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山东烟台大学药学综合考研真题 B 卷
生物化学(120 分)
一、填空题(共 11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当氨基酸溶液的 pH=pl 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当 pH>pl 时,氨基酸以()离
子形式存在。
2.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和()。
3.在 DNA 分子中,一般来说 G-C 含量高时,比重(),Tm(熔解温度)则(),分子比较
稳定。
4.磷脂是分子中含磷酸的复合脂,若甘油磷脂分子上的氨基醇为()时为卵磷脂,若甘油磷
脂分子上的氨基醇为()时为脑磷脂。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排列,或规则的几何走向、旋转及折叠,主要
有()、()和()。
6.叶酸即维生素 B11,作为辅酶的是其加氢的还原产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的
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
7.动物中尿素是通过尿素循环生成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
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于()和()。
8.联合脱氨基作用需要()酶类和()酶联合作用,可使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
9.脂肪酸合成时,乙酰 CoA 从线粒体转入细胞质的过程,通过()循环完成。
10.AUG 既可作为翻译的起始信号,同时又编码()氨基酸。
11.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还保留在成熟 mRNA 中的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
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二、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具有旋光性?
A. Leu
B. Ala
C. Gly D. Ser
2.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A.分子量大的
B.分子量小的
C.电荷多的
D.带电荷少的
3. 决定 RNA 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
A.CCA3'末端 B.TyC 环 C. DHU 环
D.反密码子环
4. DNA 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
A.对 260nm 紫外吸收减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酸断裂
5. 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基团既可以作为 H 的受体,也可以作为 H 的供体∶
A.His 的咪唑基 B.Lys 的 A 氨基 C.Arg 的狐
6.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 FMN B.Cytb C. CytcD. Cytci
7.tRNA 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 3'端有-CCA 序列
B. 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 5)端有-CCA 序列
D.5'端有-CCA 序列
8.在三拨酸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A.柠檬酸→a-一酮戊二酸
B.琥珀酸 CoOA→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9.下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乙酰 CoA 作为起始引物
B.仅生成短于或等于 16 碳原子的脂肪酸
C.需要丙二酸单酰 CoA 延长脂肪酸
D.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10.脂酰-CoA 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三、是非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是"划,"非"划×)
1.DNA 的 Tm 值和 AT 含量有关,AT 含量高则 Tm 高。
2.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3.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案都是黏多糖。
4.核酸为两性电解质,其中的磷酸是一个中等强度的酸,而碱基是一个弱碱,所以核酸的
pI 比较低,且 RNA 的 pl 比 DNA 的高。
5.最适温度是一个固定常数,不会随底物的种类、浓度,溶液的离子强度,pH,反应时间等
的影响而改变。
6.胰岛素能够通过增加 cAMP 的水平,使糖原合酶活性增强,磷酸化酶活性降低。7.起始密
码子位于 mRNA5-末端,终止密码子位于 3-末端。
8.嘌呤核苷酸和密啶核苷酸都是先合成碱基环,然后再与 PRPP 反应生成核苷酸。
9.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对蛋白质进行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共价修饰是真核细胞代谢调节
的重要方式之一。
10.原核生物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乳糖操纵子转录开放。
四、名词解释(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稀有氨基酸
2.凯氏(Kjadehl 定氮法
3.减色效应
4.辅基
5.同工酶
6.转录单位
7.高密度脂蛋白
8.协同反馈作用
9.底物水平磷酸化
10.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五、问答题(共 5 小题,选做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什么是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有哪些优点,简述其制备方法。
2.简述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3.蛋白质又做功能生物大分子,请举例说出六种以上的蛋白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执行的生物
学功能。
4.简述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机制。
5.DNA 聚合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分析化学(90 分)
六、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15 分)
1. 滴定度
2. 莫尔(Mohr)法
3. 基频峰
4. 化学键合相
5. 梯度洗脱
6.FID
七、是非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是"划,"非"划 x)
1. 对于不按确定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的物质,可采用的滴定方式为置换滴定法。
2. HAc、HCI、HSO4、HCIO4 在乙二胺中显示相同的酸强度。
3.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滴定曲线的 pM 突跃越大。
4.在电位滴定法中,滴定终点体积为二阶导数曲线纵坐标 0 值所对应的体积。
5. 同一分子的磷光波长总是小于其荧光波长。
6.同一基团相同振动形式的倍频峰波数总是基频峰的整数倍。
7. 二极管阵列型分光光度计的分光元件为全息光栅。
8.保留时间是色谱法中用于衡量色谱柱效的主要参数之一。
9.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 DAD、ELSD 和 TCD。
10.在 GC 分析中,若其他条件均不改变,柱长增加会使分离度和半峰宽同时增大。八、简答
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现欲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碘酸钾试样纯度,试简述实验方案。(已知 McIo3=214.0)
2.试述卡尔·费歇尔法测定微量水分的试剂组成,及永停滴定法确定该反应终点的原理。
3.简述常规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不少于 3 点)。
4.试分析说明火焰 AAS 法较非火焰 AAS 法绝对灵敏度更低的主要原因。
6. 试述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列举常见的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质谱仪(各不少于两种)。
九、计算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基于化学反应 NH+2I→N2 个+4H'+4r,采用碘量法测定肿(HaNNH2)含量。称取试样 0.3572g
溶于水并定容至 250mL,吸取试样溶液 25.00mL 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 20.21 mL。
在标定该碘标准溶液时,称取 AsOs 基准物 0.1395g 溶解于 NaOH 溶液中,调节 pH~8 进行滴
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 24.92mL。试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该试样胖的含量。(已知
MxH,=32.04,Ms=197.8)
2.酸碱指示剂 InOH 为一有机弱碱。现将其配成 800×105molL 的溶液,精密移取 25.00mL
平行三份,置 5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1molLNaOH 溶液 10mL、ImolLHCI 溶液 10mL、pH8.00
缓冲溶液 20mL,加水稀释至刻度,得溶液Ⅰ、Ⅱ、Ⅲ,分别用 l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值,
结果如下∶
现有一含该指示剂的溶液,相同条件下测得 420nm、550nm 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0.32、0.363。
试根据上述测定数据求算该溶液的 pH 值。
3. 已知某化合物 A 及其异构体 B 在长度 1.0m 填充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5.60min 和
6.30min,相应的色谱峰宽分别为 0.75min 和 0.82min,相同条件下空气通过该色谱柱需
1.20min。试计算∶
(1)该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2)组分 A、B 达到完全分离所需的最小柱长。
十、光谱解析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1.某未知化合物 X 分子式为 CaH4O,其 IR、MS 和 HNMR 图谱分别如下图 A、B、C 所示。试针
对各谱图数据进行综合解析,并推断化合物 X 可能的化学结构。