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 月
第 &$ 卷 ! 期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S@TGU<; @V />@UEWFUE 2UFX9G=F87(Y<8TG<; 4HF9UH9 BPF8F@U)
R@; 0 &$
S ?@A,$!&6789 BB*C
?D1,$!&6789 ?,1,+&6789 ?9EF=89G,%H> !"6F8 , I J,一
路高速捕捉口(K/*),二路高速比 较 输 出 口 D/!, 和
D/!L,+ 个定时器,! 路 2,?),! 路 4*K 接口,& 路外中
断,最高运算速度可达到 %1 条指令 I 秒,由它可完成
水电站励磁系统的所有检测,控制及保护功能。
! 0 & 数字同步及触发电路分析
图 & 所示为可控硅全控桥同步触发电路简图
它采集同步输入和相位信号,由单片机 K/* 捕捉
同步信号的上升沿,软件滤波,消除干扰以及同步正弦
信号的畸变,得到正弦信号的真实过零点,作为可控硅
的同步信号,同时单片机检测各反馈量,计算各反馈
值,由不同的控制算法求取控制角(,并求出控制量,各
过程的关系如图 + 所示。
其中,(<)为同步交流信号;(6)为整形隔离后的方
波;(H)为单片机高速比较输出口脉冲波形(D/!,),
D/!, 输出脉冲经过 M(N/)!+3 的选择端 ,,L 分别向 O
个可控硅输出控制脉冲,(P)、(9)为分配到 O 个可控硅
的双窄脉冲,图中 !,+,$,&,(,O 表示第 !,+,$,&,(,O 号
可控硅的主脉冲,!’,+’,$’,&’,(’,O’表示第 !,+,$,&,
(,O 号可控硅的补脉冲[+]。
以上所有时序以定时器 )! 为时基,定时器 )! 为
!O 位 定 时 计 数 器,软 件 扩 展 为 +& 位,计 数 频 率 为 %
1NQ,即同步触发脉冲最高 分 辨 率 为 " 0 !&$ !=,同 时
!
收稿日期:&""!C"OC&"
作者简介:刘政(!3O3 # ),男,四川宜宾人,重庆西南水电控制设备厂工程师,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检测技术与
万方数据
自动化仪表。
第 ,’ 卷第 % 期
刘 政 等: 基于单片机的可控硅全控桥数字触发控制系统
’8
!"# 和 $"%& 为硬件捕获和输出,保证软件运行不影响
同步和脉冲的精确性,当电网频率为 ’()* 时其测频和
脉冲输出的理论误差可达:( + %,’ !- . ,( /- 0 %((1 2
( + ((( 3,’1
图 % 励磁系统结构框图
图 , 同步及触发电路
图 4 数字同步触发脉
图 5 机端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 电参量计算
本控制系统中,用于各控制算法的检测量有:励磁
电压、励磁电流、机端电压、功率因数、无功等,对于功
率因数,无功等参数等采用软件计算。
万方数据
如图 5 所示,机端电压 !,电流 ",周期 #,过零相位时
差
!# 均可由硬件直接测量,由此可计算视在功率 $,
有功 %,无功 &,频率 ’,功率因数 67-"
,其算法为:
’ ( % ) #
"
91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年
!"#! ! !"#(
"" # "!$#
)
$ ! %&
’ ! %&!"#!
( ! %%&!
’ 软件模块
’ ) ( 软件结构分析
!
"
#
$
如图 ) 所示,包括:机端电压、励磁电流、无功、功率因
数、快速励磁及电力系统稳定器(*++)等,同时包括了
多种限制模块,如:, - . 限制、过励限制、欠励限制、强
励反时限、过压保护、最大励磁限制、空载励磁限制等,
各功能模块功能完善,结构化程序设计,并配有 /+01)
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兼容于 2345 67+ 通讯协议,便于
联网远距离通讯,可实现遥测、遥控,并具有机组成组
由于本控制系统已采集水电站励磁系统相关的所
控制功能,可方便地实现站内机组无功成组调节[0]。
有参量,故集成有各种控制软件模块,各软件模块结构
’ 8 $ 同步及触发软件模块
图 )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框图
图 9 同步软件模块流程图
’ 8 $ 8 ( 同步软件
同步信号是可控硅触发的基准,同步信号的误捕
捉可能造成可控硅的误触发,甚至失控,因此同步信号
图 A 触发软件模块流程图
的去噪处理和预估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系统中,同步
化率不可能突变,因此先由历史数据预测本次中断时
信号除了硬件处理外,软件上也进行了多重处理,高速
捕捉中断处理流程如图 9 所示。首先,中断程序检测
:;* 口有无电压错误和高频中断(
< $== >?@),若有则
认为有噪声;同时由于电网频率在两个周期之间的变
万方数据
间,若与当前中断时间有较大差异,则认为有噪声。有
噪声则放弃本次同步信号中断,并按上次中断时间和
电网频率预置触发脉冲。若无噪声则以本次捕捉作为
同步信号进行预置脉冲,同时,如果上次预置脉冲与本
第 $% 卷第 # 期
刘 政 等: 基于单片机的可控硅全控桥数字触发控制系统
)W
次在时间上有冲突,则刷新未发完的脉冲。
结构巧妙,配以完善的功能模块程序和控制算法,达到
由于同步捕捉是由单片机硬件自动完成,因此同
步时间分辨率可达 ! " #$% !&,是非常高的。另外,本中
断程序力求快速反应,最大处理时间
’ #% !&。所有这
些预处理和实时处理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同步错误的产
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
( " $ " $ 脉冲触发软件
脉冲触发软件流程图如图 ) 所示,当高速比较输
出 *+#, 中断产生时,表明上一脉冲事件完成,程序将
从脉冲预置缓冲区取出数据送到单片机高速比较输出
寄存器,并预置单片机 - . * 口以选择将要发出的脉冲
号。此模块同时向主程序提供有无同步信号丢失数据,
当有同步信号丢失时能自动按历史数据补偿因同步丢
失而造成的丢失脉冲,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另
外,脉冲信号的输出是由单片机高速比较输出硬件自
动完成的,最高时间输出分辨率可达 ! " #$% !&。同时,
’ #! !&,
本中断程序也力求快速反应,最大处理时间
脉冲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 结 论
本文给出了可控硅全控桥数字触发电路,其硬件
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和非常高的可靠性。所述技术已成
功运用于重庆西南水电控制设备厂生产的“/0+ 1 $,”
型微机励磁调节器上,用单片微机实现了采样、控制、
存贮、通讯、数字触发脉冲、软件调差,全软件实现各控
制功能模,使其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可靠性高,成本
低,使中小型水电机组励磁控制性能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黄俊,王兆安 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3]"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44%2
[$]黄耀群,李兴源 2 同步电机现代励磁系统及其控制[3]" 成
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445 "
[5]粟春,高辉,石建明,等 2 基于 678 的静止同步补偿脉冲发
生器及控制器的设计[9]" 电力系统自动化,#444,$5(#5):
$: 1 $42
[(]贾晓炜,秦敏,顾颖萌 2 微机励磁调节器功能的完善和改进
[9]" 电力系统自动化,#444,$5(#!):(% 1 (:2
! "#$#%&’ ()*+#,%-+ (+#$$.+ /-0%+-’ 1*,%.2 -3 ()+.. 4)&,.
56’’ 1 7-0%+-’ 1 8+#9$. -0 %). :&,. -3 1#0$’.7)#; /-0%+-’’.+
<=> ?).0$,@>!AB C#D*6.
(+;<<=>= ;? ,@A;BCAD;E,+F;E>GDE> HEDI=J&DAK,+F;E>GDE> (!!!((,+FDEC)
!8,%+&7%:, E=L AKM= ;? ND>DAC< AJD>>=J O;EAJ;< &K&A=B ;E AF= PC&= ;? 7DE><=OFDM +;EAJ;<<=J D& MJ;M;&=N ?;J LCA=J M;L=J &ACAD;E
O;EAJ;< &K&A=B" QF= AJD>>=J @&= AF= &DE><=OFDM O;EAJ;<<=J’& FD>F&M==N ;@AM@A M;JA &RD<@<>=J,&; C& A; J=N@O= AF= O;BM;E=EA,J=N@O= AF= O;&A CEN BCR= AF= &K&A=B B;J= DEA=>JCA=N,B;J= MJ=OD&= CEN B;J= J=K,E=L N=A=OAD;E A=OFE;<;S
>K CEN E=L C@A;BCADO AF=;JK,&; C& A; BCR= AF= &K&A=B B;J= M=J?=OA CEN B;J= DEA=<=EA " -A FC& ;I=JO;B= AF= ND&CNICEAC>= ;?
&DB@JCA= ODJO@DA DE CP;I= "
E.* F-+9:AFKJD&A;J;AJD>>=J’& M@<&=;UTODACAD;E &K&A=B;VKNJ;M;L=J &ACAD;E;7DE><=OFDM
(责任编辑 吕赛英)
万方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可控硅全控桥数字触发控制系统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刘政, 黄席樾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CNE EDITION)
2002,25(1)
4次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4条)
1.黄俊.王兆安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1995
2.黄耀群.李兴源 同步电机现代励磁系统及其控制 1993
3.栗春.高辉.石建民.姜齐荣 基于DSP的静止同步补偿器脉冲发生器及控制器的设计[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13)
4.贾晓炜.秦敏.顾颖萌 微机励磁调节器功能的完善和改进[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10)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郝媚美.郑应文 基于锁相环的单片机控制可控硅整流触发器 2003
介绍了一种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角可调整的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触发器.采用锁相环技术实现触发脉冲与电源信号的同步,提高了触发器的抗干扰能
力,改善了三相触发脉冲的对称性.由软件控制可产生不同控制角的6组触发脉冲,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低.
2.期刊论文 刘艳萍.李素玲.李志军.马军.LIU Yan-ping.LI Su-ling.LI Zhi-jun.MA Jun 励磁系统中可控硅触发脉冲的
FPGA编程实现 -大电机技术2007(1)
可控硅触发脉冲产生电路适用于单相、三相全控桥式供电装置中.一般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采用硬件实现.本文中利用FPGA芯片由VHDL语言编程实现,可以更准
确、简便地产生可控硅移相触发所需的双窄脉冲.与硬件电路实现相比,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实现不但能有效防止由于可控硅换流而引起的误控制,而且集成
度高,更精确和灵活.
3.期刊论文 纪飞峰.闵建中.陈廷章 基于80C196KC的CAM锁定功能实现可控硅的触发控制 -微计算机信息(测控仪表自动化
)2002(8)
利用80C196KC单片机新增的CAM锁定功能和定时器T2的内部时钟功能,可以实现可控硅触发脉冲的精确控制,该方法简单实用,文章还给出了相应的软件实现方
法.
4.会议论文 雷嘉玲 可控硅过零触发脉冲调节控温系统的应用
5.期刊论文 鄂宏.王秋荣.孟凡东.许红.E Hong.WANG Qiu-rong.MENG Fan-dong.XU Hong KJF-800/300-Ⅱ可控硅串级调
速数控装置的研制及可靠性分析 -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2)
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实现对KJF-800/300-Ⅱ可控硅串线调速系统的自动控制,采用电机转速、转子电流双闭环控制及报警信号自动检测,提高控制精度
,达到安全生产,节约能源的目的。
6.会议论文 任顶英.阎兰亭.韩海伟.郭宝山 利用PLC内部资源直接驱动可控硅的移相触发 2000
该文介绍利用PLC数字量I/O接口及辅助设计的外围驱动电路,使其可根据同步开入信号,发出移相脉冲触发信号,触发一对单相反并联可控硅它节省硬件资
源,抗干扰性能好,应用效果良好。
7.期刊论文 翟晓勋 可控硅能否被触发导通的典型实例分析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5)
通过对工程中一个典型的触发脉冲信号的分析、测量和计算,找出了一条可以正确判断可控硅能否被触发导通的途径.现场调试结果证明这一判断方法正确.它
对现代机械控制系统的调试、分析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8.期刊论文 肖衡.陈春俊 PID温度控制装置的电路设计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3,30(1)
本文介绍了过程温度控制PID电路和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作者在设计电路的基础上开发了温度控制装置,并用该套温控装置进行水温控制试验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9.期刊论文 刘微 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器中同步电压的处理 -江苏电机工程2002,21(6)
在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中,可控硅触发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而其中的同步电压的处理环节又是关键.因此,对半导体励磁系统和微机励磁系统中同步
电压的处理进行分析,并比较.
10.期刊论文 胡为兵.刘涤尘 微机控制的磁盘自动称重和配料装置 -传感器技术2002,21(2)
论述了应用单片机80C196KC实现微机磁盘自动称重和配料的技术.重点介绍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和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详
细阐述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处理和可控硅触发电路.
引证文献(6条)
1.刘伟 基于DSP余弦移相的励磁调节系统设计[期刊论文]-控制工程 2007(03)
2.王必旺.胡亚非.黄银川 微波治疗仪的功率控制系统研究[期刊论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7(05)
3.杨雪锋.李威.李允彩.许娟 智能微波治疗仪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6(31)
4.白维 基于CIP51微控制器数字式励磁调节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6
5.何彦民 基于DSP的自动励磁控制装置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顾兴志.邹建.潘英俊 P80C552微控制器在微波治疗仪上的应用[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dxxb200201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