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 1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真题 课程代码:0065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报纸编辑部门的总负责人通常称 A.总策划 C.总编辑 B.总经理 D.总主笔 2.在报纸编辑部中,负责根据文字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保证出版物质量的是 A.总编辑 C.内务编辑 3.现代新闻传播环境下的信息流通特点是 A.我传你受 C.传受互动 B.校对 D.责任编辑 B.我打你通 D.供不应求 4.对地震、火灾、飞机失事等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称为 A.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B.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C.独立型报道策划 D.连动型报道策划
5.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 A.报纸 或版面 C.具体的稿件 6.选稿环节中稿件分析的重点是 A.判断稿件有哪些缺陷 价值 B.相关专栏 D.报道设计方案 B.判断稿件哪一部分最有 C.比较各篇稿件意义的大小 D.判断稿件是否有刊用价值 7.依据权威性资料对稿件内容进行检查,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的方法是 A.分析法 C.调查法 8.认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的是 A.邹韬奋 C.徐宝璜 9.新闻标题中的辅题指的是 A.复合题 C.虚实结合题 10.一个版要有定读性,最主要的是要有 A.精彩的内容 C.精彩的图片 11.版面上最具有强势的编排手段是 A.标题 C.专栏 B.核对法 D.解释法 B.黄远生 D.张季鸾 B.多行题 D.引题和副题 B.精彩的专栏 D.精彩的言论 B.图像 D.题花
12.报纸版面向读者传递信息是依靠 A.文字 C.文字和图像 13.版面设计的首要要求是 B.图像 D.版面语言 A.确立正确的编排思想 B.恰当地安排各篇稿件 D.正确处理编排思想与编排技 C.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巧的关系 14.版面设计的主要工作是 A.确立编排思想 C.确立布局结构 15.中国最早的副刊是 A.晨报副镌 B.安排稿件 D.美化版面 B.晨报副刊 D.字林沪报 C.消闲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报纸编辑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报纸策划 C.广告策划 E.发行营销策划 B.读者活动策划 D.新闻报道策划 17.某报开展的记者(编辑)当一天老师的“庆祝教师节”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属于 A.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B.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C.读者参与式报道策划 D.报纸介入式报道策划
E.受众调查式报道策划 18.运用分析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的具体途径包括 A.从稿件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中发现疑点 B.从稿件所提供的事实及作者对事实的评价中发现疑点 C.从新闻来源中发现疑点 D.从记者的反馈中发现疑点 E.从分析一件事实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疑点 19.编辑修改稿件时,如果要增补新闻事实,常用的方法有 A.妙笔生花 C.电话采访 E.合理推测 20.现代标题出现的主要表现是 A.类题的大量使用 B.标题的版面排列形式发生变化,标题字增大 C.多行题的出现 D.标题确定性增强 E.标题评价新闻内容 21.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 A.背景 C.目的 E.结果 B.请作者补充 D.实地采访 B.意义 D.原因 22.对版的内容之所以要进行配置,原因具体来说有 A.消除单稿局限 B.提高审美效果
C.吸引广告客户 E.凸显版面个性 23.版面对内容的评价有 A.综合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E.显性评价 24.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 A.同题集中 C.编排手段 E.版面的布局结构 D.增加组合效应 B.最终评价 D.言语性评价 B.集纳 D.版面空间 25.善于运用标题的变化,对设计美的版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标题的变化包括 B.形式的变化 D.字号、字体的变 A.内容的变化 C.大小的变化 化 E.位置的变化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报纸编辑的鉴别能力 27.报纸编辑策划 28.稿件内容的相关性原则 29.后生错误
30.版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1.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2.压缩新闻稿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正确的编排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4.在专、副刊的组稿中,发现作者的途径主要有哪几种? 五、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35.下面的内容摘自某报刊登的新闻稿,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报讯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今天证实,昨晚 9 时许,在新建县永陵镇发生一起杀死 3 人、 刺伤 2 人的特大杀人案件。据了解,罪犯李某是个不到 18 岁的无业青年,现已被公安机关 抓获。 36. 国外有家报纸在 2011 年结束之际,以《2011 年十大本地新闻精彩回顾》为题,刊登 了本地发生的许多重要新闻,其中包括《地铁碾断少女双脚》、《勿洛蓄水池 4 个月连夺 6 命》、《地铁故障大混乱》、《疗养院被指虐待老妇》、《女郎被弃尸水槽居民喝血尸水》等社会 新闻。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制作标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37.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 “他们坐火车来到甘肃农村学校支教,背着睡袋留宿教室,和孩子们同在食堂吃饭。” 13 日,甘肃省定西市台办主任杨继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他们”就是来自台湾地区的 46 名大学生和 2 名高中生志愿者,正在甘肃定西两所学校进行为期 9 天的支教交流活动。 “台湾学生来定西农村交流支教属于首次,很难得的机会。”杨继红说,本次活动由台湾微 客公益行动协会组织台湾当地部分高校大学生,自发组成 2 个梯队共 48 名志愿者,分别在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和陇西乔门学校“当老师”。 杨继红对前来支教的台湾学生“赞不绝口”,他说,学生们从台湾飞至香港,然后乘坐火车 经过广州、兰州,最终乘坐大巴抵达支教目的地。“自费过来支教,认真的精神让我们倍加 珍惜这样的机会”。 支教期间,台湾大学生将为当地学生开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和当地师 生共同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与农村学生结对,深入农户家中体验当地特有的风
土人情。 杨继红说,通过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教育的融合和 创新。 38.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 近日,西藏航空 TV9827 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前往兰州,这次飞行将与以往不 同,飞机将不再经过那曲、格尔木上空,而是从拉萨贡嘎机场经玉树上空几乎是直线飞抵兰 州,空中距离减少 260 公里,时间缩短约 20 分钟。这标志着进出藏的第二条空中通道正式 开通。 长期以来,进出藏的航班基本上都是通过成都至拉萨航线,航线所经地形复杂,航线保障能 力较弱、容量受限,航班间隔为 10 分钟/架。近年来,随着进出西藏航班的大幅增加,单 一的进出藏空中通道导致航班延误严重,也制约了飞行量的进一步增加。为此,民航西藏区 局在上级支持下大力推进 ADS-B、VHF 等空管新技术,不断提高航线保障能力,积极与相关 部门沟通协调,开通拉萨经玉树到西宁的航线以增加进出藏空中通道。今年春季,由西藏航 空对此航线进行了实际飞行验证,取得圆满成功;日前此航线开始了航班的正式运行。今后 拉萨至西安、北京的航班航线走向也将陆续调整到此航线上来,最终将分流成都至拉萨航线 20%的飞行量,有效缓解成都至拉萨航线的拥堵,不仅可以起到截弯取直、节能减排的作用, 还将大大减少航班延误率。 七、配置评论(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8 分) 39.请为下列新闻配一篇 200~250 字的编后(要有题目) 杨波小区为何垃圾分类做得好? 走进位于永兴路的杨波小区,记者看到,那里的垃圾箱房与很多小区不同。没有异味, 没有污水,也没有散落在外的垃圾,整个垃圾箱房干干净净。不仅如此,这里还被划分成了 9 个区域,对应 9 类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塑料包装、塑料瓶、旧衣服、纸张、利乐包、 金属、过期药品。打开各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果然与桶上标明的回收物名称保持一致。而 在垃圾厢房的墙壁上,则贴着很多提醒告示,比如,在回收塑料瓶的垃圾桶旁写道:“瓶里 不能有饮料参与,要用清水洗一下。” 在垃圾箱房旁,有个洗手池。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是热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郑忠芳 介绍,这个洗手池和热水器是居委会出资配备的,让居民在倾倒湿垃圾后立即洗手。“每次 扔完垃圾就有热水洗手,人性化设施促使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郑阿姨说。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 9 月起,杨波小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由于该小区由业主委员会 自主管理,在决定启动前,全体业主举行了一次投票,垃圾分类获得全票通过。 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居民心中,“热爱家园”社团的七八名志愿者进入小区,挨家挨户分发 区分各类垃圾的科普手册和两个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启动垃圾分类后的几个月,我们
每天早晚都会到垃圾箱房旁值勤。”社团环保项目总监郝利琼说。 在业委会的支持下,志愿者们还在小区办起了黑板报,每期都会对严格分类的居民“点名表 扬”。“这招真的很管用,我们居民碰面时,总会讨论今天哪家被表扬了,这是一种无形的激 励和督促。’’郑阿姨说。 在政府、居民、社团的联手打造下,“杨波模式”已初具成效。有关负责人表示,环保社团 在推动杨波小区的垃圾分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政府部门应更好地扶持这类组织,让环保志 愿者的身影在更多的小区出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