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湖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
放,增强金融服务______ 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
发展。
A.实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中小企业
D.国有企业
2、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C.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天保卫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B.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C.生态环境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D.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4、下列属于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①建立了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②成为了世界商品消费第一大国
③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④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8 年我国科技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中不包括:
A.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1
B.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C.造岛神器“天鲲号”下水
D.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6、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正常人空腹超过 12 小时会引起低血糖
C.南瓜能抑制葡萄糖吸收,具有降血糖作用
D.胰岛素是人体产生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7、下列选项对“夏满芒夏暑相连”中节气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小满”表明了降水的时间和强度
B.“芒种”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C.“立夏”“夏至”体现了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
D.“小暑”“大暑”表明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
8、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车同轨,书同文——周武王
B.烽火四起戏诸侯——周宣王
C.一骑红尘妃子笑——唐睿宗
D.锦帆未落干戈起——隋炀帝
9、下列送别诗句中不属于描写目送友人场景的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D.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10、荷花虽然生长于池塘的污泥之中,但荷叶却出污泥而不染,其主要原因是:
A.荷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与太阳光发生光合作用,产生自清洁
B.荷叶表面光滑,具有非常强的光洁度,污泥很难在它的表面吸附
C.荷叶含有疏水的纳米级蜡质,雨露落在上面会形成水珠清洁叶面
D.荷花枝干细长,水珠落在荷叶上,容易造成荷叶晃动,甩出污泥
11、首次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在一起的学者是:
A.朱熹
B.程颐、程颢
2
C.董仲舒
D.颜之推
12、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颗粒越小越易燃烧,爆炸也越剧烈
B.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
C.越易带电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
D.含卤素和钾、钠的粉尘,爆炸趋势增强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鄱阳湖栖息着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B.我国最早出现的种植业位于松花江流域
C.被誉为“天上云霞,地上鲜花”的是四川蜀绣
D.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14、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下列哪一人才选拔制度与其所言体
现的用人理念最契合: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雷雨可使土壤的氮肥增加
B.18K 黄金制品的含金量为 70%
C.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涂层
D.在金属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金属被氧化腐蚀
16、下列成语和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口蜜腹剑——李义府
B.十面埋伏——项羽
C.程门立雪——杨时
D.东床快婿——王羲之
17、下列我国古代国家行政机构不具有行政监察职能的是:
A.太常寺
B.御史台
3
C.都察院
D.六科给事中
18、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有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他主要强调管理应该注重:
A.沟通
B.分权
C.组织
D.控制
19、下列气体是人体能够产生的,能发挥抗炎、神经功能调节和血管松弛等作用,但若吸入过量会与血红
素结合导致中毒的是:
A.氨气
B.硫化氢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20、下列我国空间站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按完成步骤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
②“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
③陆续发射科学实验舱和空间站核心舱,组建中国空间站
④“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1、科学家将松力纤维蛋白原和可吸收材料共混后,采用静电纺技术制成具有超亲水性、类似细胞外基质
的生物复合支架材料。由该材料制成的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组织______和合适的机械强度,植入肌体后,可在
逐层降解的同时进行组织再生,诱导肌体自身组织长入韧带中,逐步演变成自身韧带组织,实现腱骨融合,达
到永久愈合的目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容性
B.自愈性
C.亲和性
4
D.再生性
22、夏季天气炎热,人很容易犯困、无精打采,这时不妨吃几颗葡萄来帮你提神、消除疲乏之意。因为在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成分,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为大脑供给所需能量,快速恢复大脑活力。同
时,葡萄中还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能对神经产生良好的______,帮助人体______衰弱的神经,这也是提神醒脑
的有效途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刺激
调理
B.应激
调节
C.激变
调整
D.激发
调剂
23、纪录片《苏东坡》以苏东坡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横切面。______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
美食、情感等维度进行透视。多角度地______其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照
阐释
B.记载
解说
C.记录
阐述
D.观照
解读
24、一个艺术家真正的贡献是艺术语言的创新。如果说审美理想的构建是绘画法度和秩序建立的基石,那
么绘画秩序的建立则是绘画风格成熟的______。风格的形成在于画面所搭建的整体构成必须有______的秩序和
法则。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稳定
B.标志
内在
C.方向
全新
D.途径
和谐
25、没有精神内核的娱乐,即便一时热闹,______流于空虚。网民需要文化产品、需要轻松娱乐,但不需
要无下限、无道德的“秀”。应该肯定的是,依法净网,不只是约谈平台、关停账号,而是持续发力、______
治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终
固定化
5
B.难免
长效化
C.终归
常态化
D.终将
平常化
26、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任何彩笔都很难绘出那在严寒的两极空气中嬉戏无常、变幻莫测的炫目之
光。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哪种现象能与之______。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
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______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
光十色的巨大银幕,仿佛上映一场球幕电影,给人视觉上极美的享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抗衡
映照
B.媲美
辉映
C.相较
迤逦
D.匹敌
延宕
27、除了口误,笔误同样泄露了潜意识的秘密。短信聊天说到我爸身体不舒服却不去医院检查这一事实时,
我想说“我爸就是太固执了”,但我键入的文字竟是“我爸就是太过分了”。那一刻,我突然呆住了。一词之
别,却暴露出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固执”只是一种较为客观的______,而“过分”却是饱含着情绪的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现
流露
B.判断
认识
C.描述
表达
D.显示
暗示
28、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______。某次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
上有一个洞,评委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
耐人寻味。如何______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遮蔽
擦亮
B.蒙蔽
擦拭
C.遮掩
烛照
D.掩饰
拂拭
29、关于科学革命的讨论______于十七世纪。不过,其时革命尚在______地展开,相关讨论的焦点集中在
科学的本性,而未有所谓“科学革命史”的理解。到十九世纪,现代科学的基本模式逐渐定型,一些学者便回
到现代科学的源头做起了编史和整理工作。
6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滥觞
如火如荼
B.起源
风起云涌
C.溯源
轰轰烈烈
D.发端
方兴未艾
30、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______的整体认知与印象,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发展哲学、城
市精神等构成的理念识别系统,城市各主体的行为方式所构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以及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景观等
构成的视觉识别系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城市的文化形象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______的作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禀赋
振聋发聩
B.特征
醍醐灌顶
C.观感
撼天震地
D.气质
举足轻重
31、说起乡愁,那是一种______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安放你的灵魂、温暖你
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______
于儿时的故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以割舍
B.与生俱来
C.永生难忘
D.刻骨铭心
回荡
氤氲
徜徉
徘徊
32、古人根据经验编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农谚,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不仅是农谚,与二十四节
气相关的诗词歌赋也是______,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再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此诗词歌赋______,将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现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好的传播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沉思翰藻
B.不计其数
文采斐然
C.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D.举不胜举
缀玉联珠
33、打开书本,一股久违了的墨香扑面而来,摩挲纸张,淡淡的凹凸感非常舒服。味觉、视觉、触觉顿时都
活泛起来,连脑细胞也显得格外活跃。读累了,就闭眼歇一歇,顺便回味刚读过的情节,思考作者的______;
7
看到精彩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就反复重读、吟咏再三,读到妙处更是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
B.言外之意
低头折节
C.弦外之音
额手称庆
D.微言大义
击节赞叹
34、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应尊重当地
实际,______、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______。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分庭抗礼
B.按部就班
投闲置散
C.循序渐进
贪大求快
D.按图索骥
急于求成
35、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如果说建筑是她的脊梁,环境是她的容貌,那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她的______。
而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特别是当跨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被重新______,转
化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养成时,那她______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也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立足
世界的文化底气和骨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佩饰
演绎
赋予
B.神采
弘扬
荡涤
C.灵魂
唤起
涵育
D.冠冕
阐释
秉承
36、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______
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______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______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有匠心
普遍
融合
B.巧夺天工
特殊
融会
C.炉火纯青
典型
融入
D.入室升堂
独特
融化
37、关于卫生健康创新发展的高峰论坛围绕“创新驱动,健康中国”主题,______国际和国内远程医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