴别 NaOH 和 NH4NO3 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从 KCl 与 MnO2 的混合物中回收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答案】A
B. B
C. C
D. D
【详解】A、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时,将气体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虽然 HCl 和 NaOH
溶液反应,除去了 HCl 气体,但 CO2 也能和 NaOH 溶液反应,不符合“不增、不减、易分离”
的除杂原则,选项 A 不正确;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不能。鉴别氮气和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
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木条不复燃,则为氮气,选项 B 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热。鉴别 NaOH 和 NH4NO3 固体时,将两种
物质分别溶于水,测量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若温度升高,则为氢氧化钠,若温度下降,
则为硝酸铵,选项 C 正确;
D、KCl 易溶于水,MnO2 难溶于水。取 KCl 与 MnO2 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即可从 KCl 与 MnO2 的混合物中回收 MnO2,选项 D 正确。
故选 A。
15. 将一定量的 N2、H2 和物质 M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参加反应的 N2 和 H2 分子个数比为
1:3
C. M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后 H2 和 NH3 质量分数之比为 1:
1
【答案】D
【分析】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可以
知道化学化学前后原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表达式为 N2+H2→NH3,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方程式配平分析,可以知道参加反
应的N2:H2:NH3 的个数比为 1:3:2,不符合题意;
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特点,图中 M 的质量反应前后
质量不变,故 M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求出 NH3 的质量分数 100%-14%-63%-6%=17%,那么 a 的数值
为 17,反应后 H2 和 NH3 的质量分数应为 14%:17%=14:17,而不是 1:1,故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熟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以
及催化剂特点,认真分析各物质的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
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要选出一个正确选项即可。
16. 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
B. 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
金
C.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 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答案】A
【详解】A、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生产和使用的越晚,铁比铜活泼,故人类生产和使用铁
器晚于青铜器,符合题意;
B、生铁和钢均是铁碳合金,是由铁、碳等元素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 耐腐性,性能更优良,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不
符合题意。
故选 A。
17. KNO3 与 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KNO3 的溶解度比 KCl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