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初等)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 40 分。) 1.教育制度化形成的标志是() A.教育实体的出现 B.学校的出现 C.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D.大学的出现 2.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教育制度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交叉型学制 3.在古印度,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的种姓是() A.僧侣祭司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问题 D.学生
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康德 6.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是() A.正蒙书院的小班 B.南洋公学的外院 C.各州县的小学堂 D.正蒙书院的大班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毛泽东思想 C.论语 D.学记 8.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个性的培养 B.创造能力的培养 C.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的全面发展 9.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小学体育方面要求的是() A.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B.须具有健康的身体 C.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D.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10.外砾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弗洛伊德 C.华生 D. 威尔逊 11.下列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学生能够系统地观察事物 B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C 小学生的思维很灵活 D.小学生具有清晰的道德感 12.下列关于小学教育具体任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姿势 B.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C.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D.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够等他们长大后再培养 13 老师对学生搜身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 B.人格尊严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1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义务的是() A.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B.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 C.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D.尊敬师长 15.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是() A.教师的语言天赋 B.教师资格证书 C.教师的角色认同 D.教师的专业素养 16.下列表述中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的是() A.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B.必须根据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C.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D.根据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7.制约学校课程主要因素是() A.社会、知识、教师 B.学校、知识、学生 C.社会、知识、儿童 D.家庭、教师、儿童 18.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探究型课程 19.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是一级课程 B.学校课程采用“研制一开发一推广”开发模式 C.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D.学校课程是为了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 20.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是() A.普及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精英性 2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22.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23.下列教育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图片 B.实验 C.参观 D.标本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要求的是()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辛卜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大量知识,尽量减少实验课的学时 26.个别教学制的最显著的优点是() A.扩大了教学规模 B.促进了教学效率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7.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有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
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单式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28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为是()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29.小学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 A.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B.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 C.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D.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对立斗争过程 30.德育过程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3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3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 C.校外活动 D.少先队活动 33.教师在运用奖励与处罚时要尽量避免的行为是() A.当奖则奖,当罚则罚 B.发扬民主 C.符合实际,实事求是 D.只通知当事人,不扩大宣传 3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是() A.了解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个别教育 D.班会活动 3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后进生心理特征的是() A.自尊好强 B.学习动机不强 C.意志力薄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