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江苏南京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
A.20 万年前
C.春秋战国时期
B.距今 10000 年左右
D.北朝时期
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
汉武帝( )
A.分封诸侯
C.实施“推恩令”
B.广设郡县
D.设立“三司”
3.“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
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华佗
C.毕昇
B.祖冲之
D.汤显祖
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
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C.中外交流频繁
B.大运河的开通
D.都市生活繁华
5.右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
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丝绸之路开辟
C.海外贸易繁荣
B.江南地区开发
D.清朝经济兴盛
6.“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材
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C.英法火烧圆明园
B.太平天国的兴亡
D.义和团反帝斗争
7.“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
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办近代工业
C.矢志为变法献身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D.兴办大生纱厂
8.7 月 27 日,周恩来赶到南昌,组成包括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内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
目的是( )
A.指导武昌起义
C.领导南昌起义
B.创办黄埔军校
D.创建工农红军
9.“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
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
B.保卫大武汉
A.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
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
指的是( )
A.广州
C.西安
B.瑞金
D.重庆
11.右图中的庆祝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胜利时
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开国大典中
D.中葡澳门交接仪式上
12.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
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 10 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
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13 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
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14.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印度
C.雅典城邦
B.古巴比伦王国
D.法兰克王国
15.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
三
A.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6.“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
替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公历”的由来
C.巴格达的“智慧官”
B.阿拉伯数字
D.计算机网络
17.14 世纪前后中,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18.“1774 年,殖民地代表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人民决心为民族独立、自由,
与英国决一死战”。领导人民赢得“独立,自由”的是( )
A.伏尔泰
C.拿破仑·波拿巴
B.乔治·华盛顿
D.卡斯特罗
19.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
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20.发生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
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非洲独立运动高潮
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21.“政府以赎买方式革除武士俸禄,鼓励其将所持資金投入办实业。”材料所述现象出现在
( )
A.7 世纪
C.19 世纪
B.18 世纪
D.20 世纪
22.1917 年 3 月 25 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
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鸣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
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C.人民委员会成立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3.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开始打破凡尔赛一华盛
顿体系所确立的世界秩序”。它是( )
A.九一八事变
C.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B.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七七事变
24.“在冰冻的条件下,食不果腹、衣难御寒的工人们却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 16 个小时”,
“1929 年 4 月,由列宁格勒工人倡议并最终在全国形成了劳动竞赛”。上述壮举的目的
是( )
A.恢复国民经济
C.缓解经济危机
B.实现工业化
D.推广苏联模式
25.在 1934 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
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
118.4 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 75.59 美元。该计划的作用是(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C.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
B.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D.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3 分,共 35 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宋时期的榷场
材料二
“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
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
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 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2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
么?(2 分)
(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城。(4 分)
(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2 分)
——《中国民族史纲要》
27.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为,保证德国物
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
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
——《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947 年 6 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
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
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
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7 月,苏联退出会谈。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
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仍,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
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 分)
(2)据材料二,归纳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
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6 分)
(3)材料三中“高速流动”的影响是什么? (1 分)
(4)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3 分)
2019 年江苏南京中考历史真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题号 1
答案 C
题号 14
答案 B
2
C
15
D
3
B
16
B
4
C
17
A
5
D
18
B
6
B
19
A
7
A
20
A
8
C
21
C
9
D
22
B
10
D
23
A
11
C
24
B
12
C
25
D
13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3 分,共 35 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1)西夏。临安。(2 分)
(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2 分)
(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4 分)
(4)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2 分)
27.(1)①辛丑条约;②二十一条;③军阀割据(军阀混战)。(3 分)
(2)④短暂的春天;⑤纺织业。(2 分)
(3)⑥三民主义;⑦先生;⑧敬告青年。(3 分)
(4)⑨中国工人;上海。(2 分)
(5)新旧并呈;走向光明。(2 分)
28.(1)极端民族主义;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国家的
侵略)。(3 分)
(2)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援助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
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加剧了美苏对抗,苏联拒绝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6 分)
(3)使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1 分)
(4)观点一:走向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惨痛的历史教训;推动和平与发
展的力量不断壮大;合作、对话成为常态。观点二:面临着不确定因素。霸权主义(单
边主义)、强权政治横行;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任答一种均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