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物理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物理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 15 道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C. 动能 A.路程 B. 速度 D. 功 2、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以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安培 ) C. 库伦 D. 焦耳 3、 图 1 所示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为 k。当弹簧伸长量为 x 时(在 k 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 A. 2x k B. k x C. x k D. kx 4、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 3N,另一个 大小为 6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 2N C. 10N B. 5N ) D. 12N x 图 1 5、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图 2 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正确标出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是 ( ) 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 v t 图如图 3 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在 0~2 秒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 0~2 秒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在 2~4 秒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 2~4 秒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7、如图 4 所示,一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夹角为的恒力 F 的作用下,沿 直线运动了一段距离 x。在这过程中恒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为( ) Fx sin sinFx   A. C. Fx cos Fx   cos B. D. 8、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B.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D.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 F x 图 4 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F。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的带 电量不变,而将他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 )
A. 2F B. F 2 C. 4F D. F 4 10、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内,放一面积为 S 的正方形线框。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 向垂直时,穿过线框所围成面积的磁通量为( ) A. BS B. B S C. S B D. 0 11、在图 5 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明带正电的离子所受洛伦兹力 f 方向的是( ) 12、如图 6 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0.2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 L=0.1m,导线中的电流 I=2A。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C. 0.04N D. 0.05N A. 0.02N B. 0.03N ) B I 图 6 13、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 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 18m/s,经过 3s 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 电动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3m s 2 B. 6m s 2 C. 15m s 2 D. 18m s 2 请考生注意:在下面 14、15 两题中,每题有①、②两道小题。其中第①小题供选学物 理 1-1 的考生做;第②小题供选学物理 3-1 的考生做。每位考生在每题的①、②小题中只 做一道小题。 14、①(供选学物理 1-1 的考生做) 图 8 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流图像。由图像可知,这个电流的( A. 最大值为 10A,周期为 0.02s B. 最大值为 10A,周期为 0.01s I/A ) C. 最大值为10 2 A,周期为 0.02s D. 最大值为10 2 A,周期为 0.01s 10 O -10 0.01 0.02 0.03 t/s 图 8 ②(供选学物理 3-1 的考生做) 在图 9 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2.0  ,电源的电动势 E=3.0V,内 ) 阻 r=1.0  。不计电流表的内阻。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A. 1.0A B. 1.5A C. 2.0A D. 6.0A 15、①(供选学物理 1-1 的考生做) 如图 10 所示,一个矩形线圈 abcd 放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 O1O2 是线圈的对称轴。线圈在下列各种运动中,整个线圈始终处于磁场之 内,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沿纸面向左移动 C. 垂直纸面向里移动 ②(供选学物理 3-1 的考生做) 将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动 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B. 沿纸面向上移动 D. 以 O1O2 为轴转动 W,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d b c O1 O2 图 10 A. qW B. 1 qW C. q W D. W q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共 9 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只要有选错的不得分) 16、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s 。该物体( 2 ) A. 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为 20m/s C. 在前 2s 内下落的距离为 15m B. 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为 40m/s C. 在前 2s 内下落的距离为 20m 17、在下列所述实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石块自由下落的过程 C. 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 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C.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18、有一种大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超重和失重,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 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 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B. 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C. 座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D. 座舱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第一部分:非选择题(共 46 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如 图 12 所 示 , 一 辆 汽 车 通 过 水 平 路 面 时 对 路 面 的 压 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汽车的重力;通过凹形路面最低 处时对路面的压力 汽车的重力。 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 2、一木箱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木箱的质量 m=20kg,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 0.20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s 。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 N,方 (选填“向左”或“向右”)。 向 3、如图 13 所示,A、B 是两个带电小球,A 球固定在绝缘支架上,B 球用 绝缘细线悬挂于 O 点。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 A 球带正电,
(选 (选填“正电”或“负电”);若增大 A 球所带的电荷量,则角将 则 B 球带 填“变大”或“变小”)。 4、利用图 14 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让重锤拖着纸带从静止开始 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清晰的点,要验证机械 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的是 图 15 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O 点事重锤开始下落时打出 的点,A、B、C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选出的三个计数点。通过测量 得到 O、A 间的距离为 h1,O、B 间距离为 h2,O、C 间距离为 h3。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从重锤开始下落到打点计时器打 B 点的过 程中,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 。 图 14 二、论述、计算题(共 30 分) 5、(7 分)如图 16 所示,用 F=8.0N 的水平拉力,使 m=2.0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2)物体在 t=3.0s 时内通过的距离 x。 F 图 16 6 、 ( 7 分 ) 如 图 17 所 示 的 电 场 中 , A 点 的 电 场 强 度 E  1.0 10  4 N C 。 将 电 荷 量 q   1.0 10  8 C 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 A 点。 (1)求改点电荷在 A 点所受到的电场力 F 的大小; (2)在图中画出该点电荷在 A 点所受到电场力 F 的方向。 图 17 7、请考生注意:本题有①、②两道小题。其中第①小题供选学物理 1-1 的考生做;第②小 题供选学物理 3-1 的考生做。每位考生只做其中一道小题。 ①(供选学物理 1-1 的考生做)(8 分) 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3 年 12 月 14 号,“嫦娥三号”探测器在 月球上的虹湾区成功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在着陆前经历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环 月飞行等一系列过程,如图 18 为“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 速度为 g 月,月球半径为 R。忽略月球自转的影响。 (1)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2)当“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行轨道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求“嫦 娥三号”的运行周期。 ②(供选学物理 3-1 的考生做)(8 分) 图 19 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速度选择器内的磁场与电场相互垂直,磁场的 磁感应强度为 B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极板间的距离为 d,通过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可使不同速度的带电粒子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带电粒子通过速度选择器之后,从 O 点 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 B2 的匀强磁场,经历半个圆周打在照相底片上。一束电 荷量均为 q 的带电粒子射入速度选择器,当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U 时,一部分粒子打到照 相底片的 A 点;当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3U 是,另一部分粒 子打到照相底片的 C 点。经过测量 O、A 之间的距是 A、C 之 间的距离的两倍。不计粒子重力。求: (1)上述两部分粒子的速度之比; (2)上述两部分粒子的质量之比; 8、(8 分)如图 20 所示,一辆平板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车的质量 M=3.0kg,平板车 长度 L=l.0m,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店面的高度 H=0.8m。某时刻,一个质量 m=1.0kg 的小物 块(可视为质点)以 0   3.0m s 的水平速度滑上小车的左端,与此同时相对小车施加一个 F=15N 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  0.30 ,不计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重力加速 v0 A B F 度 g 取 10m s 。求: 2 图 (1)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2)物块落地时,物块与小车左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