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初中政治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B
卷
(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2007 年 2 月 27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被授予 2006 年
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
)
A.袁隆平
B.李振声
C.叶笃飞
D.金怡濂
2. 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以下特点:(
)
①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
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③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
④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国本届政府的一个显著特点,下列举措中,能体现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是(
)
1 西部发展经济先行
②国家全力解决“三农”问题
③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④中国政府正式加入《东南亚支好条约》
⑤关心下岗职工生活,落实再就业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4.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时强调:当今世界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决定性因素;
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
A. 科学技术,自主创新
B 教育发展,人才数量
C 军事力量,武器装备
D 发展速度,经济总量
5.金庸先生以一元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这一行为是金庸先生行
使他对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6.河南自古就是培育英雄的沃土,下列英雄人物,不属于河南的是(
)
A.竹卫东
B.任长霞
C.李学生
D.牛玉儒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是:(
)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解决三农
D.经济建设
8.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六成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即便找不到工
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这说明:(
)
A 我国已开始出现人才过剩
B 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C 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理想
D 学生经常遭受就业歧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1.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1 .6 万名中小学生非常死亡。因火灾、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
水、拥挤、踩踏等事故平均每天就有 40 多人死亡,这启示我们:(
)
A.安全工作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B.生命需要关爱,我们要用心呵护
C.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D.珍爱生命是公民自己的事,与老师无关
2.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台独”活动,在涉及台湾问题上要有效地反对“台独”活动,我们
必须:(
)
A.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中国
D.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企图
3.目前,由于学习的压力,有些学生出现了考试焦虑证,做为一名老师,你正确的理解是:
(
)
A.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B 应取消中小学的各类考试
C.积极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D 变压力为动力,正确面对考试
4.下列语句体现换位思考的有:(
)
A.将心比心
C.一意孤行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善解人意
5.2006 年中原区政府做出决定:对中原区辖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生免收一切费用,
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 有利于人民群众同步富裕
C.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D 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概括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面对强制拆迁人员,黄振江老人手持一本宪法进行抵制,使自己居住的院落暂时保留下
来。
2.中国在朝核、伊核这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一贯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中国对非传
统安全,包括国际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也采取合作的态度,对 44 个不发达国家减免了 200 亿
元人民币的债务。
3.“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四、辩析题(9 分)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1.列举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例(不少于三个)。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3.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的社会。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崇尚公平正义?
六、作业设计(12 分)
“三农”促进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是中央的一项重要政策,作为中学教师,请你就此问
题结合教材设计两个最适合学生的问题,并简要写出答案要点。
七、展示自我(11 分)
在我们工作中,同事既是你竞争的对手,又是你合作的伙伴,请你谈谈在工作中如何处
理与同事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心理学
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
【 】
2.动机越强,解决问题效率越高。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感觉对比。
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却有善恶之别。
5.“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
【 】
【 】
【 】
【 】
简答题:(5 分)
(三)教育学部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采取怎样的行动策略?
一、单项选择:
1、B
2、B
3、B
4、A
5、D
6、D
7、D
8 、C
初中政治 B 卷参考答案
二、 1、BC
2、ABD
3、AD
4、ABD
5、ACD
三、1、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2、中国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家。
3、“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
1、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提
升我国国际竞争力。(3)
2、 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才能充实
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4)
3、 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珍惜学习机会。(2)
五、简答题
1、(1)2006 年免除农业税。
(3)控制房价。
(5)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等等。 (每点 2 分,共 6 分)
(2)2007 年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分)
它由社会主义性质。(2 分) 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2 分)
4、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2 分)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
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2 分)没有正义
就没有真正的公平(2 分)所以,要崇尚公平正义。
六、考生每设计一个问题给 3 分,简要写出答案要点给 3 分。
七、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二者相互渗透,相
辅相成。竞争离不开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有参
照系,没有合作的竞争结果只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或两败俱伤。同样,合作离不开竞争,
没有竞争的合作往往使合作缺乏生机与活力,使合作变成一潭死水,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
有可能获胜,合作则增强了竞争的能力,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
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而应相互促进,共同提
高。这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
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
总之,我们与同事相处时,既要锤炼竞争本领,又要在竞争中学会欣赏,学会合作,
学会共享,形成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