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A)(rH(T)是CO2(g)的标准摩尔生
(C)(rH(T)是负值;
(A)B的百分含量不变 (B)A的百分含量不变
6、(10分) 25℃时反应A B + C的反
2016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 1、如图,在一具有导热器的容器上部装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当在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及 盐酸令其发生化学反应,则以锌块与盐酸为系统时,正确答案为:( )。 ( A ) Q < 0,W = 0,U < 0; ( B ) Q = 0,W < 0,U > 0; ( C ) Q = 0,W = 0,U = 0; ( D ) Q < 0,W < 0,U < 0。 2、已知反应   CuO s 随温度的升高而 (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 无法确定。 ( ) 1/ 2 Cu s )。  r mS T  $ 的  O g 2     >0,则该反应的 r mG $ (T)将 3、下列各式属于偏摩尔量的是:( )。 ( A )  H   n  B       H  n  B    , npT , c )BC(  ( B )    H  n  B    , , npS c )BC(  ( C )  H   n  B    , , S V n c (C B)  ( D ) 。 , T V n c , (C B)  4、已知反应 C(石墨, s) + O2(g) == CO2(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H (T),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rH (T)是 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rH (T)是 C(石墨, s)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rH (T)是负值; (D)rH (T)与反应的rU 数值不等。 5、下列关于稀溶液依数性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依数性中最灵敏的是渗透压; (B)在依数性公式的推导中,都应用了拉乌尔定律; (C)依数性都可以用来测知溶剂的不纯性; (D)在依数性公式的热力学推导中没有任何近似假定,是十分严格的。 6、某反应 2A——>P, 若 1/CA 对 t 作图为直线,其斜率单位是: ( ) (A) 时间-1 ; (B)浓度-1; (C)无单位; (D) 浓度-1.时间-1 7、恒温恒压下,加入惰性气体后,对下列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 ) (A) NH 3   g  (B)   gN 2  1 2   gN 2    gH 2  1 2 3 2 3 2 NH  gH 2  g 3 ; ;
(C) CO2 (g) + H2 (g) = CO (g) + H2O (g) ; (D) C2H5OH(l) + CH3COOH(l) = CH3COOC2H5(l) + H2O(l) 8、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 A 则反应 4 B 的 3H 是( C 1H ; (A) 2H -2 (C) 2H + 1H ; B 的反应热 1H 及反应 2A 2 )。 C 的反应热 2H , (B)2 (D)2 1H - 2H ; 1H + 2H 。 9、在抽空密闭容器中加热 NH4Cl(s), 有一部分形成 NH3(g) 和 HCl(g),并建立平衡. 此 时, 组份数 K 和自由度数 f 是: ( )。 (A) K=2, f=1; (B) K=2, f=2; (C) K=3, f=3; (D))K=1 f=1。 10、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 (A)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 (B)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 (C)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D)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11、当用等边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体系时,通过三角形一顶点 A 向其对边 BC 作任意一 条直线,则直线上任一点所代表的体系中( )。 (A)B 的百分含量不变 (C)C 的百分含量不变 (B)A 的百分含量不变 (D)B 和 C 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 12、粒子的配分函数 Q 是表示:( ) (A)一个粒子的玻尔兹曼因子; (B)对一个粒子的玻尔兹曼因子取和; (C)对一个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的玻尔兹曼因子取和; (D)对一个粒子的简并度和玻尔兹曼因子的乘积取和。 AlCl 水溶液,其 a , 与 m 之间的关系为: ( 3 ) 13、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m m   / $ ; / m m  4 27 (A) (C) a a  $ (B) a  a (D) $ 3 4 m m   3 4 ( m m    / / $ 2 ) 14、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 25℃ 和 75℃ 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 升的高度: (A) 相同 ; (C) 25℃ 水中高于 75℃ 水中 ; (B) 无法确定 ; (D) 75℃ 水中高于 25℃ 水中 。 ( ) 15、某反应速率系(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系(常)数的关系为 k=k2 ( 应的表观活化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 k 1 42 k ) 1 2 ,则该反 (A)Ea=E2 + 1 2 E1-E4 ; (B)Ea=E2 +(E1-2E4)1/2 ; (C)Ea=E2 + 1 2 (E1-E4) ; (D)Ea=E2 +(E1-2E4) 。 二、填空题。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6 分) 1 、( 2 分 ) 在 绝 热 、 恒 压 、 W ’ =0 的 封 闭 系 统 内 发 生 下 列 反 应 : H g (1)W ,使系统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此过程: ( ) O g 2 0 ;  (2) ( ) 0.5 0 ; (4) 0 。( 选填>, (3) 0 ;  2 2 ( ) H O g r mU mH r r mS
<,=,≠ ) 2、(2 分)写出理想稀溶液中溶质 B 的化学势表达式,其中溶质 B 的体积摩尔浓度用 cB 表 示,则 B = 。 3、( 3 分 ) 实 验室 中 采用 法 来测 量 原电 池 的电 动 势, 测量 装 置称 为 ;测量过程中要保证通过待测电池的电流 。 4、(2 分)已知 25℃时, Fe 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2 (  3   Fe Sn 3  2  2 / Fe Sn  )  4   77.0 V 2 2  Fe 2 4  / ( , Sn  15.0 V E ,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  Sn 。今有一 ) 298 ( K 为: 5、(2 分)玻璃管的两段分别有两个半径大小不等的气泡,当打开连通两端的活塞后, 则大的气泡变得 ,小的气泡变得 。 6、(2 分)298K,pӨ下,由 5mol 纯 A 和 5mol 纯 B 组分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系统的 mix H = 。 ; mix S= 7、(3 分)溶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 三、问答题。请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2 题, 共 20 分) 1、(10 分)什么是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2、(10 分) 物理化学中有一组常用方程: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 p d ln dT  * mH 2  evp RT 范特霍夫(van’t Hoff)方程: 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方程: dT k  d ln dT aE RT 2  d K T ln $   H  $ m r 2 RT 试问:(1)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2)解释说明为什么它们在形式上极为相似。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7 题,共 84 分) (计算时可能用到的常数:R=8.314J·mol-1·K-1;F=96500C·mol-1;NA=6.023×1023。) 1、(15 分) 1 mol 理想气体由始态 300 K,1013.25 kPa 的压力下经下列过程等温膨胀至 101.325 kPa 的终态。(1)等温可逆膨胀;(2)恒外压为 101.325 kPa 膨胀;求各过程的U, H,G,A,S,W和 Q。 2、(10 分) 实验测得水煤气反应:H2O(g) + CO(g) = H2(g) + CO2(g) 已知: 1000K 时,KӨ=1.36。试判断在此温度下,反应自发的方向。(1) 若体系中四种气 体等体积混合;(2)含 5%H2O,50%CO,20%H2 和 25%CO2 的混合气体。 3、(8 分)25°C 时,纯溴(B)的饱和蒸汽压为 28.40 kPa,溴(B)与 CCl4(A)组成的溶
液摩尔分数为 Bx =0.00599 时,测得溴(B)的分压为 0.319kPa, (1)、以纯溴(B)液体为 标准状态,求溶液中溴(B)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2)、已知溴(B)的亨利常数 kB=53.86 kPa, 把 B 作为溶质,以 xB→1 仍服从亨利定律的假想状态为标准状态,求溴(B)的活度及活度 系数。 4、(18 分)下图为 101.3kPa 下,A、B 二组分凝聚系统的温度-组成图,纵坐标为温度(t/ ºC),横坐标为物质 B 的摩尔分数(xB)。(1)列表指出 1~8 个相区及 J 点的相态和成分、条 件自由度数;(2)画出物系点为 P点冷却过程的步冷曲线,并标明其相态的变化;(3)指 出相图中三条水平线上所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式(3)将 10.0 mol 溶液 P 冷却,最初可 得到何种固体纯物质?试估算其最大值。 5、(15 分)25 ℃, 101.325 kPa 下,有电池:Ag(s)│AgCl(s)│HCl(a)│Hg2Cl2(s)│Hg(l) │Pt(s);已知 (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若 HCl 的 a = 0.100,求电池的电动势 E; (Hg2Cl2/Hg) = 0.268 V。 (3) 25 ℃时,( E  T  )p = 0.338×10-4 V/K,求电池反应的rGm,rSm,rHm 和可逆热效应 Qr。 B + C 的反应速率常数 k =4.46×10−3 min-1,温度提高 10℃ 6、(10 分) 25℃时反应 A 时,反应速率提高一倍,计算:(1)该反应在 25℃时的半衰期;(2)25℃时,初始浓度为 0.1mol·dm-3 的 A 经过 50 分钟后,浓度为多少? (3)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Ea. 7、(8 分)在某温度下,铜粉对氢气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其具体形式为: V  1.36 0.5  p p ,式中 V是氢在铜粉上的吸附量   1 cm STP g    3    , p 是氢气的压力。求在 该温度下,表面上吸满单分子层时的吸附量及 1 克铜粉的表面积。(已知氢气每个吸附质分 子的截面积 0   2 1.318 10 m  19 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