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设计电路分为时钟脉冲电路、预置时间电路、倒计时显示电路、门电路比较
控制电路、提示信号发生电路五部分。
1、预置时间用三个 74LS160 十进制计数器和适当的门电路控制的,设有 10min 输入
(脉冲)按钮和 1min 输入(脉冲)按钮。即每按一次相应的脉冲开关,就给相应的
计数器提供一个脉冲使计数器累加 1。同时用适当的门电路控制 10min 位计数器为 0~3
循环,且使得当 10min 位为 3 时 1min 位的计数器清零,即 1min 位输入脉冲按钮无效;
当 10min 位为 0 时选中 1min 位另一计数器,并使其计数状态为 3~9 循环。
2、利用 555 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 2Hz 脉冲,再经过 JK 触发器分频得到 1Hz
的脉冲作为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3、用 74LS192 双时钟可逆十进制计数器实现倒计时,用 4 片译码芯片 7447 驱动数码
管显示时间,显示到秒。通过两个 JK 触发器实现控制计数器加减计数功能的转换(倒
数为 0 后变为加计数器),用加进位端、减借位端和加、减计数脉冲端进行级联,其
中 10s 位到 1min 位为 6 进制。
4、比较电路主要是用逻辑门来使倒计时时间与要求提示时刻比较。控制电路则由 JK
触发器、开关等器件来根据输出电平高低来控制提示电路。
5、提示信号发生电路主要由发光二极管、两片 555 芯片构成。其中一片 555 构成延
时电路;另一片构成多谐振荡蜂鸣电路,用 JK 触发器使其 5 管脚在不同提示时接不
同电平,从而发出不同频率的蜂鸣信号。
一、设计步骤与思路
1、总框图设计
构思整个系统由哪些功能模块组成,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互相控制关系,将各功能
模块联系起来画出总体功能模块图。
2、 单元模块设计
根据总功能框图的功能划分,具体设计各单元模块。设计时,从要实现的功能及如何实
现等方面着手,大体选择相应的元器件,再进行细节设计。
3、总电路图设计
a) 单元功能模块设计好后,从各个单元功能模块间的控制关系着手,对各单元功能
模块进行检验论证,保证各个模块间无冲突,均能正常运行
b) 分析每个模块的各个状态的转换及控制、各功能模块间的控制关系。本设计应重
点分析倒计时的各个须提示的状态的比较控制电路,还有相应的提示信号发生电
路之间的关系。
c) 纵观全局,规划总电路的布局,最后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二、单元方案选择与论证
1、预置时间方案选择
方案一:
由于设计要求倒数时间输入可调并译码显示,比较经典的方案是使用 8279 芯片:40 个引脚的
8279 芯片是由 Intel 于 80 年代首先推出的,参考资料较多,应用比较成熟。优点:最为通用,输入
时间使用键盘方便、易操作。缺点:元器件多,面积大,电路复杂,需要较好的编程能力才能灵活运
用,其综合成本较高,而且本系统只用到其键盘输入单个功能,不能充分利用它的强大功能。
方案二:
即本设计系统所选方案,由三个 74LS160 十进制计数器及适当的门电路组成。充分利用的
74LS160 的异步清零、同步置数以及使能端等各个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即输入时间必须在3~30范
围内可调。本设计系统中设有 10min 位输入脉冲开关和 1min 位输入脉冲开关,每按一次相应开关,
控制相应的计数器累加 1。其中 10min 位计数器计数状态为 0~3,且当其为 3 时控制 1min 位的计数器
清零,即输入最大为 30。而 1min 位由两片计数器控制,当 10min 位不为 0 时,通过门电路控制 74LS160
使能端,选中另一片计数状态为 0~9 的 74LS160;当 10min 位为 0 时,选中其中一片计数状态为 3~9
的 74LS160,从而实现最小输入为 3min 的设计要求。电路原理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
控制。
.2、时钟脉冲产生方案选择
时钟脉冲,通常可用两种方案:
1、 晶体振荡分频电路。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起振快,时基精度高。振荡工作频率仅决定于石英
晶体的谐振频率,而与电路中的 R、C 数值无关。振荡器经内部分频电路后可分为多档输出,可以使
脉冲精度从毫秒到小时。起振、停振、清零都可以从电路上端口直接控制,方便。但本系统中所用的
脉冲只需2Hz 的低频脉冲,不需太高的精确度,而石英晶体振荡频率较高,用在本系统需多次分频,
电路会比较复杂。
2、本系统采用的是 555 芯片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所需脉冲。555 定时器是一种单片集成电路,只
需要在其外部配上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构成多偕等脉冲电路,使用灵活方便,振荡周期一般可根据
其外部接的电阻、电容计算,公式为 T=0.7(R1+2R2)C。其电路较简单且可以利用 T 与 R1、R2、C
的关系方便地改变振荡频率,以满足系统要求。
3、倒计时计数显示
由于设计中要求实现倒数计时和超时 1min 译码显示,故须选择可逆计数器,而 74LS192、74LS193
均为双时钟脉冲输入可逆加减计数器,且其清零和置数方式均为异步,两者都可选,不同的是 74LS192
为十进制计数,而 74LS193 为 16 进制计数,本系统中用到的十进制计数较多,故选用 74LS192 电路
较为简单方便。而 74LS192 无论在加计数还是减计数时,双时钟脉冲均需保持一个为高电平,另一个
输入时钟脉冲,基于此要求本系统中采用两片 JK 触发器分别控制 74LS192 的加计数脉冲输入 CPD
和减计数脉冲输入 CPu,使用 JK 触发同时也可保证 CP 脉冲的稳定性。本系统中的有关显示电路均采
用常用的数码管译码驱动芯片 7447 进行译码显示
4、门电路比较控制电路
电路中所用的门电路器件均为 TTL 74LS 系列.。TTL 电路不使用的输入端悬空为高电平,而
CMOS 电路不使用的输入端不能悬空,会造成逻辑混乱。控制电路中用到了 JK 触发器、按钮式
开关等器件组成。
5、提示信号发生电路
提示信号主要是由两片 555 芯片、JK 触发器以及适当门电路组成。其中一片 555 接成单稳态触
发电路,控制延长提示信号的时间;另一片则构成多谐振荡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蜂鸣信号。考虑到充
分利用已用 555 芯片来产生不同提示信号,本系统用一个 JK 触发器控制构成多谐振荡 555 芯片的 5
号管脚的高低电平输入,使多谐振荡电路的比较电压不同,以产生不同频率的蜂鸣信号。JK 触发器
的脉冲信号由超时信号控制。
电路工作原理与框图
倒计时
模块
译码器显示
模块
门电路比较与控制
模块
一、电路总体框图
预置时间
模块
脉冲发生
模块
提示信号发生
模块
电路总体工作流程:
开电源——―>复位清零―――>设置时间 T
―――>按输入确认键,确认输入
―――>按开始键则进入倒计时,此时计数工作灯绿灯亮
―――>剩余时间提示(T≧10min 时,倒数至 5 分钟提示;T<10min,倒数至 1min 提示)短提示音
―――>倒数至 0 时发出长 4s 的提示音,同时亮黄灯
―――>若发言未完则进入超时计数,直到超时 1min 时给出长 4s 的较急促的提示音,
同时亮红灯警告,且计时停止,数码管显示 1 分钟不变直到主持人复位清零
―――>若发言在超时 1min 之前完成(包括准时完成和提前完成)
则由主持人按复位键清零停止计数
二、各模块工作原理
1、预置时间电路
电路如图示预置时间电路工作原理:
先由主持人复位清零,然后设置发言时间 T,设置时间键有 10min 位设置按键 1 和 1min 位设置
按键 2,通常先设置 10min 位,每按一次设置键 1 即提供一个计数脉冲给计数器,使其累加 1,当累
加到 3 时,再按一次 1 键该计数器 74160(1)置数端 MR 输入低电平,计数器被置数为 0,即 10min
位最高可设置为 3,且当 10min 位为 3 时,与非门输出低电平,三输入与门 7411 输出低电平,74160
(2)被清零,即 1min 位输入脉冲无效。由此可达到设置时间不高于 30min 的要求。
当 10min 位不为零时,与门(1)输入低电平并输出到 74160(3)的清零端,使其保持 0 状态,
输入脉冲无效,此时 1min 位由 74160(2)控制。
当 10min 为 0 时,74160(2)清零端输入低电平,使其处于输出为 0 的状态。此时 1min 位由计
数器 74160(3)控制,且其置数端 MR 输入低电平,这时第一次设置键 2 时,74160(3)被置为 3,
MR 则变为高电平,此时 74160(3)处于计数状态。当其由 9 到 0 转换时,进位端 TC 输出高电平经
过或非门使 MR 又为低电平,74160(3)被置为 3。由此达到了设置时间最低大于 3min 的要求。74160
(2)和(3)输出两两经或门后(始终有一个计数器输出全为 0,与另一个计数器的输出相或后不影
响另一计数器的输出)输出到 74192 计数器的置数端,直到输入确认键的按下即可完成置数。
预置时间电路
2、时钟脉冲产生
工作原理:
时钟脉冲由 555 芯片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产生,因为该脉冲信号要经 JK 触发二分频后再送至倒
计数器 74192 上,故产生脉冲频率为 f=2Hz,且其占空比 q=50%
相应计算公式为 T 1=(R4+R5)*C1*ln2≈0.7*(R4+R5)*C1=0.25s
T2=R4*C1*ln2≈0.7*R4*C1=0.25s
T=T1+T2≈0.7*(2*R4+R5)*C1 =0.5s
q=T1/T=(R4+R5) /(2*R4+R5)*100%=50%
f=1/T≈1.44/(2*R4+R5)*C1=2Hz
其中 R4=
,R5=
,C1=
复位后,JK 触发器(1)输出低电平,与门(1)输出为恒为 0,即脉冲信号被封锁。直到开始键
按下后,JK 触发器输出翻转,输出高电平,与门(1)才被解锁,脉冲信号才有效地输出到倒计数器
74192 上,同时,计数工作灯(绿灯)亮。而且当超时信号(低电平)输入,使 JK 触发器输出清零,
与门(1)输出为 0,此时脉冲信号也将被封锁,计数显示将停在超时 1min 时刻,同时计数工作灯灭。
时钟脉冲产生及相关控制电路图
3、门电路控制电路图
(1)判断设置时间是否大于 10min 及相关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用 7425 四输入或非门(图中未画出)对预置时间的 10min 位计数器 74192(1)置数端进行判断。
当预置 10 min 位置数端均为 0(即预置时间 T <10min)时四输入或非门输出高电平,此时控制倒数至 5min
提示的的与门(2)输出恒为 0,倒数至 5min 产生的高电平被封锁,而控制倒数至 1min 提示的与门(1)打开,相应
的提示电平(高电平)可以有效地通过与门(1)
若预置 10 min 位不为 0,则四输入或非门输出低电平,此时与门(1)被封锁,倒数至 1 min 的高电平输入无效,
而与门(2)被打开,倒数至 5 min 时产生的高电平可以通过与门(2)。最后将两个与门的输出接入二输入或门,
使两者任何一个高电平输入都能通过或门最终输出到相应的提示信号发生电路的控制端
(2)74192 倒计数器转变为加计数器的关键电路
电路如下示
74192 由减计数变为加计数器工作原理:
复位后,JK 触发器 3 被清零,输出低电平至 JK 触发器 2 的清零端,即触发器 2 也被清零,其输入脉
冲信号无效,触发器 2 反相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到 74192 的加计数脉冲端,而触发器 1 零端为高电平
故其输入脉冲有效,使得其输出信号为输入脉冲的二分频信号,从而使 74192 的减计数脉冲输入有效,
令其进行减计数。此减计数状态一直保持到倒数至 0 时,触发器 3 发生反转,使得触发器 2 清零端为
高电平,输入脉冲有效;而触发器 1 被清零,其反相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从而使 74192 的加计数输入
脉冲有效,减计数脉冲端输入高电平,使其进行加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