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
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
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而貌,走上扩张道路
2.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共和政体
B.②--召开制宪会议,首届联邦政府成立
C.③--内战宣告结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日本投降
3.1926 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4.“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
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这场“革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5.诗词蕴含历史。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50 分)
6.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 5 世纪到 12 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立了统治地位,对建制度下的西
欧分裂割据严 重,与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技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纪科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5-16 世纪
新航路开辟
16 世纪
科学革命开始
17-18 世纪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科技发明。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成果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国的原因。
7.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 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 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
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岡共产党 90 年历租的回
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 A、B 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
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
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
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而貌,走上扩张道路
【知识考点】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内容;理解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的背景。
【解答过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 19 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
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使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故 A 符合题意。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
力。
2.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共和政体
B.②--召开制宪会议,首届联邦政府成立
C.③--内战宣告结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日本投降
【知识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崛起之路的相关史实。识图和理解美国的历史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解答过程】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7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
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
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1865 年内战宣告结束。林肯领导
的 1861 年-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1941 年 12 月,
日本偷袭美国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①赢得国家
独立是在 1783 年,确立共和政体是在 1787 年。②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大陆会议,不是制
宪会议。③内战宣告结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表述正确。④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
速日本投降是在 1945 年。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并识记美国
独立战争、1787 年美国宪法、美国南北战争。
3.1926 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知识考点】新文化运动.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运动。
【解答过程】1915 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
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新文化运动。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
的相关史实。
4.“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
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这场“革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知识考点】辛亥革命.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解答过程】根据材料二中“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等可知这里的
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故选:D。
【总结归纳】掌握辛亥革命的意义。
5.诗词蕴含历史。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知识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一
五计划.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重大事件的排序。考查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过程】①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间是 1953 年-1957 年;②反映的是“秋收起义”,时
间是 1927 年 9 月;③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时间是 1949 年;④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从 1934
年-1936 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依据毛泽东的诗词判断出反映的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即可。因此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50 分)
6.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 5 世纪到 12 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立了统治地位,对建制度下的西
欧分裂割据严 重,与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技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纪科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5-16 世纪
新航路开辟
16 世纪
科学革命开始
17-18 世纪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科技发明。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成果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国的原因。
【知识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
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历史文化常识.
【思路分析】本题以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过程】(1)唐朝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
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2)分析图片可知,图片①是蒸汽机;图片②是蒸汽机车。改良的蒸汽机,极大地促进了
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进一
步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新航路开辟后,海外市场急剧扩大,促使人们改革生
产技术,提高生产力;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学的进一步
发展,西方国家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为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
故答案为:(1)曲辕犁、简车。
(2)①改良的蒸汽机,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蒸汽
机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3)①新航路开辟后,海外市场急剧扩大,促使人们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②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迎来
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③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提供了
制度条件。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有
关内容。
7.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 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 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
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岡共产党 90 年历租的回
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 A、B 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
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知识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文化常识.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相关知
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过程】(1)观察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可知,A 处是 1931--1945 年,
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 处是 1949--1952 年,
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
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 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
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征
程。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
遵循发展规律,不耍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
的正确领导。
故答案为:(1)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巩固新生政权。
(2)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 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征程。
(3)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耍急于求成;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 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总结归纳】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
革开放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