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1 题~第 23 题,23 题,共 69 分)、非选择题(第 24 题~第 28 题,5 题,共 31 分)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 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 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 合。 4.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 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 2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9 分)。 1.一物体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 R2 ,0 B.0, R2 C. R2 , R2 D.0, R2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3.下列 t v 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4.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C.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5.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 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 3N 和 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最大为 10N B.最小为 2N C.可能为 15N D.可能为 1N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9.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 B.力的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C.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 D.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 1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11.一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 2J 的功,则
A.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 2J B.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大于 2J C.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小于 2J D.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 2J 1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 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13.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 A.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B.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 C.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 14.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M,地球 的半径为 R,卫星的质量为 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 h,引力常量为 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 有引力大小为 A. G Mm hR  ( 2) B. MmG 2R C. MmG 2h D. MmG hR  1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 别做了 6J 和 8J 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48J B.14J C.10J D.2J 16. 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 小为原来的 1 2 ,则它们之间的为库仑力将 A.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B.增大为原来的 4 倍 C.减小为原来的 1 2 D.减小为原来的 1 4 17.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 M、N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 为 ME 和 NE ,由图可知 A. ME = NE C. ME ﹤ NE B. ME ﹥ NE D.无法比较 ME 和 NE 的大小
18. 如图所示,环形导线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I,则该环形导线中心处的磁场方向为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垂直于纸面向里 D.垂直于纸面向外 19. 通电直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如图所示。“○× ”表示导线中电流 I 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电流 I 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图中标出了导线 所受安培力 F 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0.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21.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α,高为 h,一小球从斜面顶 端沿水平方向落至斜面底端,不计小球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设 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从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经历的时间为 A. h 2 g B. h sin 2 g C. h2 g D. h g 22. 如图所示,一薄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 位于地板的 P 处,并与地板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 滑块沿木板下滑,接着在地板上滑动,最终 停在 Q 处。滑块和木板及地板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相同。现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 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再次将滑块自 木板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则滑块最终将停在 A.P 处
B.P、Q 之间 C.Q 处 D.Q 的右侧 23.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 23—1(本题供使用选修 1—1 教材的考生作 23—2(本题供使用选修 3—1 教材的考生作 答。请先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选择题“填涂 答。请先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选择题“填涂 说明”中的[1]涂黑,再答题.) 说明”中的[2]涂黑,再答题.)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传感器,例如, 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就要用到 A.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越大,电容就越大 A.压力传感器 B.声传感器 C.光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电容就为零 D.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的电势差及所带电荷 量均无关,仅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 2 小题,共 10 分)。 24.(4 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 24—1(本题供使用选修 1—1 教材的考生作 24—2(本题供使用选修 3—1 教材的考生作 答。请先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该题答题区域 答。请先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该题答题区域 内的[1]涂黑,再答题.) 内的[2]涂黑,再答题.) 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一单匝线圈,线圈中心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太阳能发电已被广泛应 上方一定高度处有一竖立的条 用,某型号太阳能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43.2V, 形磁体。当磁体竖直向下运动 内阻为 6Ω,给一个阻值为 8.4Ω的电阻供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 ▲ 电,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 ▲ A,该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在 两端的电压为 ▲ V 上述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了 0.1Wb,经历的时间为 0.5s,则线圈中的感 应电动势为 ▲ V。 25.(6 分)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
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得到了 O、A、B、C、D 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 间 间隔 为 ▲ s 。 用刻 度 尺量 得 OA=1.50cm , AB=1.90cm , BC=2.30cm , CD=2.70cm. 由 此 可 知,纸带做 ▲ 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 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 m/s。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 3 小题, 共 21 分) 26.(6 分)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 3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 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 1.5×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 为 1.2×104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27.(6 分)如图所示,一架装载救援物资的飞机,在距水平地面 h=500m 的高处以 v=100m/s 的水平速度飞行。地面上 A、B 两点间的距离 x=100m, 飞机在离 A 点的水平距离 x0=950m 时投放救援物资,不 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 (1)求救援物资从离开飞机到落至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2)通过计算说明,救援物资能否落在 AB 区域内。
28.(9 分)滑板运动是一种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 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是模拟的滑板组合滑行轨道,该轨道由足够长的斜 直轨道、半径 R1=1m 的凹形圆弧轨道和半径 R2=1.6m 的凸形圆弧轨道组成,这三部分轨道 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依次平滑连接,其中 M点为凹形圆弧轨道的最低点,N点为凸形圆 弧轨道的最高点,凸形圆弧轨道的圆心 O点与 M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1kg 可看作质点的滑板,从斜直轨道上的 P点无初速滑下,经过 M点滑向 N点,P点距 M点所 在水平面的高度 h=1.8m,不计一切阻力,g取 10m/s2. (1)滑板滑到 M点时的速度多大? (2)滑板滑到 M点时,轨道对滑板的支持力多大? (3)改变滑板无初速下滑时距 M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h,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滑板滑至 N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N,试通过计算在方格纸上作出 FN-h图象(作在答题卡上) 2007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B 6 C 7 B 8 A 9 A 10 B 11 A 12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1 23-2
答案 A A B D C C B D A C D D 24-1.变大 0.2 24-2. 3 25.2 25. 0.1 匀加速 0.25 26. 8m/s2 4s 64m 27. 10s x=v0t=1000m 由于 x-x0=1000m-950m=50m﹤100m,在 AB 范围内。 28. (1)6 m/s (2)46N (3)由 mg  和 Rhmg  ( )  2 1 2 2 mv 得 N  mg  2 R 2 Rhmg  ( ) 2 2  vmN R 2 25 2 30  N  代入数据得: h N=0 时,h=2.4m,能到达 N 点的最小高度 h为 1.6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