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 冰 先 生 , 不 如 介 绍 茅 盾 来 得 响 亮 ; 介 绍 一 位 谢 婉 莹 女 士 , 不 如 介 绍 冰 心 来 得 ▲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 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 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 草木的叹息!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5 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伯父墓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 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 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 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 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 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 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 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 夫 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 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 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 妄 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 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 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 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 分)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 D. ③⑤⑥ C. ②④⑤ B.①③④ 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 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 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 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 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2)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难》) (3) ▲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 。(李白
▲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说》) (5)使天下之人, (6)此情可待成追忆,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语•学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 ▲ 。(韩愈《师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李商隐《锦瑟》) ▲ ? ▲ ?(《论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 多 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 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 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 远, 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 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 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 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 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 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 址 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 ”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 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 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 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 事等候着他。②于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 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 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 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分) 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 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 分) 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 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 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 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 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 大 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 怖。 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 才 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 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 癖。 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 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 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 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 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 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 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 恶 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 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 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 女 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 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 老 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15.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 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 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 分) (杨静远译,有删改)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
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 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A 3.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4.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B 8.(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6.D 2.C 7.C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 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 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 现心情的低沉。 (2)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1)积善成德 (3)万里悲秋常作客(4)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不敢言而敢怒(6)只是当时已惘然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11.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2.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 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13.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 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14.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 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15.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