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安徽阜阳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安徽阜阳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 1.﹣2 的绝对值是( ) A.﹣2 B.2 C.±2 D. 【考点】绝对值. 【分析】直接利用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2 的绝对值是:2. 故选:B. ) C.a8 B.a﹣5 2.计算 a10÷a2(a≠0)的结果是( A.a5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a10÷a2(a≠0)=a8. 故选:C. D.a﹣8 ) B.83.62×106 3.2016 年 3 月份我省农产品实现出口额 8362 万美元,其中 8362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362×107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 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 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是负数. 【解答】解:8362 万=8362 0000=8.362×107, 故选:A. C.0.8362×108 D.8.362×10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圆柱的主(正)视图为矩形. 故选 C. 5.方程 =3 的解是( ) A.﹣ B. C.﹣4 D.4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 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 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2x+1=3x﹣3, 解得:x=4, 经检验 x=4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 D.
) 6.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比 2013 年增长 8.9%,2015 年比 2014 年增长 9.5%,若 2013 年和 2015 年我省财政收入分别为 a 亿元和 b 亿元,则 a、b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A.b=a(1+8.9%+9.5%) B.b=a(1+8.9%×9.5%) C.b=a(1+8.9%)(1+9.5%) D.b=a(1+8.9%)2(1+9.5%)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根据 2013 年我省财政收入和 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比 2013 年增长 8.9%,求出 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再根据出 2015 年比 2014 年增长 9.5%,2015 年我省财政收为 b 亿元, 即可得出 a、b 之间的关系式. 【解答】解:∵2013 年我省财政收入为 a 亿元,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比 2013 年增长 8.9%, ∴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为 a(1+8.9%)亿元, ∵2015 年比 2014 年增长 9.5%,2015 年我省财政收为 b 亿元, ∴2015 年我省财政收为 b=a(1+8.9%)(1+9.5%); 故选 C.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 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 A、B、C、 D、E 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 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 共 64 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 6 吨以下的共有( 组别 A B C D E 月用水量 x(单位:吨) 0≤x<3 3≤x<6 6≤x<9 9≤x<12 x≥12 ) A.18 户 B.20 户 C.22 户 D.24 户 【考点】扇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除 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 64 户及 A、C、D、E 四组的百分率可得参与调查 的总户数及 B 组的百分率,将总户数乘以月用水量在 6 吨以下(A、B 两组)的百分率可得 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参与调查的户数为: =80(户), 其中 B 组用户数占被调查户数的百分比为:1﹣10%﹣35%﹣30%﹣5%=20%, 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 6 吨以下的共有:80×(10%+20%)=24(户), 故选:D. 8.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 AC 的长为( ) A.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B.4 C.6 D.4 【分析】根据 AD 是中线,得出 CD=4,再根据 AA 证出△CBA∽△CAD,得出 = ,求出 AC 即可.
【解答】解:∵BC=8, ∴CD=4, 在△CBA 和△CAD 中, ∵∠B=∠DAC,∠C=∠C, ∴△CBA∽△CAD, ∴ = , ∴AC2=CD•BC=4×8=32, ∴AC=4 ; 故选 B. 9.一段笔直的公路 AC 长 20 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 B,AB 长 15 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 好者同时从点 A 出发,甲以 15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 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 10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 C;乙以 12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 C,下列选项中,能正 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 2 小时内运动路程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分别求出甲乙两人到达 C 地的时间,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由题意,甲走了 1 小时到了 B 地,在 B 地休息了半个小时,2 小时正好走到 C 地,乙走了 小时到了 C 地,在 C 地休息了 小时. 由此可知正确的图象是 A. 故选 A. 10.如图,Rt△ABC 中,AB⊥BC,AB=6,BC=4,P 是△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 则线段 CP 长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定理.
【分析】首先证明点 P 在以 AB 为直径的⊙O 上,连接 OC 与⊙O 交于点 P,此时 PC 最小,利 用勾股定理求出 OC 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C=90°, ∴∠ABP+∠PBC=90°, ∵∠PAB=∠PBC, ∴∠BAP+∠ABP=90°, ∴∠APB=90°, ∴点 P 在以 AB 为直径的⊙O 上,连接 OC 交⊙O 于点 P,此时 PC 最小, 在 RT△BCO 中,∵∠OBC=90°,BC=4,OB=3, ∴OC= =5, ∴PC=OC=OP=5﹣3=2. ∴PC 最小值为 2.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1.不等式 x﹣2≥1 的解集是 x≥3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不等式移项合并,即可确定出解集. 【解答】解:不等式 x﹣2≥1, 解得:x≥3, 故答案为:x≥3 a(a+1)(a﹣1) . 12.因式分解:a3﹣a=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原式提取 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a(a2﹣1)=a(a+1)(a﹣1), 故答案为:a(a+1)(a﹣1) 13.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 2,A 为⊙O 外一点,过点 A 作⊙O 的一条切线 AB,切点是 B, A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C,若∠BAC=30°,则劣弧 的长为 . 【考点】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心角∠BOC 的大小,然后利用弧长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 是⊙O 切线, ∴AB⊥OB, ∴∠ABO=90°,
∵∠A=30°, ∴∠AOB=90°﹣∠A=60°, ∴∠BOC=120°, ∴ 的长为 = . 故答案为 . 14.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6,BC=10,点 E 在 CD 上,将△BCE 沿 BE 折叠,点 C 恰 落在边 AD 上的点 F 处;点 G 在 AF 上,将△ABG 沿 BG 折叠,点 A 恰落在线段 BF 上的点 H 处, 有下列结论: ①∠EBG=45°;②△DEF∽△ABG;③S△ABG= S△FGH;④AG+DF=FG. 其中正确的是 ①③④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由折叠性质得∠1=∠2,CE=FE,BF=BC=10,则在 Rt△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 AF=8,所以 DF=AD﹣AF=2,设 EF=x,则 CE=x,DE=CD﹣CE=6﹣x,在 Rt△DEF 中利用勾股定 理得(6﹣x)2+22=x2,解得 x= ,即 ED= ;再利用折叠性质得∠3=∠4,BH=BA=6,AG=HG, 易得∠2+∠3=45°,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设 AG=y,则 GH=y,GF=8﹣y,在 Rt△HGF 中利用 勾股定理得到 y2+42=(8﹣y)2,解得 y=3,则 AG=GH=3,GF=5,由于∠A=∠D 和 ≠ ,可 判断△ABG 与△DEF 不相似,则可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对③进行判断;利 用 AG=3,GF=5,DF=2 可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BCE 沿 BE 折叠,点 C 恰落在边 AD 上的点 F 处, ∴∠1=∠2,CE=FE,BF=BC=10, 在 Rt△ABF 中,∵AB=6,BF=10, ∴AF= =8, ∴DF=AD﹣AF=10﹣8=2, 设 EF=x,则 CE=x,DE=CD﹣CE=6﹣x, 在 Rt△DEF 中,∵DE2+DF2=EF2, ∴(6﹣x)2+22=x2,解得 x= , ∴ED= , ∵△ABG 沿 BG 折叠,点 A 恰落在线段 BF 上的点 H 处, ∴∠3=∠4,BH=BA=6,AG=HG, ∴∠2+∠3= ∠ABC=45°,所以①正确; HF=BF﹣BH=10﹣6=4,
设 AG=y,则 GH=y,GF=8﹣y, 在 Rt△HGF 中,∵GH2+HF2=GF2, ∴y2+42=(8﹣y)2,解得 y=3, ∴AG=GH=3,GF=5, ∵∠A=∠D, = = , = , ∴ ≠ , ∴△ABG 与△DEF 不相似,所以②错误; ∵S△ABG= •6•3=9,S△FGH= •GH•HF= ×3×4=6, ∴S△ABG= S△FGH,所以③正确; ∵AG+DF=3+2=5,而 GF=5, ∴AG+DF=GF,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tan45°. 三、(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5.计算:(﹣2016)0+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2016)0+ =1﹣2+1 =0. +tan45° 16.解方程:x2﹣2x=4.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零指数幂. 【分析】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右边就 是常数,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配方 x2﹣2x+1=4+1 ∴(x﹣1)2=5 ∴x=1± ∴x1=1+ ,x2=1﹣ .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7.如图,在边长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12×12 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 ABCD 的两条边 AB 与 BC,且四边形 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 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 D,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 (2)将四边形 ABCD 向下平移 5 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 A′B′C′D′.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画出点 B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 D 即可解决问题. (2)将四边形 ABCD 各个点向下平移 5 个单位即可得到四边形 A′B′C′D′. 【解答】解:(1)点 D 以及四边形 ABCD 另两条边如图所示. (2)得到的四边形 A′B′C′D′如图所示. 18.(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
(2)观察下图,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黑球的个数,用含有 n 的代数式填空: 1+3+5+…+(2n﹣1)+( 2n+1 )+(2n﹣1)+…+5+3+1= 2n2+2n+1 .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1)根据 1+3+5+7=16 可得出 16=42;设第 n 幅图中球的个数为 an,列出部分 an 的 值,根据数据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n﹣1=1+3+5+…+(2n﹣1)=n2”,依此规律即可解决问 题; (2)观察(1)可将(2)图中得黑球分三部分,1 到 n 行,第 n+1 行,n+2 行到 2n+1 行, 再结合(1)的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1+3+5+7=16=42, 设第 n 幅图中球的个数为 an, 观察,发现规律:a1=1+3=22,a2=1+3+5=32,a3=1+3+5+7=42,…, ∴an﹣1=1+3+5+…+(2n﹣1)=n2. 故答案为:42;n2. (2)观察图形发现: 图中黑球可分三部分,1 到 n 行,第 n+1 行,n+2 行到 2n+1 行, 即 1+3+5+…+(2n﹣1)+[2(n+1)﹣1]+(2n﹣1)+…+5+3+1, =1+3+5+…+(2n﹣1)+(2n+1)+(2n﹣1)+…+5+3+1, =an﹣1+(2n+1)+an﹣1, =n2+2n+1+n2, =2n2+2n+1. 故答案为:2n+1;2n2+2n+1.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满分 20 分) 19.如图,河的两岸 l1 与 l2 相互平行,A、B 是 l1 上的两点,C、D 是 l2 上的两点,某人在点 A 处测得∠CAB=90°,∠DAB=30°,再沿 AB 方向前进 20 米到达点 E(点 E 在线段 AB 上), 测得∠DEB=60°,求 C、D 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 DE=AE=20,进而求出 EF 的长,再得出四边 形 ACDF 为矩形,则 CD=AF=AE+EF 求出答案. 【解答】解:过点 D 作 l1 的垂线,垂足为 F, ∵∠DEB=60°,∠DAB=30°, ∴∠ADE=∠DEB﹣∠DAB=30°, ∴△ADE 为等腰三角形, ∴DE=AE=20, 在 Rt△DEF 中,EF=DE•cos60°=20× =1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