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doc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资料共4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标准 GX1999003 - 2001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 (行业试行)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前 言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将 GB/T 17798 — 1999 、 GB/T 13923 — 92 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登记规则》、《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作为本标准的基础标准,沿用了相关的概念, 少量进行了改变。对需要描述拓扑关系的空间对象,参照本标准中附录所定义的城镇地籍空间对象。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标准的附录,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原则与地籍号命名规则 目录
5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属性表名 6 城镇地籍属性数据结构 7 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 8 城镇地籍元数据格式 附录 A 城镇地籍空间对象的定义 国土资源部工作标准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代码,几何特征,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格式等。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本标准发布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 ` 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 — 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国土资源部 《土地登记规则》 国土资源部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GB/T 2260-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929 — 1995 《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地形图图式》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1 现象 phenomenon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事实或存在。
3.2 要素 feature 城镇地籍所描述的现象。 3.3 目标 object 对一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 3.4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5 属性 attribution 要素的特性描述。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以 x , y (或 x, y, z )坐标表示的点、线、面 ( 或包含体 ) 等空间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总称。 3.7 图像数据 image data 用数值表示各像素( pixel )的灰度值的集合。 •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 元数据 metadata 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4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原则与地籍号命名规则 4.1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 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城镇地籍要素分为六大类,并依次分为小类、一级类,分类代码采用四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 X X X | | | | 大 小 一 扩 类 类 级 充
码 码 类 码 码 其中: (1)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类码、扩充码分别用一位数字顺序排列 ; (2)一级类以下的代码可以用扩充码进行扩充; (3)扩充码一般为 0 。 • 4.2 地籍号命名规则 其中:1、地籍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2、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3、若宗地编号无支号,则宗地支号为“000”。描述时,宗地编号可用 4 位 基本宗地号表示。 5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属性表名 城镇地籍要 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对应属性表名见表 1 表 1
要素代码 要素名称 几何类型 层名 属性表名 说 明 1000 1100 1200 1210 1220 1230 1240 1300 1310 1320 1330 1340 2000 2100 2110 2120 2130 2200 2210 2220 2230 2300 2310 2320 2330 2340 3000 3100 3110 3120 基础地理要素 测量控制点 Point 地物 点状地物 线状地物 面状地物 复合地物 地貌 点状地貌 线状地貌 面状地貌 复合地貌 地籍要素 行政区要素 行政区 街道 街坊 宗地要素 宗地 界址线 界址点 地类要素 点状地类 线状地类 面状地类 地类界 注记要素 地籍要素注记 行政区注记 街道注记 Point Line Polygon Complex Point Line Polygon Complex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Polygon Line Point Point Line Polygon Line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00 A10 A20 A21 A22 A23 A24 A30 A31 A32 A33 A34 B00 B10 B11 B12 B13 B20 B21 B22 B23 B30 B31 B32 B33 B34 C00 C10 C11 C12 CLKZD DZDW XZDW MZDW FHDW DZDM XZDM MZDM FHDM XZQ JD JF 属性表名 ZD JZX JZD DZDL XZDL MZDL DLJ ZJYS ZJYS ZJYS ZJYS 参见本表注释
3130 3140 3150 3160 3200 3210 3220 3230 3240 3250 3260 3270 3280 3300 4000 街坊注记 宗地注记 界址线注记 界址点注记 地形要素注记 测量控制点注记 房屋注记 构筑物注记 交通注记 管线注记 水系注记 高程点注记 等高线注记 其他注记 影像要素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Annotation Image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ZJYS C13 C14 C15 C16 C20 C21 C22 C23 C24 C25 C25 C27 C28 C30 D00 注:可以以描述城镇土地用途为主要目的,使用地类界、权属界、地物界等对宗地内部或宗地外部的土地划分为若干地块,形成面状地类。 6 城镇地籍属性数据结构 6.1 城镇地籍要素 属性表结构 6.1.1 测量控制点属性表结构见表 2 属性表名:CLKZD 表 2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1 2 3 4 5 6 目标标识码 要素代码 控制点代码 控制点名称 控制点点号 X 坐标值 MBBSM YSDM KZDDM KZDMC KZDDH XZBZ Int Char Char Char Char Float 10 6 10 30 10 15 3 由系统自动产生目标 ID 号 参见表 1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的编号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符号名称
7 8 9 Y 坐标值 Z 坐标值 点之记 YZBZ ZZBZ DZJ Float Float Char 15 15 60 3 3 影像文件 注 : (1)影像文件字段存储影像文件所在的路径及文件名。 6.1.2 点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 3 属性表名:DZDW 表 3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1 2 3 4 5 目标标识码 要素代码 MBBSM YSDM 点状地物代码 DZDWDM 点状地物名称 DZDWMC Int Char Char Char 点状地物符号代码 DZDWFHDM Char 10 6 10 30 4 由系统自动产生目标 ID 号 参见表 1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的编号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符号名称 参见本表注释 1 注: 1、点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点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点状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3 线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 4 属性表名:XZDW 表 4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1 2 3 4 5 6 目标标识码 要素代码 MBBSM YSDM 线状地物代码 XZDWDM 线状地物名称 XZDWMC Int Char Char Char 线状地物长度 XZDWCD Float 线状地物符号代码 XZDWFHDM Char 10 6 10 30 10 4 由系统自动产生目标 ID 号 参见表 1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的编号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符号名称 3 单位与坐标系统相同 参见本表注释 1
注: 1、线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线状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4 面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 5 属性表名:MZDW 表 5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1 2 3 4 5 6 7 目标标识码 要素代码 MBBSM YSDM 面状地物代码 MZDWDM 面状地物名称 MZDWMC Int Char Char Char 面状地物面积 MZDWMJ Float 面状地物符号代码 MZDWFHDM 面边界符号代码 MBJFHDM Char Char 10 6 10 30 12 4 4 由系统自动产生目标 ID 号 参见表 1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的编号 引用 GB/T 7929-1995 中符号名称 3 单位与坐标系统相同 参见本表注释 1 参见本表注释 2 注: 1、面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面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面边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3、本标准通过扩展属性表仅定义房屋的属性结构。 4、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类似的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4.1 房屋扩展属性表结构见表 5-1 扩展属性表名: MZDW-FWS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表 5-1 1 2 3 4 目标标识码 MBBSM Int 隶属宗地 房屋名称 房屋编号 LSZD FWMC FWBH Char Char Char 10 20 60 10 与表 5 对应目标的目标标识码相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