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业伯息化
基于Matlab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孙旭国, 黄孙灼, 林述温
(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 350002 )
摘 要:提出一种基于Mat}ab 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推导方法。利用Mat!ab 符号运算功能,编制M文
件,实现数学模型自动推导,整个建模和运算过程简单、直观和高效。以某中型挖掘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很好
地反映了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动力学特性。该模型可用于挖掘机控制器设计、挖掘轨迹最优规划和工作装置逆向动力学
仿真分析。
关键词: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模型;建模;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章编号:1002一2333(2007)09一0091一03
文献标识码:A
挖掘机的挖掘作业主要由其工作装置来完成,工作
装置的受力十分复杂,其动力学模型是挖掘机结构设计
与分析、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巨’,2]。目前对挖掘
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主要基于两种理论:牛顿一欧拉方
程,拉格朗日方程。前者对每个杆件进行运动和受力分
析,分别建立牛顿一欧拉动力学方程,然后再综合求解,得
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后者利用功能平衡原理消除对
复杂内力的计算,引人广义坐标描述系统位形,运用数学
分析手段来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口〕。本文探讨基于经
典牛顿一欧拉方程建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模型的方
法,利用 matlab强大符号计算功能,通过编制 M文件实
现动力学方程的自动推导,以某中型挖掘机为例进行模
型验证 。
1 建立运动坐标系
用牛顿一欧拉法建立动力学方程必须先确定杆件转
动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杆件质心速度、质心加速度。为
了描述工作装置的运动,建立如图 1所示的运动坐标系,
约定所有坐标系的X轴和 Y轴位于工作装置对称面上,
2轴垂直工作装置对称面指向纸外。图 1中,A、C、D分别
为回转平台与动臂、动臂与斗杆、斗杆与铲斗的铰接点,N
为铲斗斗齿尖位置;E、B为动臂油缸两端的铰点,1、F为
斗杆油缸两端的铰点,工K为铲斗油缸两端的铰点;坐标
系。,x1Ylzl固定在回转平台上,原点口1与A重合,x轴
水平向右,Y轴垂直向上;坐标系 OJZy燕 与动臂固接,
原点 0:与 C重合,X轴位于A和 C的延长线上,Y轴方
向由右手准则确定;斗杆的随动坐标系 0式3y3乙和铲斗
的随动坐标系 OJ4Y汤 方位 的确定规则与坐标系
0式ZY遇 相同。
2 工作装置运动方程
实践表明,定点挖掘在挖掘机工作过程中运用最频
繁,也是挖掘机控制设计的重点「5了。定点挖掘时,坐标系
Olx工YI乙固定,动臂、斗杆和铲斗均在同一个垂直平面内
运动。把坐标系 olXly」2,设为基坐标,从动臂开始往铲斗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JO024)
乙
|
。!
!
。
1
、、
\
图 1 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简图和运动坐标系
1.回转平台 2.动臂 3斗杆 4.铲斗 5.行走装置
方向递推,就可以依次得到动臂、斗杆和铲斗转动的角速
度、角加速度以及各杆件质心速度、质心加速度向基坐标
投影的计算公式(没有特别指明时,速度、加速度、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都是相对基坐标而言)。
根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合成定理,可得工作装置任
一杆件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计算公式:
1+沙:(1二2,3,4)
(1)
成产左、1+百*(1二2,3,4)
(2)
式中:苗‘为杆件1转动的角速度,诚_,为杆件1一1转动的角
速度,口为杆件 1相对杆件 1一1转动的角速度,在:为杆件 1
转动的角加速度,民_,为杆件1一1转动加速度,民为杆件1
相对杆件 1一1转动的角加速度。
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和式(1)、(2)的计算结
果,可得杆件质心加速度计算公式:
a。二矗。、卜1)+a布。(、,)砂苗沐(必;布。(卜1〕。) (1二2,3) (3)
云。=矗。(1--,)+在:布。(1-1)。+苗‘x(苗‘布。(、,)。) (1二2,3,4) (4)
式中:瓦为坐标原点0‘的加速度,兔,,)为坐标原点氏:的加
速度,瓦为杆件1质心加速度,几(iw1、为坐标原点0卜,到仅
的矢量,凡1-】、为坐标原点口、,到杆件1质心“的矢量。
3 工作装置动力学方程
分别对动臂、斗杆和铲斗进行受力分析,受力情况如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9期妻91
万方数据
二 业摘息化
图2所示。F12为回转平台对动臂的约束力,凡 与凡:为一
对作用反力,分别为动臂对斗杆和斗杆对动臂的约束力,
凡 与凡 为一对作用反力,分别为斗杆对铲斗和铲斗对斗
杆的约束力;MI:为回转平台对动臂的约束力偶,肠刀为动
臂对斗杆的约束力偶泌拼为斗杆对铲斗的约束力偶,从2、
M23、肘义的正向为逆时针方向,桃:与M23为一对作用反力
偶、材们与M34为一对作用反力偶;凡B为动臂油缸对动臂
的作用力,凡与FIF为斗杆油缸作用在动臂和斗杆上的作
用力,凡 为铲斗油缸对斗杆的作用力,凡 为摇臂对斗杆
的作用力,肠 为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场、凡、肠 构成为
一组平衡力系;m‘、m堵、m‘依次为动臂、斗杆和铲斗的
重力;凡 为挖掘力。
桃 币
图2动臂、斗杆和铲斗受力分析图
一
根据牛顿一欧拉动力学方程,列出工作装置任一杆件
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计算公式:
藤五·在沙苗ix[人·苗:〕(1二2,3,4)
天二m沁 (1二2,3,4)
(5)
(6)
式中沃为杆件1的惯性力,砍为杆件1惯性力矩,m£为杆
件 1质量,11为杆件 1的转动惯量,瓦汤‘、在‘由式(1)、(2)、
(4)计算得出。
根据受力分析图,列出任一杆件的力和力矩平衡方
程: 燕=熟、1)‘+乙1+1)‘+艺矛尹 (*=2,3,4) (7)
屁缅《1-1)£+耐、1+,)‘币。、x熟、,、币二(1--1)x孰、。、+艺耐:一
(8)
式中斌、,、为杆件1一1对杆件‘的约束力瓜1+1、表示杆件(1+
1)对杆件1的约束力;虱、、为杆件(i一1)对杆件1上的约束
力矩,虱1+1)‘为杆件(1十1)对杆件1上的约束力矩,艺劳尸为
所有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和,乏丽甲为所有外力对杆件
1的质心的力矩,瓦。为杆件1质心“到坐标原点。‘的矢
量,疏(i-,)为杆件1质心“到坐标原点口‘_,的矢量。
(1二2,3,4)
(10)、(11)。
磷ha 礼洲孙礴 )
~今
虱=一心 孙 蝙 、(瓦一耐
卜
卜
)
+Poa声卢长砂Pos萨瓜
)一编 x
(9)
(孙礴 一酷凡)卜
+尸翔沐凡计只创x尸iK十几 rx几F (10)
卜
卜
知
冲
净
材纤一风计材lz+Po。czx(之 一一)
户2--m瞪
卜
卜
于
-〕
)+PolBxFEneePollxFI汁
PoloZx户’J砂只〕2声月尸Pol萨(瓦一礼尸称斌二耐 +
瓦流厂赊 耐
(11)
式中:丽2、履3、虱、瓦、瓦和瓦由式(5)和式(6)计算得出,其
它变量含义参见图2以及式(3)、(4)和(8)。
式(9)、(10)和(11)组成了工作装置的运动微分方程
组。其整个推导过程涉及大量向量运算,如果用手工进行
公式推导比较烦琐,且容易出错。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
计算能力和符号推导功能,工作装置动力学方程推导很
有规律,适合在Matlab里编程实现。把工作装置的结构参
数设为符号变量,编写 M程序实现整个计算和化简过程
自动进行。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具有以下简化表示形式:
万(口)J+c(0,泞)夕+刀(泞)+‘(口)二刀(口)声福+E(0)瓜 (12)
式中:J二[JZ口3J4]T,夕二[泞2泞3泞4lT,凡姚FE。FIFFJK」T,
M(0)为藕合惯量矩阵、三阶对称阵,C(口,的为离心力和哥
式力作用项矩阵,B(旬为摩擦力作用项向量,G(0)为重力
作用项向量,D(e)为驱动力作用项矩阵,F(0)为挖掘力作
用项向量。工作装置的结构确定后,M(0)、G(0)、D(0)和E
(0)为关节角度的函数,B(旬为关节角速度的函数,C(0,
句为关节角度和关节角速度的函数。式(12)全面反映了
工作装置各项结构参数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由于方
程涉及变量众多、比较大,本文在此不赘述。
4 动力学特性分析
本文以某中型液压挖掘机为实例,对在挖掘作业中
常用到的场地平整、修坡等直线跟踪功能进行仿真,分析
工作装置动力学特性和进行模型验证。该型号挖掘机工
作装置转动惯量、质量和杆件长度等主要结构参数为:12=
15366kg·mZ,13二826kg·mZ,14=252kg·mZ,m:二1566kg,
m3二s65kg,m4二453kg,乙2三5.16m,乙3二2.59m,乙4二1.33m(乙2
为A点 C点的距离,L3为 C点 刀点的距离,L;为 D点N
J点的距离)。
在仿真过程中,设定铲斗斗齿尖运行轨迹为水平直
线,保持铲斗的姿态角为一900(即铲斗随动坐标系的X轴
垂直向下),铲斗斗齿尖由基坐标仁6.8,一1.5」(单位:m)位
置以:=0.1而5和:二0.5耐5两种速度匀速向机身方向运动
到「3.8,一1.5〕位置。当铲斗斗齿尖按指定轨迹运动时,根
据工作装置逆向运动方程[6j,可以计算出各关节角度、角速
度和角加速度。图3和图4分别给出在两种不同斗齿尖
运动速度下各关节角加速度变化曲线,a:为动臂相对回
转平台转动的角加速度,a3为斗杆相对动臂转动的角加
速度,a4为铲斗相对斗杆转动的角加速度。图3和图4中
按式(7)列出铲斗的力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力几,代
入按式(8)列出的铲斗的力矩平衡方程进行化简,得到不
含约束力的平衡方程(9)。同理,从铲斗开始,往动臂递
推,可以依次得到斗杆和动臂的消除约束力的平衡方程
92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9期
万方数据
二 业二 化
xl护
2卜~
...... -
助..... -
- 一/
‘
长二丁
户『
10
20
30
时间 tls
,=0.1n公台时驱动力曲线
,卜----一 厂一
~ 户 ~ ~ - - - - 一 r了
外
一’打
2
4
时间 tls
0
气
2
,
1
,
1
:
0
o
if
~
0
图 6
,动.5n公5时驱动力曲线
xlo
卜
..卜
.
护
.
.
.
.
.
.
‘
.
.
‘
卜
L
n
U
一
~
-
,
.
xl护
工L
‘..
---一 厂一
~
全__之_______一
10
20
30
时间 tls
,动.111115时约束反力曲线
一一一一一一刀一
凡2
surfacematerial[J〕.J.Aerosp.Eng.,1994,7(1):17一32.
(编辑 黄 获)
2
改
只
得
留
姿
只
材
留
之
食
欲
以
探
氢
0
,
‘
,
1
~f
~
0
.二1
0
11
之
食
只
以
供
最
相对应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但图4中角加速度的值明显
要大很多。
xlo-3
,
,
P.
飞
侧
瑕
口只
暇
杯
水
长
、、、~~
一 叹 一
20
30
时间 忿15
时关节角加速度曲线
刃二0.111115
些
瀚
0
.
0
~j
工八
卜
1
o
卜
工
工
述一______J
一 ~ ..~ ...~ ,. ., ...
一0一05
0
一
~..
-
一
一
伪
二
2
4
五
6
,
,
勺巴
飞
侧
侧
口只
权
护
积
时间 tls
图4 ,=0.5n公污时关节角加速度曲线
这里只验证空载时工作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在仿真
过程中挖掘力设为 0,把工作装置的结构参数值和计算
得到的运动状态参数值代人式(12),对方程组进行求解
就可以计算出工作装置的驱动力,其变化曲线如图5、图
6所示。动臂油缸驱动力 几 最大、缓慢下降,铲斗油缸驱
动凡最小、基本保持不变,斗杆油缸驱动力凡 呈从负到
正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把驱动力代到
杆件力平衡方程式(7),就可以求出杆件间的约束反力,
其变化曲线如图7、图8所示。对照图5与图6可以看出,
工作装置在两种不同运动速度下的驱动力曲线基本相
同,图7和图8的约束力曲线也有类似的结论,这是因为
空载时,斗齿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惯性力和惯性
力矩都很小,驱动力主要用来克服重力作用。
5 结 论
(1)基于牛顿一欧拉方程推导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
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某中型挖掘机实例来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工作装置的动力学特性。
(2)建立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数学模型是挖掘
控制设计的基础。模型还可以用于挖掘机工作装置的逆
向动力学仿真,求解工作装置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运动
副动反力,作为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分析的依据。
[1] KoivoAJ,ThomaM,kocaoglanE,etal.Modelingandcontrol
ofExcavatorDynamicsDu石ngDiggingoperation[J].JAerosp.
Eng.,1996,6(1):8451一5459.
匕之一上一__________
2
4
0
时间 t/s
图8 。动.51”15时约束反力曲线
nynamicsandthecomputationofPrescribedTrajecto叮[J」.
Computersandstructures,20()2,80:605一164.
【5] 何清华,张大庆,郝鹏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模型及其控制的试
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542es546.
[参考文献1
[6] KoivoAJ.Kinematicsof。xcavators(Backhoes)fortransferring
[2] LeverPA,WangFYJntelligentExcavationcontrolSystemfor
LunarMiningsystem[J].J.Aerosp.Eng.,1995,8(1):16一24.
作者简介 :
孙旭国(1973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及
「3〕 洪嘉振.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FoxB,Jennin邵LS,zom哪 AY.ontheModelingofAc比ator
控制技术。
收稿 日期 :
2007一的 一02
万方数据
机械工程师 2。。7年第9期.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